清楚地记得,那是2001年10月18日下午,我去参加邵阳市的一个银企对接专题会。一进门,先到的刘行长朝我大拇指一竖,恭喜我的文章昨天又上了《湖南日报》,说“真是不得了,真是了不得”。坐在刘行长旁边的李行长起身一把拉着我的手,让我挨着他坐下,说我昨天发的文章《多换位思考》真是写得太好了,简直就是及时雨,帮了他一个大忙。
原来,客户王老板来李行长所在的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信贷员调查后认为他尚不完全具备贷款条件,不予贷款,他吵着非要贷款不可。昨天下午,王老板又来了,一屁股坐在李行长办公室,扬言不放贷款给他,他就不走了,还要银行赔偿他的损失。李行长一听犯难了。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有人送来了《湖南日报》。浏览报纸,他突然眼前一亮,心里有了底,便起身给王老板添水,然后将报纸展开,请王老板看一篇文章。看过后王老板沉默了一会儿,说他走,不吵了,等条件完全具备后再来。那篇文章正是我写的《多换位思考》。
李行长还没说完,分管金融的吴副市长边落座边接话,说《多换位思考》很好地解答了一个社会问题,确实银行也好、客户也罢,都要多换位思考,多想想对方、理解对方,这样银行才不会怕贷,不会惜贷,企业才会更加珍惜诚信,讲求信誉,银企才会更好地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更好地平等合作、共同发展。
大家这么一说,让我深受鼓舞,也倍感欣慰。一回办公室,我就给《湖南日报》编辑老师胡宇芬打电话道谢。她说话那么谦逊,那么柔美,那么动听,让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2001年前后的两三年里,我在《湖南日报》经济周刊连续发表了《这笔贷款不能放》《收费挡了消费的路》《外汇黑市碰不得》《假币“过关”记》等10余篇稿子,都是胡宇芬老师编的稿,常在电话里跟她交流。2009年7月,我调长沙没几天就特意去《湖南日报》拜访她。一见面,我们几乎同时说“胡老师就是你呀”,然后开怀大笑。此后我们虽然见面不多,但她总让我常常想起,常与人津津乐道我们的交往。
2008年8月5日,这是作为业余文学爱好者的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湖南省作家协会在长沙举办我的散文创作座谈会,谭谈、王跃文等20多位名家光临。会上,大家有褒扬也有建议,认为我的亲情类散文“在抒写真情时能独辟蹊径,不落俗套,创造了亲情类散文的一种新版本”;而有一位老师说,由于时间关系,好的话前边各位已说了不少,他就不说了,只提两点批评意见。我一看桌牌,是《湖南日报》的一位编辑老师。我肃然起敬地拿起了笔,听着记着,感到脸上热了,身上出汗了,屁股坐在针毡上了。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我记住了这位编辑,也记住了他的话,是他和他的话,让我的散文更具有了画感和质感,更有了活力和张力。
2017年8月我去湖南日报社,请这位编辑老师给我的长篇小说《蜕变》封面设计做指导,聊起了胡宇芬老师。临走时,他问我看到《湖南日报》“我家这五年”征文启示没有,说如果有兴趣可以写一写;又说要写就得好好写,认真写好。当晚我找到征文启示反复琢磨征文要求,分析别人会怎么写,又梳理了自己家中五年来的变化,最后确定了三个重要节点的三件事,把家和国融合起来,写就了《五年圆三梦》一文。2018年2月征文评选揭晓,我的这篇小文竟荣获一等奖,排名第一。当时我心底一热,激动更感动。回想着十余年的交往,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位编辑既是我的好朋友、好兄长,更是我的好老师。
屈指一算,我跟《湖南日报》结缘已有20年了。这20年里,有许多的人和事让我感动,有许多深情厚谊让我铭记在心,因篇幅有限,在此不能一一细数,只叙说了这两段。我想,在以后与《湖南日报》的交往中还会结下新的情缘,还会有许多的人和事感动我,激励我,让我不断攀登,不断前行。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