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决策参考>调查研究

唐赟峰:关于支持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唐赟峰  时间:2020-11-06 17:40:37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不断推进,湖南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了一定的产业比较优势。但在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和全球疫情蔓延扩散双重冲击下,湖南装备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同业竞争与市场挤压,亟待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发展需要配套的支持政策、优质的服务体系、全面的开放格局,长沙海关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湖南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进程中,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助推湖南装备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一、支持湖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这是坚决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对湖南制造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湖南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2019年5月21日,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中部地区要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带动作用。长沙海关必须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精准落实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战略,通过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湖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这是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的重要抓手。“稳”“保”不能简单被动防守,而是要在促进产业发展中育新机、开新局、谋新路。装备制造业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性大,在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基础支撑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长沙海关必须积极推动湖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其在拉动投资、带动生产、促进消费、吸纳就业、税收贡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将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转化为落实“六稳”“六保”实际成效。

  这是积极践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际举措。近年来,湖南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在这一过程中,湖南装备制造业坚持“创新+智能”,由“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跨越转变,同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竞争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等优势产能不断“走出去”,成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长沙海关必须积极践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立足海关职能,把湖南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巩固好、提升好,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二、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集群效应显现但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壮大。从产业布局看,湖南通过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初步形成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电工电气和汽车为主导的五大优势产业集群。2015年,装备制造业成为湖南首个主营业务收入过1万亿元的产业。2019年,湖南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1%,对全省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0.9%。但产业内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小微型企业数占到八成左右,装备制造业在全国所占比例较小,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创新能力突出但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十二五”以来,湖南装备制造业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8家。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高性能C/C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世界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世界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等一批填补了国际国内技术空白的产品纷纷在湖南面世。但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的一些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50%以上的密封件和轴承、30%以上的高端液压件、超高强度钢板等关键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大部分行业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占据,如某企业生产的混凝土泵车,仅进口底盘一项就占到产品成本的27%,严重影响产业安全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比较优势明显但区域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湖南装备制造业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领先、特色发展。工程机械产业占据国内绝对领导地位,轨道交通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中小航空发动机是全国重要的生产研发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全球最大的纯电动大巴生产基地,涌现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车株机、铁建重工等一批标杆性企业和标志性产品。但在行业整体规模实力、经济效益、创新能力等方面,与江苏、山东和广东等装备制造业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长沙海关支持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与挑战

  长期支撑传统有利于贴近产业发展需求。作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装备制造业一直以来是长沙海关重点服务对象。作为一支长期支撑力量,对于行业的状况更为了解、对于企业的困难更加敏感,能够量体裁衣、精准发力,更加准确对接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2019年长沙海关办理重大技术装备企业减免税11.07亿元,占全国该项下减免税总额的27.7%,居全国第一。今年已上报涉及装备制造业税政调研建议63条,其中“延长工程机械类条目执行年限”建议每年可为相关企业减免税款3.5亿元。今年1—6月,湖南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523.4亿元,同比增长38.7%,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实现了高速增长。

  多重效益叠加有利于全面释放改革红利。机构改革后,新海关职能更广,队伍更强,对装备制造业监管服务范围更宽、链条更长、手段更多。借助改革,湖南实现了14个市州海关机构全覆盖,特别是在湖南装备制造企业集中的长株潭地区,设立了5个正处级海关机构、3个特殊监管区。同时长沙海关近年来全面落实《海关全面深化业务改革2020框架方案》,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口岸通关更便捷、作业流程更优化、监管服务更高效。海关改革红利的全面释放将对湖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产业国际化程度高有利于职能优势发挥。近年来,湖南装备制造业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整合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产业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纳都勒、中车株机东盟制造中心在马来西亚建成投产,湖南装备制造业从“投资、装备、运营”全方位融入全球产业生态。2019年,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占到湖南进出口总值的39%,对全省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40.1%。产业国际化程度提升意味着海关能更好的发挥职能优势,在技术、设备、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出入境等环节领域更好的服务产业发展。

  新业态新模式对监管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为顺应多元化、个性化产品或市场需求,湖南装备制造业滋生了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业态突破了传统的产业、贸易模式,有些是各种业态的相互交织,有些是全新的产业形态,监管部门较难跟上其创新的步伐。比如中资外带(大型国有企业国内采购工程装备后自行出口至施工国家)等,有的工程机械出口产品,由于不具备国内市场流通资质,在向承揽海外工程的企业销售时面临政策障碍。相对滞后的监管政策可能制约新业态潜在的创新力,但缺乏有效的监管可能导致其突破边界,诱发经济社会风险,如何在审慎包容的原则下更好的服务湖南装备制造业新业态,是新时期长沙海关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

