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机关党建>机关文化

奉荣梅:资江,流淌的香脆清凉与神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奉荣梅  时间:2019-09-20 10:47:17

  益阳古城与山水的千年对话

  “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月满弹琴夜,花香漉酒朝。”雨雾中,行走在益阳城区资江南岸,就突然冒出唐代诗人杜荀鹤《寄益阳武灌明府》的意境。

  白鹿湾广场,阁亭轩廊点缀在绿阴中,四角亭里花鼓戏的清唱酣畅淋漓。广场西靠会龙山,山中古木苍郁,白鹿寺与栖霞寺千年香火不绝。江北是沿河而建的长而弯的益阳古城,魏公庙巷、玉陵坡巷、灯笼馆巷,那些明清时期的古街巷与残存的古城墙,都模糊在雨雾中的楼宇之间。

  河对岸有1800多年前的三国遗迹,如传说中关羽单刀赴会地碧津渡,以及鲁肃堤、诸葛井等,一座双曲拱桥横跨资江,仿佛要将三国的历史烟云拉近,一并收入会龙山的葱茏。

  从会龙山大桥一路往东,漫步在资江风光带上,有会龙山大桥、龙洲大桥、西流湾大桥、清水潭大桥、青龙洲大桥等。志溪帆落、会龙栖霞、裴亭云树、碧津晓渡、斗魁凌云……我在寻找“益阳十景”,并一一对应。

  资江匆匆东去,带走了益阳古城与山水的两千年对话,我记忆中益阳与资江的记忆却泛滥起来……

  味道,关于益阳的最初记忆

  在我少年时代最初的记忆里,关于益阳的记忆就是吃,是香脆的麻香糕和清凉的松花皮蛋的味道。

  20世纪80年代初,兄长从湘南山城北上益阳求学两年,第一个寒假他回家时从行囊里拿出的礼物,是纸盒包装的麻香糕和松花皮蛋,路途迢迢,舟车辗转,薄脆的麻香糕都碎散了,青绿的皮蛋壳也挤碎了。

  在当时,麻香糕算是豪奢的糕点,糯米粉中掺了芝麻与白糖,加了些许洞庭湖特有的藜蒿粉、芦笋粉,粉质细腻,疏松香甜,燥脆爽口,落口消融,各种香气一层层在口腔里铺开,很有韵味。这些朴素的点心中那一缕浅淡的香甜,让少年寡淡的口舌十分惦念,算是当时的美味了。

  剥开青绿的皮蛋壳,只见晶莹碧透的蛋白表层松花朵朵,若隐若现,我一时间竟舍不得吃。哥哥学着益阳城里人的样子,将皮蛋切开分食,茶色蛋白,橙色蛋黄,如琥珀含珠,入口有种醇香,清凉凉的爽口。

  在哥哥的描述里,益阳城冬天的雪很大很厚,资江河很宽很大,水很清很深,资江边的田沟、池塘里满是泥鳅,益阳人却不会吃。周末他常和同学相约去资江边抓泥鳅,小半天就装满一桶;或在资江边看人撒网捞鱼,收网时是沉甸甸的收获。

  当年繁华,遍地巫风

  90年代末期,资江边的益阳在我的眼里是“遍地巫风”,充满神秘色彩。那时,我结识了益阳籍女作家叶梦,她送我一本散文集《遍地巫风》,黄与黑的封面上有“资水一条河”“遍地神话”“谣言季节”等,是集子里散文的标题。叶梦的童年,就是在资江支流兰溪河边的三里桥小镇度过。

  在叶梦笔下,三里桥当年的繁华真是了得。“由拱桥往东去是制作经营纸伞的作坊和货栈。这条街上的油纸伞很有名,产品在这里集中,从资江里用船运到汉口、芜湖、南京等地……除了金银首饰,你能在三里桥这条街上买到城里能买到的一切。几乎家家都经商,户户都有房产……”

