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有些事,注定要成为你人生烟云中抹不去的风景。
那一年,我狠心舍下村小代课的岗位,背着家人报名参了军。我清楚地记得,离开村小的那天,正好是1985年的国庆节。全校师生列成两队,敲锣打鼓,喊着“当兵光荣”“保家卫国”“祖国万岁”的口号欢送我,我所教班级的班长为我戴上了大红花,让我好生感动。看着这些我平日里粗声大气没好好待过的孩子,一种深深的负疚感油然而生。我用温煦而友善的目光一一扫过,发现班上的一名女生在低头啜泣,是徐绍萍。她父亲常常交待我对她要严一点,我就顺势对她较为严苛。记得有次因她答题失误,我体罚了她。为此,我事后深感后悔,也没敢跟她父亲提起。那么,此刻的她是恨极而喜还是流连不舍呢?我走过去,轻轻拍打着她瘦小的肩膀说:“徐绍萍,请原谅我往日对你的粗暴体罚,希望你加油,我等着你进步的好消息!” 她不住地点头,却挤出一句让我意外的话语:“何老师,我们舍不得你走,但我爸说你‘志向远大’,我祝您成功!”
正是因为她的独特之举,从此我记住了她和那个国庆节的上午。
这个女生在初中毕业时考上了娄底的一个中专,毕业后在广东一家国企做文员,并与同村一个大学生因同一个公司而结缘成为伉俪。积累了一定经济实力后,她让老公继续为国企服务,她选择独自回乡创业,率先在乡镇城镇化开发中出手选购了两个门面地建房,在自家门面上做起了浏阳花炮的代理商,可谓风生水起。那时候,方圆数十公里只要有红白喜事,一个电话,她的团队就会把事情弄得熨熨帖帖,而且价格公道、服务周到。我也是因为家里的一桩喜事领教了她的办事风格和社会影响。事后,村里合并,二合一几千号人,镇里领导就村里班子组阁的事征求我们在外地的这些所谓“贤达”的意见,我毫不犹豫推举了她。我想,她有文化,有见识,有处事能力,有公道良心,回想到村民老向我反映有些干部连电脑都不会弄、材料也不会写,素质很低,我就下决心推荐她。
此后,镇领导去做她的工作,她家里没一个人支持她,怕因此荒废了生意。她起初也没有答应,但当她知道是我力荐她时,却爽快地应承了下来。我老家是一个没任何支柱产业的深度贫困村,全村就靠青壮年劳力出外打工挣点钱,不发展经济产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她现在是村里的秘书,但我听说她干了几件村支书、主任干不了的事:有一次通村公路,要从一个“钉子户”的一块旱土上过,他横竖不答应,她站出来说:“你那一分地的旱土,我用我家一分地的水田换给你!”那个“钉子户”听了,一声不吭地走了;镇里鼓励村里发展油茶和脐橙种植,期待走出产业脱贫的新路子,徐绍萍把自家屋后的灌木丛垦出十几亩土地,又流转了村民的十几亩地,全部栽上了脐橙苗,她想通过自己的示范园带动全村广种脐橙,还向脐橙苗圃场自费采购了一千多棵树苗分发给友邻栽种,期待千秋寨下的山山岭岭,能成为“百里脐橙连崀山”壮景中闪亮的风景……
乡村干净了,村民恋家了;打牌的少了,干事的多了;规划明晰了,笑容灿烂了……我们山道弯弯的贫困村终于有了一点不输左右的亮色。但我也知道,徐绍萍昔日街市里那个鼎鼎大名的烟花批发部没有了,她早已将店面盘掉,廉价转租给一个卖饲料的小生意人,断送了一年坐收十数万的“铜板” 。
34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的特殊印记,慢慢成长放大后,已成为崀山丹霞上的一抹红颜,千秋寨今古情话里的现代诗行,她不媚俗,不矫揉,却朴实而深刻,靓丽而耀眼。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