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决策参考>调查研究

张皓:抓紧抓实农村党建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张皓  时间:2020-11-06 17:42:02

抓紧抓实农村党建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邵阳市新邵县玄本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关键之年,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带着这个课题,邵阳市委组织部深入新邵县谭溪镇玄本村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牢牢抓紧农村党建这个“牛鼻子”,把组织振兴贯穿到乡村振兴全过程。

  一、玄本村在推进乡村振兴时面临的四大问题

  玄本村是省级深度贫困村,有25个村民小组584户21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9户382人,2018年底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2019年在新邵县率先推进了乡村振兴。当时主要面临着四个问题。

  一是地处偏僻,交通条件落后。玄本村位于邵阳市与娄底市交界处,地处龙山山脉,山高路远沟深,属于典型的“边穷山”地方。最远的陈田组、分水组到村级活动中心有十多公里,到潭溪镇赶个集要走两三个小时。全村有一条通村土路,无通院落的组道,村民出行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二是资源匮乏,产业经济薄弱。玄本村占地1.5万亩,素有“九分山林一分地”之称。村民整体素质不高,致富能力不强,7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村级集体土地和山林极少,经过脱贫攻坚,村“两委”实现了集体经济清零,但还是有钱办小事、无钱办大事。三是社情复杂,宗族矛盾突出。玄本村在2016年由原来的玄塘村、务本村合并而成。村民集体意识较淡薄,家族意识和宗族观念很强,村里不同姓氏之间甚至同姓不同房之间常有明争暗斗。谭溪镇政府评价玄本村是“全镇23个村中社情民意最复杂、宗族矛盾最突出的村”。四是组织弱化,治理能力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7名,其中50岁以上的有5人,专科以上学历的仅有1人,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较差。全村有1个总支、2个支部,共61名党员,其中50岁以上的占到60.6%,绝大多数党员是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或求学,不愿回村发展,村级后备力量缺乏。2017年玄本村党总支被列为新邵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二、玄本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取得的五大成效

  玄本村从2019年开始突出以党建为龙头,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推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动组织过硬。建强战斗堡垒。立足明年村“两委”换届,提早物色培养合适人选,总支书记是从成都引回的31岁全日制本科女大学生,村主任是29岁退伍军人,支委成员人均年龄降至42.5岁。充实后备力量,去年已发展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从严管理村民小组,由村委会与25名村民小组长签订目标责任状。加强党员管理。推进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党员大会实名投票制度”,有效避免“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现象;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去年底公开表彰优秀党员4人,约谈处理不称职党员5人;坚持每月召开院落会议。提升党员素质。邀请省司法厅、湘警职院、省戒毒管理局机关支部开展“支部共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党史、守党规、听党话、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集中学习30余次,谈心谈话200人次,撰写心得体会10万余字;到罗荣恒元帅故居、长沙监狱、新化县油溪桥村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党员的政治意识、身份意识明显增强,67岁老党员黄自元晚上戴着老花眼镜写学习体会,邻居们说他吃饱没事干,他说,“你们想写还没有资格呢,只有党员才有资格写这个学习体会”。

  以壮大集体经济为重点推动产业兴旺。兴办集体经济产业。精心编制了三年发展规划,成功流转300亩土地,形成了“两园两厂一中心”(即沃柑果园、大棚蔬菜园,纯粮酿酒厂、红薯淀粉加工厂,水产养殖中心)产业布局。成立新邵县玄本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探索推行了产业项目负责人承包模式。从严监管项目资金。建立了“集体经济四级负责制”,第一级设立项目经理和若干行政管理人员具体实施项目,第二级是每个集体经济项目单独设立负责人,第三级是由总支书记任公司董事长,对全村所有集体经济项目负责,第四级是全体党员群众常态化监督,确保项目公开透明。推进产业持续发展。明确集体经济收入“四四二”分红比例,即每年集体经济收入的40%上缴村集体账户,用于公益事业发展;40%以集体股份配股给全体村民,作为红利分到每家每户;20%留存公司,作为发展壮大基金。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80万元。

