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6月17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的召开已过去5个多月,走在怀化的大街小巷,你有没有一种新鲜的熟悉感?
“有!熟悉又新鲜。”
当前,怀化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熟悉的城因文明愈发美丽,而身在城中的我们既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受益者,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实践者。时时、处处、人人,一切都在悄然变化。正可谓,城市文明有新貌,“衣食住行”见文明。
“衣”起看文明
“我是文明交通小卫士”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图片来源:怀化市文明办
“清明节低碳文明祭祀倡议公益小天使在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图片来源:怀化市文明办
在行人斑马线、在窗口志愿台、在社区、在乡村学校,“小红帽”“红马甲”随处可见。教师、退休干部、企业职工……还有小学生们,越来越多的市民穿上红马甲、戴上红帽子,他们灵动的红色身影,是文明创建全民参与的写照。
在清明期间,他们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在学雷锋月,开展线上雷锋精神知识讲解、诵读红色经典故事活动。在瓜果飘香时,他们为“怀橙”代言,助力“怀橙”出山。在疫情防控时,他们走街串巷消毒、派口罩,开展入户排查和宣传。他们用最热情的微笑宣传文明,用最真挚的方式践行文明行动。
“食”里品文明
使用公筷公勺,养成文明习惯。图片来源:怀化新闻网
随着《怀化市“使用公筷公勺 养成文明习惯”倡议书》的发布,增添一双公筷,增加一只公勺,成为一份共识。在怀化的餐厅、食堂乃至居民家中,使用公筷公勺已成为一种习惯。怀化人的餐桌文明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力抓手,辰溪县的黄溪口镇还被誉为“公筷之乡”。
不单在平常,在过年过节、婚丧嫁娶中,亦是透着文明味。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奢靡攀比的现象早就不见踪迹,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操办已成为主流。在袁爷爷最初研究杂交水稻的怀化,节约粮食、拒绝浪费更是餐桌上“新食尚”,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文明与每位市民都息息相关,大家纷纷奉行起科学、理性又健康的文明用餐生活方式。
“住”下享文明
通过“绿城攻坚”、提质改造,背街小巷焕发出新面貌,小区的出入口变得整洁美观,绿植多了起来,人行道换上了透水砖,路过的孩子们再也不怕踩到“水雷弹”了。与此同时,开展“德润五溪”文明品牌创建、“怀化好人”评选、“书香怀化”全民阅读行动,弘扬崇德向善正能量。五溪大地上,文明风尚渐润人心,文明理念在每个市民心中生根发芽。
依托绿水青山,怀化市在2018年就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并不断以文明创建促进生态宜居建设。平安怀化建设深入人心、让人放心,每当夜幕降临,穿梭在城市中的巡防小队让市民们安心又暖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梯位”问题专项行动,让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身处的城市正在发生变化。
“行”中显文明
现在,非机动车及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不文明的现象已很难看到。取而代之,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过马路,帮助负重行人提取物品的场景多了起来。市民们遵守交通规则、抵制交通陋习,逐步养成了文明出行好习惯。
人守规,车让人,“一盔一带”是标配。车辆礼让行人在怀化已越来越普遍,在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停车礼让,既是每个驾驶员的责任,也是文明之风的体现。文明礼让、文明骑行、文明出行,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是文明交通的主人公,一同构筑起文明怀化的交通环境。
再一次,走在怀化的大街小巷,你会不会驻足感受一番变得更美的城?
“会!这美中有我的一份力量。”
的确如此,文明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践行人!(来源:怀化市文明办)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