  四、立足海关职能促进湖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支持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一是全面争取政策。充分利用海关身处对外开放前沿的有利条件,坚持贴近企业、感知企业,依托政策信息、贸易统计、关税技术等优势资源,围绕国家政策、行业疑难、企业诉求等开展政策调研,有效发挥税政研究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先导作用。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影响力大的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综合评估关键零部件国内供货能力、产品稳定性、企业进口需求等方面因素,有针对性的向国家部委报送重装产品和零部件目录调整建议。二是宣传普及政策。持续开展“问需、问计、问效,送政策、送服务、送建议”调研走访,加强与各大园区、行业协会、企业的主动对接,同时通过海关12360服务热线、政务微博微信等形式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及时发布最新政策文件和公告,确保装备制造企业熟悉政策,主动适用。积极参与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推介海关优惠政策,助力湖南装备制造业增链补链延链,建设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三是用好用足政策。落实国家相关减免税政策,支持行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关键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技术中心、新型创新平台等充分享受国家科教创新政策,鼓励进口用于基础研究的科研设备,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紧盯国家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调整,结合海关职能及时准确执行到位,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积极落实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各项优惠贸易安排,做好原产地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充分享受境外关税优惠。

  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业新动能。一是积极培育“自贸区+制造业”。9月21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区正式获批,湖南进入了开放崛起的新时代。根据总体方案,湖南自贸试验区将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要求,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我们将以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为契机,立足海关职能,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探索融资租赁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模式,支持进口租赁高端装备,支持区内装备制造业企业建设全球售后服务中心,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推动湖南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向高端价值链延伸,使自贸试验区成为湖南装备制造发展的“硬核”支撑。二是积极培育“海陆空+制造业”。推动长沙空港由区域航空枢纽向国际航空枢纽转变,促进张家界空港多元化发展,支持常德临时航空口岸业务稳步发展,服务湖南“4小时航空经济圈”建设;支持岳阳城陵矶港开展“公改水+江海联运”,大幅降低湖南装备制造业出口成本;完善长沙霞凝港和铁路北站功能,支持开行中欧班列装备制造业专列,助力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使得湖南装备制造业可以依托畅通便捷、多元化、全方位的国际物流通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三是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支持长沙、岳阳、湘潭、郴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聚焦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及其带来的新模式,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和传统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为湖南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全球消费者直接对接的平台和通道,通过通关、物流、金融等外贸综合服务的一体化运作降低了其从事外贸的门槛,为中小装备制造企业迎来了参与全球竞争的机遇。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全方位的海关服务体系。一是强化统计监测预警服务。充分发挥海关外贸统计优势,监测分析湖南装备制造企业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变动情况,加大疫情对全省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影响的分析研究力度,精准服务稳外贸、稳外资宏观决策。在确保海关业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与商务、税务、外汇等部门数据共享,及时为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提供统计咨询服务,提升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互联网+统计”制度创新,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提高统计精准度。二是强化AEO认证企业培育。认真落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要求,对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进行AEO重点培育和管理,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推动落实AEO企业在国内享受较低查验率、优先办理通关手续、税收担保优惠、设立协调员、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激励等便利,在与中国AEO互认的境外国家和地区享受通关便利化待遇,有效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三是强化技术性贸易保护。发挥海关专家技术优势,充分利用TBT和SPS工作机制,在涉及装备制造业的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和车辆、航空器及有关运输设备等领域开展先进标准、技术壁垒和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指导、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的融合,使之真正成为抢占产业制高点的“撒手锏”。组织开展国外相关技贸措施对湖南制造业影响的调查、分析与评估,提出合理化的技术贸易规避措施,指导企业有效应对境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四是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结合湖南装备制造业分布区域集群化的特点,深入开展“龙腾2020”等专项行动,有效打击进出口侵权行为,对本土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施重点保护、持续培塑,保障先进制造业企业顺利出海。鼓励企业向海关提供侵权假冒信息,为企业海外维权提供指导帮助,提升企业创新及维权能力。

  (作者为长沙海关党组书记、关长)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