  以深化“三治融合”为重点推动乡风文明。突出德治引领。设立“功德银行”,制定具体章程,实行“一户一档”,每户基础分为100分,功德积分与村规民约直接挂钩,明确了近100项奖励或扣除积分的具体行为。功德积分实行“一月一评点、一季一盘点、一年一清点”,既关系村民的评先评优、入党审查、入伍推荐等,又与村民的集体经济分红等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每个季度可以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每年年底功德积分高的家庭得到的集体经济分红就多。目前已有323人次获得加分,27人次被扣分。强化良法善治。建立乡村振兴治理机构,下设红白喜事理事会、治安联防队、志愿者协会等九大群众自治机构,吸收61名党员、137名群众代表充实到乡村治理队伍。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明确一名专职律师任村“两委”法律顾问。推进移风易俗,去年以来,全村20起红白喜事严格控制标准,总开支不超过3万元。加强自治互助。如今村民互助、志愿服务已成为常态,红白喜事有义务龙狮队免费服务、公共卫生有卫生监督员集体清扫、民事纠纷有义务调解员上门谈心、村头巷尾有义务巡逻员治安巡逻。今年年初,58名村民主动请战抗击疫情,玄本村迄今未发生一起新冠肺炎感染病例。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推动生态宜居。强力推进乡村环境改善。成立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委员会,聘请了25名保洁员、监督员,有9名党员自愿担任免费保洁员。出台了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办法和整治评比方案,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评比”,全面推行门前“三包”制度,重点检查村民房前屋后、家禽圈养、厕所卫生、垃圾清理等关键点,检查结果在村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村广播站、村民微信群公开曝光。村民的卫生评分纳入功德积分范畴,并定期奖优罚劣,推动形成积极参与、知耻后勇、奋力争先的良好局面,一举告别“脏乱差”面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山林、溪流、花海等自然资源,着力打造旺岳、裕业、风雨、同心、凌云、药王、鹤云、迎宾等“八亭八景”。去年11月,48名党员群众自愿当义务工,完成了3公里溯溪小道的踩勘和清理工作。

  以扶志扶智为重点推动稳固脱贫。加强技能培训。招聘7名技术管理人员,作为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全部参与到集体经济产业项目中。加强与湖南生物机电职院的深度合作,6名果蔬栽培、家禽养殖等方面的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知达医药科技公司免费开展“妈妈再就业”教育培训。今年年初,主动对接人社部门、公司企业等单位,积极帮助160名贫困群众返岗就业。改进帮扶方式。湘警职院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为贫困孩童提供免费辅导功课和爱心助学。“法润三湘”公共法律志愿者来村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的工作人员优先照顾贫困户,去年以来已聘请过130多名贫困群众参与集体劳作。玄本村在发展红薯淀粉加工产业时,免费为本村和周边五个村的362户贫困户发放优质红薯苗30.8万棵,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承诺负责统一收购,免除贫困户后顾之忧。

  三、启示与思考

  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从玄本村的历史情况看,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偏弱、党员干部领富带富能力不强、基层治理制度机制不健全等,都是党的建设弱化的具体体现。实现乡村振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始终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基层、落实到支部、嵌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确保平时体系完备、战时能发挥作用。

  着力建优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从玄本村的工作情况看,无论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还是加强志愿服务、推进移风易俗等各项事业,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党支部“五化”建设,坚决防止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乡村振兴,核心在村,关键在党员。解决了党员问题,就赢得了乡村振兴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必须加强党员教育监督管理,唤醒党员的第一身份意识;积极搭建平台,对无职党员开展设岗定责,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投身防疫一线、参与志愿服务、推进乡村治理。

  坚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的强弱,影响着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着村级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口碑与分量。必须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推动村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重点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切实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推进乡村振兴,不能搞“一厢情愿”,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真正把组织群众、服务村民的事做好,让农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为乡村振兴集聚人气、汇聚人才、凝聚人心。必须探索创新符合发展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为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