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机关党建>文明创建>文明风尚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新风 邵阳洞口县创新推出移风易俗“三个3”

来源:中共洞口县委宣传部 作者:  时间:2022-09-07 10:02:22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中共洞口县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找准文明乡风的切入点,创新提出了移风易俗“三个3”模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加大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力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清新的文明新风。

一、聚焦破陋习树新风,出台“三个3”新规范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不少地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相互攀比、村容村貌脏乱差形象等有所抬头。针对这一现象,洞口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洞口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倡导推行丧事简办“三个3”的八条意见》指导意见,由全县364个村(社区)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制定出操作细则,列入村(居)规民约的重要内容。洞口县移风易俗“三个3”的标准是,“喜事缓办、丧事简办,白喜事安排3个人主事,时间不超过3个晚上,费用不超过3万”“村(社区)对每一起白喜事建立详尽台账,内容包括事主姓名、亲属去世时间、办理天数、办理费用、主事人、事主满意度等,白喜事结束后,村(社区)委会在院落醒目位置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全县24个乡镇(街道、管理区)全面推行了移风易俗“三个3”措施,部分乡镇还创新出更接地气的举措。如醪田镇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三个3”八条措施的基础上,探索实施“6个一”的工作法:召开一次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大会,完善村规民约,制作详细的操作指南,统一了菜单,规定了用烟标准;派出了一支理事队伍,人员由村干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村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组成;填写一份登记台账;上门签订一份移风易俗承诺书;对模范遵守“三个3”的事主,村支两委前往吊唁并敬献“花圈”一个;事主家庭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发放一张“移风易俗示范户”奖状。通过这些实打实的举措,积极倡导文明新风,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

二、聚焦建机制促实效,树好“红黑榜单”新导向

为进一步推行移风易俗“三个3”规范,我县采取“党支部+协会”工作模式,健全完善了红白理事会,设立了移风易俗红黑榜,将红白事简办、结婚低彩礼的家庭写入红榜,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的家庭写入黑榜,接受群众监督。操办红白喜事时,村党支部提前介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禁止在操办时间、操办费用、操办规模上相互攀比,防止人为炫耀绕路,严禁封路扰民、严禁破坏环境卫生。通过移风易俗协会为家属算好经济账,让原本大操大办的丧事文明节俭操办,不请戏班子,不做道场,不放烟花爆竹,列入移风易俗红榜后更是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三、聚焦强宣传立榜样,打造“以点带面”新样板

移风易俗取得初步实效后,洞口县深入总结工作经验,选树移风易俗工作示范村(社区),由各县直机关单位联系指导,以点带面推广移风易俗工作。一方面加强正面宣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一批“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小视频,运用村村响、院落会、乡村文化长廊、遵德守礼提示牌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各地推动移风易俗的典型事迹和鲜活经验,增进人们对推动移风易俗的认知认同,让移风易俗“三个3”规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在评比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最美人物中,优先推荐,大力宣传。

四、聚焦严监管重奖惩,纳入“积分换项目”新考核

强化奖惩考核,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各乡镇(管理区、街道)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评选挂钩,并纳入各村“积分换项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红白事简办、结婚低彩礼的村予以加分,出现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的村予以扣分。年终考核时,按积分的多少排名奖励村(社区)工作经费和项目建设资金,把移风易俗“三个3”的“硬指标”变成各村(社区)综合考核中的“实发展”,充分调动了村(社区)移风易俗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党委政府及派出所、司法所加强对辖区殡葬从业人员法制教育,每年举办不少于两次移风易俗法制培训班,严厉打击“地仙”等借机敛财的封建迷信活动。还通过开设监督热线,接受群众举报,对大操大办特别是借机敛财行为予以查处,确保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得到有效遏制。

通过全面开展移风易俗“三个3”,洞口县农村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群众负担明显减轻,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基本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风尚更加浓厚,文明新风蔚然成风。(中共洞口县委宣传部 供稿)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