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机关党建>机关文化

邝厚勤:不读《湘江》岂有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邝厚勤  时间:2019-05-24 11:33:17

  在我漫长的阅读生涯中,《湖南日报》是我喜爱的报刊之一,她是让我和所有忠实于她的读者受益终生的好报纸。自从有了阅读能力,我就喜爱阅读《湖南日报》,但真正从心底喜欢上她,还是在我走出大学校园步入社会,阅读她每周一期的《湘江》文艺副刊之后。

  一份报纸要想吸引读者的眼球,就得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湖南日报》的《湘江》文艺副刊体现了这一办报宗旨,始终是富有个性特色、高品位、高质量的。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不久的我工作之余爱上了文艺创作,先习戏剧,后主攻歌词。当时我在中学执教,苦于社会活动圈子狭窄,视野闭塞,生活单调,于是每日将能搜集到的报纸尽可能找来阅读,间接地体验生活,扩大知识视野,积累创作素材。《湖南日报》成了我每日必读的报刊之一,每期的《湘江》文艺副刊刊登的文艺作品,我篇篇必读,特别感兴趣的还反复读上几遍甚至背诵。1981年5月,我从《湘江》文艺副刊上读到一幅题为《喂鸡》的国画,衣着朴素的农村大嫂端一碗剩饭喂一群鸡,旁边的小男孩举着小棍子赶一条与鸡争抢食物的小黄狗,画面构图简洁,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顿时让我遐思遄飞,于是我以《小帮手》为题,写下了我平生的第一首歌词:“小帮手,小帮手/妈妈摘瓜我提篓/妈妈喂鸡我赶狗/妈妈缝衣我钉扣/啦啦啦/啦啦啦/放学回家爱劳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我麻着胆子将歌词投寄到音乐文学的皇家刊物、中国音协主办的《词刊》,想不到很快就刊登出来 ,被全国各地十多位作曲家谱曲,其中由南京市作曲家陈颖谱写的童声独唱被文化部评为1984年度全国优秀少儿歌曲创作银奖,曾两度作为每周一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黄金时段播出。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写作歌词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拾,从此与歌词结下终生不解之缘。

  1996年7月,我在《湘江》文艺副刊读到一篇描写苗家生活的散文诗《赶秋》,平素储存在胸中的生活积淀像干柴遇到烈焰倏地被点燃,心中激动得简直不能自已,一首题为《晒秋》的抒情歌词像一股山泉,从我的脑海中汩汩流淌而出,我来不及找纸记录,拿起笔就将一句句歌词快速记录在报纸边沿上,晚上稍加整理润色,第二天投寄给了《词刊》,发表在当年的第五期上,深得众多曲作家青睐,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涌现出十多个不同版本的歌曲,相继刊登在《歌曲》《解放军歌曲》等国家一级音乐杂志上。这首作品让我接连捧回了国家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国家广电总局“广播新歌奖”银奖、广西首届国际民歌艺术节全国征歌大赛创作金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大奖,后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首唱,参加了1997年首都军民春节联欢晚会演出,相继被收录进《乐海真情》《同一首歌》《中国当代歌词精选》等多部专集中。

  回首驰骋词坛30余载的心路历程,《湖南日报》和她的《湘江》文艺副刊不但给了我艺术养分的滋养,创作灵感的激发,生活素材的积累,知识视野的开阔,更给了我精神层面上的关心关爱,曾多次对我微不足道的创作“业绩”进行宣传报道,刊发过我多篇歌词、散文随笔和文艺评论。由于她的激励和鞭策,迄今为止,我已在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含广播、电视)发表作品1000多件,出版了三部歌词专著和《中国当代词作家作品经典·邝厚勤专辑》CD光碟,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一百余项,多件作品被选入大学、中学和小学音乐教材,连续三届被选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我心中饱含对《湖南日报》和她的《湘江》文艺副刊难以言表的感动、感激和感恩!她,是流淌在作者、读者心中的“母亲河”,以她丰润的乳汁滋养了千千万万个读者和作者,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深深挚爱。欣逢湖南日报70华诞喜庆之际,我在这里由衷地赞叹:不读《湘江》岂有词,《湘江》为我添灵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