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三湘巨变

娄底市:加速转型 奋力赶超 奋力推动娄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  时间:2021-09-10 11:08:40

  娄底,位于湖南的地理几何中心,北接益阳市,南接邵阳市,西临怀化市,东临湘潭市,辖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和娄底经济开发区、万宝新区,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总人口454.55万。娄底是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湘中明珠”,是被后世尊为“战神”的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被称为“中华武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华女杰之乡”,还享有“世界锑都”、“江南煤海”、“现代钢城”、“火电明珠”等美誉。

图片说明:曾国藩故居

图片说明:光伏电站

图片说明:华菱涟钢

图片说明:联创小镇

图片说明:娄底经开区三一重工

图片说明:生态修复后的锡矿山

图片说明:紫鹊界梯田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娄底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速转型、奋力赶超,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娄底产业提质、结构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4.7:51.3:34.0调整为2019年的9.3:39.7:51,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7个百分点。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动能腾出“新空间”。突出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关闭煤矿77家,关闭非煤矿山13家,锑采矿权从12家整合为2家,锑冶炼企业从91家整合到8家,淘汰落后产能规上企业200余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老树“发新芽”。做大做强钢铁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聚集钢铁上下游企业160余家,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娄底的钢产品实现从“论吨”卖,到“论卷”卖,再到“论片”卖,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植新树“结新果”。设立“娄底南·联创小镇”,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居全国第17位。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新化洋溪“文印小镇”、双峰永丰农机小镇被纳入全省特色产业小镇。2019年,娄底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湖南4个,娄底是其中之一。今年以来,做大做强工程机械及配套产业,设立三一娄底产业园,着力打造百亿油缸、百亿路机以及智联重卡配套基地,助推娄底产业转型升级。

  二、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脱贫52.45万人,双峰县、新化县和涟源市等3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49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15.36%降至0.5%。今年以来,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截至6月30日,全市“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不达标问题实现动态清零,1.77万名未脱贫人口具备了脱贫基本条件。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对全市各领域风险全面排查、系统梳理、精准研判,努力确保可防可控。严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平台公司由8家整合为4家。积极稳妥处置民间融资风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天蓝水净地绿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狠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响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6年的84%上升至2019年的87.7%,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25%。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加大改革力度,互联网+政务服务“五办五公开”改革全面推进,企业登记实现“37证合一”,55项企业登记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探索构建村级微权力清单体系”“查防保”群防群治守护家园行动分别入选2017年、2019年中国改革十大案例。高举开放大旗,成功举办4届湘博会,成为湖南对接“一带一路”、开放崛起的重要桥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四年共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内联引资省外境内1118亿元,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9个。突出创新驱动,出台《支持娄底高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截至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8%,六大高能耗行业占比下降到了38%,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达4.5%。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7.50%;签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42个,总投资162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5个。

  四、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6-2019年,累计投入民生财政资金875.7136亿元。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512元、12928元,年均分别增长8.7%、10.6%。4年来,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98万人,新增学位15万个,化解56人以上的大班额1000个,全科(助理)医生驻村全覆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一村一辅警”“城市快警”全面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电诈成效显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加强网格化管理,用23天就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态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做好农民工“从家门到厂门”点对点就业服务,全市农民工返岗68.01万人,返岗率达99.1%。

  五、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组织保障

  自觉扛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旗帜鲜明讲政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出台“正向激励”“治理为官不为”等“3+2”配套文件,激励党员领导干部担当作为。认真落实省委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1+5”文件要求,实施村干部定向培养工程,举办“万名乡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推动基层网格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全面夯实基层基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零容忍”惩治腐败,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松绑减负。

  当前,娄底正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