  湘楚之地巫风甚炽,自屈原之后,流传于沅湘之地的“九歌”祭星神、云神、山神、河神、雷神、日神、鬼神和司命等等,充分表现出巫觋文化的发达,对自然神的崇拜。从“遍地巫风”的资江边走出来的叶梦,文字中充斥着抗争与宿命的矛盾,具有无处不在的透人脊髓的孤独气质,飘散着大江大湖特有的神秘“巫气”。这种“巫风”曾在资江两岸历史苍茫的旷野中拂过,在湘楚文化浸染中,叶梦在寻觅母地上最深厚和亘古的一种文化,挖掘人类的深层精神世界。

  街景,似乎凝固了百年的光阴

  叶梦行走异乡时,总是想念那条终年碧绿清澈的资水河。读她的《蝴蝶子过河》时,我才知道,益阳人从前为何对泥鳅之类不屑一顾。益阳是鱼米之乡,对吃鱼很有讲究,喜欢吃资江河里的清水河鱼,春鲶夏鲤秋鲫冬鳊,还有河里产的大鲑鱼,连鲢鱼、鳙鱼、财鱼都不爱吃,何况满田畈的小泥鳅呢?

  《吃遍长街》里,资江北岸一条15里商业长街,流动的都是美味小吃,令人垂涎不已。岸边已是高楼林立,那些益阳小吃不知掩藏在哪条街巷的深处?古老的城墙还是那么黑沉沉地存在吗?

  21世纪初,我第一次随叶梦到她的生长地三里桥小镇寻访。她家祖居在兰溪河石拱桥边,桥西是纸烛铺、待诏铺、发粑粑铺、饭铺、烟叶子铺,然后就是她家的中药铺,隔壁还有豆腐店、米粉馆、杂货铺、油盐南货行等。

  叶梦在狭窄的街道踽踽独行,边走边指点着曾经街坊邻居的铺面所在。她的身影在一家家的木门、砖墙拖曳而过,时而停滞在一架货柜上,她的双手与一双双青筋暴突的枯槁的手握在一起,用益阳方言招呼着。三里桥的街景似乎凝固了百年的光阴。

  我追随在她身后,一路细致打量,抓拍她的表情,并猜想哪栋房子、哪个人物是她笔下的何种店铺、哪个人物。其实,我最想遇见的是卖麻香糕的店铺,走到街的尽头也没能如愿。

  这水这城,无声无息植入了我的记忆

  “人与河的关系不会只是存在于诗意的感动之中,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世俗的琐碎的日常生活的依存关系。”正如叶梦所说,益阳古城河街沿资江而建,悠长而弯曲,挑水、洗菜、汰衣、过渡、出行,益阳人的日常曾经都绕不开这条河。

  在益阳大码头乘船,上可至邵阳武冈,下可达汉口芜湖南京上海。当年,陶澍就是从安化顺资江出发,赴任两江总督;胡林翼从资江的支流志溪河到资江,再下汉口走马上任湖北巡抚;魏源、蔡锷则是从资水上游邵阳乘舟沿资江到下游益阳,走向长沙,再向北行的……

  龙洲大桥西侧有七级宝塔“斗魁塔”镇守江岸,在濛濛雨雾中显得挺拔而凝重。塔基碑文显示此塔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1873年重建。塔身八角砌级,30米高,鱼尾状上翘,内有螺旋状石梯可登塔顶,可惜门已落锁,不能登高览胜。江北还有座三台塔,二塔隔江相望,是资江一大景观。

  河边巨石突兀,像巨大的乌龟头,卵石铺伸至河中,我随手从河里捞起几个石头,花纹都很漂亮,顺势感受资水的温度与温柔。寒风冷雨中有人在垂钓,翻看鱼篓,有一只甲鱼,同行人一阵惊喜。

  龙洲大桥以湖南四大书院龙洲书院命名,书院旧址在桥东侧龟台山,创建于1551年,规模盛大,可与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比肩,现存三五亭、洞源亭等旧迹。附近有兔子山遗址公园,完整保留了楚、秦、汉、三国吴越时期的遗迹遗存。突然看见“三里桥安置小区”的字样,我惊呼,养育了叶梦生命与灵魂的三里桥,还有那条兰溪河,如今该是怎样一番模样了呢?

  资江在我的记忆里流淌了30多年,混合了麻香糕和松花皮蛋物质的气息,也渗透着一种神秘的精神气息。在叶梦灵魂深处永远无法抹去的古老城池益阳城,也无声无息地植入了我的记忆之中。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