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决策参考>调查研究

何清湖:加快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何清湖  时间:2022-08-09 15:39:18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深化健康湖南建设”作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引领全省中医药事业步入振兴发展“快车道”。中医药医疗服务是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认真贯彻省委决策部署,立足实际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与康复、健康服务管理于一体高水平服务体系,努力为全省人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

一、坚定“一个主旨”,准确把握湖南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医疗服务重要组成部分,在守护人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只有坚定不移把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这个核心指标提上去,才能满足群众健康生活需要。总的看,目前湖南中医药服务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中医医疗机构的数量和病床数、中医从业人员的数量以及中医药产业发展资源等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比如,省市级中医药医疗服务资源方面,全省所有市州均建有达到三级甲等标准的中医医院,9家中医医院进入全国百强,84个县市建有县级公立中医医院,74家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建成有224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基层中医药服务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省19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中医药服务“四有”目标,提前实现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中医药医疗服务人力资源方面,全省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8460人,全国排名第8位,截止2020年年底全省有社会办中(名)医馆1200家,中医药从业人员6万余人,中医医疗服务约占全部医疗服务的30%左右;中医药健康养生资源方面,有5个国家级、2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家单位获批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单位,以中医养生为主的养生保健企业达3万多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相比,全省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中医医疗服务量增长缓慢、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偏低、中医药服务体系结构失衡等短板,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释放。“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中医药服务促进全民健康,坚定不移扬长补短、扬长避短、扬长克短,努力攻克制约全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推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更好造福人民。

二、争创“两个中心”,巩固湖南中医药医疗服务优势地位

建设区域中医医学中心和中医医疗中心和是深入贯彻总书记“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要指示的关键之举,也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中医药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系统部署。当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眼科、针灸科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肿瘤科已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开创了全省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突破升级新局面。需因势而谋、乘势而上,以“两个中心”建设巩固发挥全省中医药服务优势地位。其一,重点扶持两家高水平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高质量完成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辐射、带动创建更多国家级的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其二,贯彻落实党中央“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走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道路,着力推动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其三,以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引领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实现全省中医药事业“弯道超车”。就目前而言,全省多数市县存在没有中西医结合医院或者该类医院规模偏小等,中西医结合研究和实践整体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应以湖南省人民医院筹建“马王堆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为契机,加快形成协同协力协作、共联共享共建的大型学科群,促进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应坚持以病人受益最大化为原则,加强中西医协作和协同攻关,实施“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广泛吸收高层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开展各类常见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承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实验室等功能,常态化开展跨地区、多中心、大规模、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试验,真正在临床、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成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兴力量。

三、立足“三个作用”,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优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

当前,我们正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复杂局面,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抓紧完善和优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势。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认真总结过去10余年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经验做法,主动查摆制约治未病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核心症结,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标准规范,从学术化、产业化、生活化、智能化、网络化五方面着手打造“湖南升级版”治未病工程。优化完善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形成“养生保健——慢病预防——慢病康复”的中医药慢病防控链。以三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建立区域中医治未病服务协作平台,以重点对象为突破口让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提供规范治未病服务,逐步实现从社区到乡镇、村各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开展简便适宜的中医治未病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与医疗机构合作,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上的协同作用。中医药在肿瘤疾病的协同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无论是术前、术后还是放化疗期间,对于改善患者机体状况、维护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中医药临床协同治疗能力在疑难杂病的治疗上十分突出,能够“看别人看不了的病”、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如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为疫情防控和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全面总结湖南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大疾病、传染病的成果和经验,继续推进重大疾病中西医协作攻关,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传染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把中医药优势发扬光大。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中医药特色康复在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显著,汤药调理、针灸、推拿、导引等中医康复手段正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一方面,应尽快推动实施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区域诊疗中心,推进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普遍设置康复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进一步探索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以实施“产业”振兴工程为抓手走出医养结合、康养结合的新路子。

四、完善“四大体系”,推动中医药医疗服务更多更好惠及全省人民

建设中医药强省,离不开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医药专(学)科体系的支撑。需进一步完善各级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全链条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让优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

优化中医药特色医保和价格管理体系。深入研究制定支持中医药特色发展价格管理政策,适当提高中医药治疗医保报销比例,把符合规定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如针灸、推拿、贴敷等疗效确切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依照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医保由“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对于一些中医药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一批中医病种门诊治疗实行包干结算,更加方便老百姓在诊疗活动中选择中医药服务。推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医联体、医共体等范围内的调剂使用,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更加方便地购买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中药制剂。

完善省市级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议三级综合医院全部设置有中医药临床科室和中药房,能够提供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煎煮服务。同时启动省市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以名医、名科、名药带动中医医院特色发展,发挥省市级中医医疗体系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提质中医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2021年全省将推动“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列入重点民生实事清单,提前实现了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制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四有”目标,未来五年全省应建成心脑血管病、肿瘤、老年病、骨伤、肛肠、针灸、妇科、儿科等10大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实现县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和康复科设置全覆盖。

健全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体系。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倡导中西医药界广泛协作、联合攻关,通过大协作、大联合、多中心、跨行业、跨学科的横向与纵向结合,实现防治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技术手段的新突破。加强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推进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的制定,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国家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和临床实践模式建设。

五、提升“五种能力”,实现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健康生活需要同频共振

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还需持续推动全省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提档升级,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提升省市级中医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在省级层面高标准建设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使其综合医疗水平力争迈入全国中医医院前15位;加快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高铁西城”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将其建成中医药特色领先、专科聚集、管理卓越的中医名院和全省中医疫病防治中心;确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以中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高起点建设国家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在市级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方面,加快完成岳阳、衡阳等市级中医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益阳、张家界、湘西、郴州、永州、邵阳、娄底等市级中医医院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县级中医医院提标扩能项目,建设县级基层中医药服务“龙头”。每个县可建有公立中医医院并纳入县域120急诊急救体系,基本实现县办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全覆盖,35%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三级水平。在县级中医医院全面建设2个重点专科和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确保实现毫针、艾灸、中药熏洗疗法等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制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治未病服务能力。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中医治未病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技术方案、实施方案和培训方案。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纳入“治未病服务包”,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工作室推广全过程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引导居民学习和应用适合家庭使用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疾病的自助干预。

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围绕基层医生需承担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安全等“六位一体”基本任务,建立和健全基层医生培训体系。尤其要注重基层医生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能提升,增强运用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解决老百姓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加强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治未病服务培训,增加中医养生保健等中医治未病服务内容,当前可依托成熟的数字教材开启基层医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着力打通中医药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互联网中医药医疗的服务能力。落实国务院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行动部署,围绕“互联网+中医医疗”,建设以中医药理念、方法和技术为本,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手段,采用中西协同、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全面开展中医药体质辨识、健康监测、健康咨询、慢病管理、药品配送、在线诊疗、健康科普等防、治、康、养、教综合服务。基于湖南省市级高水平三甲中医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借助互联网高效便捷途径,通过互联网医疗中心、远程医疗中心、特色专科网上医疗中心逐步推进,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知识、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等全方位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作者为湖南医药学院院长)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