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决策参考>调查研究

张世平:关于推动全省涉农贷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张世平  时间:2022-06-30 16:17: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近年来,湖南农信系统信贷投放持续较快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与此同时涉农贷款增长赶不上非农贷款增长,值得深入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主责主业,切实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一、湖南农信涉农贷款的基本情况

  涉农贷款保持持续增长,增量和增速加快,占比高于同业。2019-2021年,湖南农信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4241亿元、4708亿元、5245亿元,分别排名全国25家省级联社第10、第9、第9位,排名省内金融机构第1位;涉农贷款增量分别为343亿元、467亿元、537亿元,分别排名全国农信系统第7、第6和第6位;涉农贷款年增速分别为8.81%、11%、11.41%,高于全国农信平均水平1个、0.7个和1.68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占比分别为69.87%、67.36%、66.04%,分别排名全国农信系统第7、第6、第7位,比全国农信平均水平高11.3个、10.85个和10.95个百分点;排名省内金融机构第1位,较全省银行同业高40.39个、38.07个和36.5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3月末,湖南农信涉农贷款余额5510亿元,其中,农户和非农户涉农贷款4159亿元,涉农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1351亿元,个人和企业组织类涉农贷款的占比为7:3;涉农贷款较年初新增265亿元,增速5.05%,占各项贷款的64.65%;涉农贷款余额和增量分别占全省金融机构的31.56%和27.36%,占比高于全省同业平均水平37.3个百分点。

  贷款种类不断拓展,基本适应“三农”发展新需求。近年来,湖南农信创新推广了扶贫小额信贷、农机贴息贷、乡村振兴卡等特色涉农信贷产品,创新开发“福祥e贷”、惠农快贷等涉农线上贷款产品,与省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惠农担”系列产品,自主开发移动办贷平台,涉农贷款的数字化、便捷性、满意度不断提升。近三年累计发放贷款601亿元支持湖南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发展,发放春耕生产贷款557亿元,历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14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8%以上,省农信联社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先集体”荣誉称号的金融机构。2022年一季度投放农业十大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贷款69亿元,投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32亿元,投放春耕生产贷款92亿元。

  涉农贷款增速偏慢于非农贷款增长。2019-2021年,湖南农信各项贷款增速分别为13.45%、15.13%和13.65%,其中,非农贷款增速分别为25.88%、24.72%和18.27%。涉农贷款增速分别低于各项贷款增速4.65、4.13和2.24个百分点,慢于非农贷款增速17.07、13.72和6.86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在贷款总金额中的占比逐年下降。

  二、涉农贷款增长偏慢的主要原因

  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一是人口结构变化,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省乡村人口较2015年减少了540万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减少了782万人,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转化为新市民,符合涉农贷款主体条件的客户减少。二是产业结构变化,部分县域第一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有所下降,涉农贷款增量需求相对不足。三是区域结构变化,全省城镇化率从50.89%提升到了58.76%,致使涉农贷款面收窄。

  农村金融供给出现新格局。国有大行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下沉农村拓展市场和客户,通过增设金融服务站点、降低贷款利率、增加授信额度等措施,不断掐尖农村优质涉农客户,造成湖南农信涉农贷款市场份额由2019年的33.92%下降到2021年的31.8%。

  部分农商银行改制后面临新矛盾。一些农商银行在坚守“三农”定位思想上有所松懈,作风上不够务实,热衷于放大额贷款、做资金业务,存在脱实向虚的倾向,在扎根本土、服务“三农”上还做得不深、不精、不透、不细,造成票据融资较快增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超标,普惠型涉农、小微等指标不达标。

  三、坚守“三农”主责主业的主要谋划

  面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新情况、新变化,湖南农信将坚守支农支小的经营定位,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贯彻“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提质高效服务湖南乡村振兴战略。

  抓投放,提供高质量的信贷支撑。一是扩大投放计划,2022年净增各项贷款1000亿元以上,年末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6750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5%以上。二是突出投放重点,下发专门指导意见,指导农商银行投放重要农产品稳粮保供贷款140亿元,农业十大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贷款150亿元,“三高四新”贷款300亿元。同时,积极调研探索对现代种业、绿色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三是聚焦薄弱环节,促进脱贫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努力提高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14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的存贷比和信贷资金投入,确保帮扶县、示范县农商银行的贷款增速高于全系统贷款平均增速。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已脱贫户应贷尽贷。

  抓合作,营造高质量的发展氛围。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主动对接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供销合作总社、农业担保公司等单位,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与各市州政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落地,形成上下合力。抓紧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和已签合作协议的项目逐个落地实施,拓宽拓深合作领域,大力建设“三资”管理平台,做好村社分账等农村改革金融服务;积极对接科技创新、冷链物流、生猪规模养殖等重点项目和企业名录,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和绿色办贷通道,给予融资支持;跟进“银担普惠信用贷”等新产品,探索银税互动、银保合作、政银担合作新模式。

  抓创新,培优高质量的特色产品。加快创新推广个性化信贷产品,如防疫贷、生猪活体抵押贷、乡村振兴贷、民宿贷、休闲农庄贷、知识价值信用贷、新市民贷等,以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融资需求,支持生猪规模化智能化养殖,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及农村农民转移的新市民就业发展等。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工程,推广“福祥e贷”系列产品,应用移动银行展业平台,建好“福祥e站”金融服务站,使农村金融改革成果惠及更多老百姓和涉农主体。

  抓服务,打造高质量的服务团队。全面推广浏阳农商银行金融村官经验做法,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充分发挥金融组织员、金融协理员、金融联络员的人缘、地缘优势,把更多的服务和帮助提供给农户和农民,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向农业和农村。加强农商银行班子队伍建设,坚守定位,改进作风,以上率下。抓好基层人员业务培训,高效满足进城农民等新市民和返乡创业职业农民的金融需求。继续实施涉农、小微绩效考核,落实涉农、小微贷款尽职免责制度,加大对乡村振兴结构性贷款的考核权重,增强基层网点的服务能动性。

  (作者为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