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三湘巨变

衡阳市常宁市: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着力打造工业强市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  时间:2020-12-04 11:54:30

  近年来,常宁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有色金属、纺织两大集群产业,以项目建设为主战场,积极建园区搭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常宁力量。

图片说明:承接产业转移促发展

图片说明:水口山金铜项目

  聚焦强链补链,打造产业转型的集聚“洼地”。牢固树立大产业链、全产业链的发展理念,突出建链补链强链,全力将有色金属、纺织打造成常宁两艘工业航母。一是主动承接促转型。积极主动承接株冶搬迁,在关停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成功实施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金铜一期10万吨铜冶炼项目持续超产盈利,30万吨锌项目实现当年达产、当年盈利,10万吨铅及稀贵金属回收项目全面达产。有色产业实现了从“散小差”到“聚大强”的转变,走上了集群化、循环化、绿色化的发展路子。目前,我市有色产业循环水利用率达98.4% ,铜回收率达98.55%,铅锌回收率达9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成功争取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牛仔小镇)项目落户常宁,着力打造湖南最大的牛仔服饰产业集群。二是龙头带动促集群。通过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五矿铜业、株冶三大百亿级龙头企业强力拉动,吸引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有色金属类规上企业达28家,今年3月初,又新开工德邦生物、昆工阳极板等7个产业项目和2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年底有望投产10家企业,基本形成了关联配套、优势互补的有色金属产业生态。湘南纺织基地12栋厂房主体已全部建成,已签约企业39家,特别是引进中信环境、大唐华银等实力央企加盟,为纺织产业基地提供污水处理、热电联产方面的强力支撑。三是精准发力促招商。充分发挥铜铅锌基地的集聚效应,吸引有色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近两年来,全国40多家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落户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我们从中遴选了23 家优质企业加盟,凡是不在有色产业链上的,以及工艺、环保达不到要求的,我们一律拒之门外。

  聚焦园区提质,打造配套齐全的创业“宝地”。坚持把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作为推进两大产业集群建设的主战场,全面加快园区提质升级发展,努力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一是坚持大投入,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近年来累计投入60多亿元,强力推进园区水、电、气、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新园路、五矿路、冶金路、双园南路等主次干道建设,18.4公里的瓦松铁路主线建成通车。当前,我们正在抓紧建设投资11.2亿元的水口山工业园区基础设施PPP项目、投资2.99亿元的瓦松铁路铜铅锌基地锌项目专用线。二是坚持重治理,全面改善园区生态环境。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实施以来,在水口山地区先后实施了51个重点治理项目,完成了居民区、生产区分离的民生搬迁工程,建成了工业污水处理厂、固废无害化处置二期工程等重点环保设施,在大气、水、土壤治污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启动水口山土壤重金属治理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持续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的力度。三是坚持大融合,统筹推进产城人文旅一体发展。2019年,我市水口山铜业小镇列入全省首批工业特色小镇。我们以铜业小镇建设为抓手,加快以铜压延加工为主的补链强链,深入挖掘水口山红色工运文化,积极推进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促进“产城人文旅”融合发展,园区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

  聚焦营商环境,打造开放发展的服务“高地”。牢固树立“项目优先”理念,为项目企业提供“母亲式”服务,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抓实产业平台建设。着力抓好有色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运行,今年疫情期间,注入风险补偿资金500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搭建“互联网+”社会化外贸综合服务平台,2019年完成外贸进出口4.74亿美元,外贸工作进入省先进,今年疫情期间为外贸企业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抓紧推进保税物流仓建设,为企业搭建一站式仓储物流平台。二是全力破解要素瓶颈。强化金融保障,政府出资5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风险基金,银行放大10倍向中小企业放款,年融资成本不到8‰;引进世界500强深圳正威供应链公司,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销售、融资等全方位服务。加强政银企对接,为湘南纺织产业基地争取到农发行、国开行贷款11.5亿元。强化用地保障,实行企业、项目拿地阶段“全流程预审”,并组织专班加快用地报批,缓解项目用地“秧等田”的困难。强化用工保障,通过开通“返岗直通车”和“返岗专列车厢”等形式接送务工人员,开展多场用工招聘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三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水口山经开区政务次中心,下放行政许可事项47项。对政务服务大厅进行搬迁升级,投入2000万元建成园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简化审批流程,变部门串联审批为多部门并联审批,变条块分割为整体联动,按照责任到人、权责匹配的要求,容缺办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实时问责,进行流程再造,推动审批服务规范有序、精简快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