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00年前的今天,世界革命的狂飙风起云涌,压迫与被压迫的剧烈斗争,构成一个动荡而悲壮的主题。
正当灾难深重的中国,在辛亥革命失败的阴影中彷徨无助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指出:“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响彻云霄的誓言,令世界震惊!
二
在野蛮的强盗世界,“弱国无外交”就是强盗们安排的社会秩序。在以分赃为实质的所谓巴黎“和平会议”上,一个泱泱大国的正义请求,在强权者的轻视中成为泡影。
那些单薄清瘦的莘莘学子,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具有满腔的赤诚。当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垂涎三尺时,他们在古老的天安门城楼前手挽手肩并肩,筑起民族尊严的正义长城,打出“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的标语横幅,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的口号,这是一群热血青年正义的呐喊,透射着一个被压迫民族忍无可忍的愤怒。他们焚烧曹府,痛打卖国贼,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民族败类的刻骨仇恨。
那些衣衫褴褛的工人,还有精打细算的商人,在正义的感召下,加入斗争的行列,在同仇敌忾的气氛中,英勇豪迈,慷慨激昂,汇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巨流,显现了蕴藏于民间的精神力量。
全国20多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卷入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反帝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骤然拉近了距离,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笑对反动势力的镇压,为民族的利益摇旗呐喊。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就像三记铁拳,重重地砸向帝国主义的狂傲,砸向军阀政府的淫威,砸出了“五四”光辉胜利的历史火花。
三
“五四”是一道划时代的分水岭。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悲剧的句号,留下惨痛的教训和沉痛的思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良好的开端,预示了团结的力量和美好的前景。
“五四”是一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致力于追求和探索真理,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请进来,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并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使中国革命有了行动的指南。
“五四”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准备。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马列主义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传播和渗透,使一个开天辟地、扭转乾坤的伟大政党喷薄而出。
10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五四”火炬代代相传,至今熊熊不熄;“五四”精神辈辈相承,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