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机关党建>机关文化

廖静仁:万物同沐春光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廖静仁  时间:2019-05-10 11:21:30

  一个万物光亮透明的春天的早晨,我从手机上看到了叶梦老师发表在《湖南日报》上的《湖南日报,我的大学》一文,和文中提到的鲁安仁等老师的名字,倏忽便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美好人事的回忆。

  因为我的散文处女作《净土上的圣殿》就是鲁安仁老师亲手编发在《湖南日报》“湘江”副刊上的,收到样报的同时,还收到了鲁安仁老师写给我的一纸亲笔短信。她那娟秀的字迹和发自内心的鼓励,至今仍历历浮现在我眼前,如阳光般温暖我心。从那以后,我便与《湖南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的编辑与作者真可以说是鱼水关系。我之后的散文如《飙水溪上放排人》等,是由新调入报社任“湘江”文艺副刊的叶梦老师编发的。叶梦是益阳人,从地缘上说是我的大老乡,我们之间的交往也就更随意一些。不久我又给她寄了一篇写资水的散文,有3000多字,她看后因认为文章太长不适合报纸副刊,就主动帮我推荐给了《青春》月刊并获散文头条刊发。这就是我在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散文《纤痕》。这篇散文不但被《新华文摘》选用,还被《文汇月刊》新辟的“我所喜爱的散文”专栏作为开篇散文推出,并配发了碧野前辈的评论文章《喜读“纤痕”》,更成就了我徒步考察资江及撰写资水系列散文的追梦之旅。有人说《纤痕》是我的散文成名之作,但这个成名作正是在《湖南日报》“湘江”副刊的卵巢中孕育、经叶梦老师之圣手助生的。

  此事我虽然很少向外人道及,但感恩之情却始终刻在我记忆的心壁亦如“纤痕”。

  我当然还能列举出一长串的名字,如《湖南日报》原副总编金希光先生就亲自采访过我,并写下了《初绽的山花——记农民作家廖静仁》的长篇人物专访,原政治部主任易泽民和记者陶田阶还以《资水河畔的“高尔基”》为题,采写过我的人物通讯等,并获得了当年度青年新闻人物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纪念《湖南日报》创刊70周年的美好日子里,作为她的一名忠实读者和作者,我心欢欣荡漾,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太多,但因为电脑不在身边,我只好用手机作此短文,谨借此春光大好的机会,对曾关注、帮助我成长的《湖南日报》和给过我关心、关爱的报社的师友们,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谢谢!

  万物同沐春光,彼此透明成长。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