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决策参考>调查研究

以“四个坚持”为抓手 全面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衡阳市委办  时间:2021-12-08 10:21:20

  近年来,衡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把呵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摆在突出位置,以“四个坚持”为抓手,有效破解了心理健康教育“谁来做”“在哪做”“很难做”“持续做”的问题。

  坚持人才共用,以“四支队伍”破解心理健康教育“谁来做”的问题

  配齐心理教师队伍。坚持“配足专职、鼓励兼职、倡导全员”的思路,为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通过安排教师走教支教、学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配置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目前,全市共有心理健康教师997名(专职教师203人,兼职教师794人),师生比为1:1018。加强学校管理队伍。校长主抓主管,班主任具体负责,心理教师兼任副班主任,每个班级至少设2名心理委员(1男1女),每个寝室寝室长兼任心理信息员,有效充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量。构建专业导师队伍。抽调优秀校长、教师组建衡阳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对各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及心理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多渠道构建一支“品德高尚、专业精良、乐于奉献、善于实践”的专业导师队伍。目前,已培训国家级家庭教育指导师500人、家庭教育高级讲师100人;市县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11个,拥有讲师65人。打造志愿服务队伍。改变以往家长作为“编外队伍”局面,让家长志愿服务者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校园活动、陪同就餐、现身说法、现场授课等志愿服务活动。以衡南县为例,目前全县在册的、经常开展活动的家长志愿者近7.5万余人,“衡南家长”志愿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坚持阵地共建,以“四个阵地”破解心理健康教育“在哪做”的问题

  建设“家长学校”阵地。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家长参加家长学校教育,形成“百万家长进学堂”的态势,每年进行一次示范性家长学校建设评选。目前,全市共有家长学校1274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家长学校1所、省级示范性家长学校27所、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144所、县级示范性家长学校414所。其中,衡南县把家长学校覆盖到全县中小学校、行政村和社区,常态化向家长宣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建设“心理辅导”阵地。市城区共建设7个专业心理健康辅导站,功能设施齐全,包括心理咨询区、辅导区、宣泄区、放松区、测量区、游戏区等功能区域,并制定《衡阳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评估细则》,配备专兼职教师及志愿者上百人,已组织专题培训30余期。全市各地各校积极建设心理咨询室,衡南县全县130所中小学校完成“知心屋”阵地建设,积极运用沙盘游戏、音乐减压、情绪宣泄、个辅团辅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打造学生信赖的“心灵港湾”;耒阳市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完小以上学校完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建设“网上学堂”阵地。打造“衡阳网上家长学堂”,覆盖全市30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让在籍学生家长注册,每月举办1-2场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目前,已进行7次线上家庭教育讲座培训,累计听课330万人次,注册家长学员109万人。此外,市妇联积极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和社会资源,打造家庭教育精品课程库,目前已经完成课程开发50部,其中《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等一系列精品课程受到全市家长广泛好评。建设“特色学校”阵地。每年开展一次市、县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评选活动。目前,已获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1所、省级15所、市级30余所。通过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辐射功能,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坚持形式共融,以“四相融合”破解心理健康教育“怎么做”的问题

  与日常体检相融合。在每年中小学生体检项目中添加心理健康测评,按照4个100%的要求,对全市中小学生100%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对高危预警学生实行100%家访、“一生一档”100%建档,对筛查出的“特殊群体”100%开展结对帮扶。与校园恳谈相融合。不拘形式开展校园恳谈,一场球赛、一次餐聚、一段散步就是一次恳谈,就是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以衡南县为例,今年以来全县各学校共召开校园恳谈会1369场次,有效帮助学生化解心结。与课题研究相融合。通过梳理归纳共性问题,剖析探究个性问题,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目前,全市共申报立项课题104个,其中省级课题21个、市级课题83个,形成“心育护花”和“家校共育”典型案例200余个。与劳动实践相融合。设立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开设劳动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撸起袖子、俯下身子,体验劳动的艰辛,收获劳动的喜悦,释放学业压力和心理负面情绪,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积极向上的品格。

  坚持协同共治,以“四方作用”破解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做”的问题

  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出台《衡阳市深入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行动实施方案》《衡阳市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各部门职责,定期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指导服务能力。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和健康预警机制,通过调查问卷、专业软件评价、“千名教师进万家”等方式,动态评估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及时疏导、“纠偏”或推荐就医。加强新生群体心理适应帮扶和春季、毕业季、考试季等特殊节点的危机排查,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父母长期分居、事实无人照料的学生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全面建立预警体系。发挥家长主体作用。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广泛设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及家长微信群、QQ群,常态化开展“校园开放日”、家长志愿服务、家长义工等活动,家长积极在家长月刊投稿发声,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心得,拉近家校距离,不断提升家长参与度。发挥各界主动参与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市家庭教育协会举办年轻父母成长公益课堂,传播科学教子理念;市大湘公益服务中心、仁德关爱中心常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以衡南县为例,自2019年以来全县各中小学校接受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捐助现金、课桌、书包、校服、教学设备等共计金额1881.75万元,惠及学生7514人次。

  (执笔:唐修波、李孟哲、肖建军)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