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对口援疆到去年已经有20年了。从1998年省委派出第一批援疆干部到现在,已经有8批衡阳的同志在吐鲁番这块热土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衡阳疆友庆祝援疆20周年的聚会上,大家不由感慨万千。时间过得真快!当年的青葱小伙,回首时,已是满头银丝了。谈及在新疆工作的点点滴滴,疆友们顿时青春绽放,我记忆的闸门也随之洞开。
1998年初,衡阳市委在静园宾馆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会中,时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唐际香告诉我,根据中央精神,湖南要派一批干部到新疆吐鲁番地区工作,市委认为我是合适人选,请我考虑一下。当时,我的孩子正值高中毕业的冲刺阶段,母亲已近八旬高龄,且身体状况堪忧。“父母在,不远游。”孩子和母亲的现状,让我有所犹豫。太太知情后,给我鼓劲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为边疆人民服务,值得!”母亲不顾自己年迈多病也鼓励我:“‘父母在,不远游,游之有方。’国家有召唤,孩儿责无旁贷。”家人做后盾让我有了底气。在顺利通过了组织的考察和选拔后,我做好了到新疆工作的准备。
进疆前,湖南第一批援疆干部集结在长沙蓉园宾馆培训,我系统了解了湖南与新疆的不解之缘:从左宗棠抬着棺材决战疆场,收复新疆的壮举,到王震将军请缨入疆,凯歌西进,铁腕治疆的吏政;从红色大管家毛泽民整顿新疆财政,促进工农牧业发展,宁死不屈的壮行,到八千湘女上天山,屯垦戍边的张扬血性,这些都让我无比震撼,终身受益。培训期间,时任湖南省委领导对我说:你作为湖南第一批援疆干部的领队,一定不要辜负省委的重托,要率先垂范,做湘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做促进民族团结的模范,为助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998年3月12日,中国植树节,我和同志们带着使命奔赴新疆。我戏称:22个同志就是22棵青松。我们一定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火州”增添一片绿。
从长沙到乌鲁木齐的飞机穿云破雾飞行了4个多小时。走出航站楼的一刻,我们受到了新疆同志的盛情接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下榻宾馆后,激动的队友们聚集在一起彻夜难眠,叙说情怀。我跟大家说,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来新疆前,我们是湖南人,而现在呢,我们是新疆人,是新疆的湖南人,要与吐鲁番人民一道沉下身子做好工作。大家个个信心百倍,纷纷表示“要像西域红柳一样,做合格的吐鲁番人”。
经过在乌鲁木齐的短训,我们开始向吐鲁番进发。车过达坂城,越过天山,穿过戈壁,路经小草湖,前面豁然绿洲一片,第二故乡吐鲁番到了。
按照吐鲁番地委的统一部署,我们第一批湖南援疆干部被安排在地区机关、地区直属单位及鄯善县、托克逊县工作。托克逊县的高粱和棉花资源丰富,我们派出衡阳啤酒厂的罗雪峰和湘潭的彭毅对口参与白梁液酒厂和棉纺厂的管理;鄯善县的化工、金矿资源丰富,我们派出衡阳化工厂的周名扬和省直黄金集团的王亲雄主管鄯善化工厂和金矿的技术;吐鲁番教育薄弱,生源外流严重,老百姓有些怨言,我们发挥湖南教育大省的优势,把有教学经验与管理特长的樊其顺、陈培、罗成恩等同志分别安排到地区的实验中学、职校和农校工作;地区医院专业人员匮乏,我们将最好的医生衡阳的曾偶成、湘潭的潘抗美,安排到地区医院和医疗条件落后的托克逊县医院。同时,我们派出一批同志分别在地区的旅游、乡镇企业、外经贸、畜牧等管理部门工作,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1999年是地区瓜果大丰收之年,受地委、行署的委托,我与来自衡阳的时任地区乡镇企业局局长李富国一道,带队赴北方地区的瓜果市场进行考察,发现吐鲁番的瓜果在北方深受市民喜爱和欢迎,大有市场。为此,我们写出了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就扩大北方市场的吐鲁番瓜果销售提出具体意见,得到了地区行署的采纳,为吐鲁番瓜果走出新疆,走向全国,提供了范本。
其时,我在吐鲁番地区行署任副专员,分管地区的旅游、文物、外经贸和粮食工作。
当年一位中央领导考察吐鲁番时,地区领导曾提出八字发展方针:“重工、强农、拓旅、活贸”。中央领导说,根据吐鲁番的资源和实际,就是要两手抓,即一手抓葡萄,一手抓旅游。行署分工让我抓旅游,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生态的,也有文物的。然而,当年蜚声中外的葡萄沟景点却状如盆景,设施简陋;历史悠久的苏公塔交通不便,游客进不去、出不来;交河古城是世界遗产级的文物景点,却连个像样的停车场也没有;所有的景点都是旱厕,既有损形象,又影响卫生。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吐鲁番的差距显而易见。
上任伊始,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研究,针对地区旅游现状找不足,定方向,立目标。我组织地区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赴敦煌、嘉峪关等地学习取经,5天时间行程3000多公里。结合地区旅游的实际情况,我与计委(现在的发改委)主任梁开桃一道,提出了打造吐鲁番地区旅游的“4510”工程,即改造4条景区道路,改建5个旅游景点,拆除景点旱厕,新上10个免水冲厕所。项目得到了地委和行署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与湖南派出的时任地区旅游局局长王全昌一道,组织地区旅游局、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实施。在不长的时间里,苏公塔、葡萄沟、火焰山、交河古城等景点旧貌换新颜。
当时“苏公塔”景点正面有两座高耸的烟囱,比苏公塔还要高,老百姓说是苏公塔生了两个崽,大煞风景,我们大胆提出实施炸毁的方案。两个烟囱轰然倒地,苏公塔景区的景观环境得到了净化。这也标志着吐鲁番旅游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从北京请来专家作旅游发展规划,目标是持续发展好吐鲁番的旅游产业,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两年的努力,经过申报、创建、自检、初审、验收,吐鲁番市终于在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博大,不到吐鲁番不知道新疆之精深。”知名度提高了,吐鲁番的旅游收入屡创新高。“不到吐鲁番等于没有到新疆”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名片。
如今,吐鲁番地区的旅游如日中天。鄯善县、托克逊县的旅游如一体两翼,方兴未艾。进出吐鲁番有高速、高铁,还有“高飞”,衡阳也开通了到新疆的航班。两地的交往更多、更方便了。衡阳对口援助鄯善县,不仅在经济上、项目上加大了支持力度,而且在人才培养上建立了专门的培训基地,为助推吐鲁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时至今日,21载岁月已逝,第一批援疆的我们青春不再,然而,不逝的是我们在吐鲁番奋斗的印迹,不逝的是两地合作的纽带与桥梁,不逝的是我们与吐鲁番人民纯朴的友情与亲情。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