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决策参考>调查研究

推行治理扁平化 激活治理新动能——湘潭市雨湖区以扁平化治理改革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段伟长  时间:2022-10-20 15:46:2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湘潭市雨湖区是湘潭市的老城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社情舆情相对复杂,基于现实困境和治理需要,雨湖区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依托扁平化治理改革破除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机制、下沉治理重心、整合职能力量,构建起职能清晰、权责一致、运转顺畅、保障有力、智能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三升三降”(党建引领力上升、群众满意度上升、经济活跃度上升,矛盾纠纷下降、风险隐患下降、行政成本下降)基层治理目标。

一、主要做法

强治理根基,变“各自为阵”为“共驻共建”。着力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推动各领域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提质“红润雨湖”党建品牌。用好区域资源优势,联合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江麓、江南等8家高校和企业探索建立“红润雨湖”大联盟,校地企携手抓好了湖南科大雨湖校区恢复办学、智能化大物业改革等重点工作,共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区域化”党建联盟。按照地域相近、互补共赢的原则,精心打造“四横一纵”区域党建联盟。其中,以“1+5+N”为框架,创新组建滨江城总党建联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联盟互访、需求清单、资源清单等系列制度,促成了万楼青年码头等一批项目落地。组建街道“大党委”联盟。8个街道组织辖区84个机关、两新组织成立“大党委”联盟,并邀请驻地企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党委委员,打造了“窑湾红”“活力城正”“青春万楼”“家园党建”“五彩雨湖”等一街一品的党建品牌。

减治理层级,变“多层管理”为“一线治理”。精简纵向层级,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科学划分区块。按照“全域覆盖、地缘相近、便于治理”原则,以每个区块覆盖350户左右为标准,将全区42个社区重新科学划分为326个区块,消除“插花两不管地带”68个,实现“服务对象(群众)和治理方(区委、区政府)”简明化架构,促进党员干部更高效参与治理、更直接服务群众。推动服务下沉。创新实行“1+N+1”治理模式,即每个区块里配备1个治理员+N个协理员(联点干部、党小组长、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等)+1个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统一名称统一着装开展下沉服务。目前,已按照尽锐出战要求科学选派下沉了326名区块治理员、2373名协理员和326名监督员。深化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暨“三级干部进区块”活动,2800名党员干部下沉区块当好“联络员”“宣传员”“服务员”“冲锋员”。同时,常态化开展“志愿有我”“邻里节”等活动,积极发动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

顺治理体制,变“条块分割”为“融会贯通”。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加强编制等各类资源统筹使用,实现融会贯通。厘清权责边界。聚焦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重新梳理明确13大类35项“街道职责清单”和10大类21项“街道配合事项清单”,强化街道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建议权和考核权,相关部门、单位对于未纳入清单的事项不得随意转嫁给街道。整合部门力量。对群团等职能相近、业务趋同、人员偏少的区直部门进行力量整合、联合办公。目前,已探索成立区委群团工作指挥部,将10个群团部门人员力量进行整合,并建立主题活动联办、困难群众联扶、维权服务联帮、创新创业联促、参政议政联抓“五联”机制。打造综合平台。按照“减少治理层级、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调度集约高效”原则,将街道12个机构人员力量整合到综合协调、区块服务、快速处置3个平台,并集合城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执法力量下沉街道快速处置平台。整合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职能,成立“街社一体”便民服务中心,对医保缴费、低保申请等16项高频事项提供帮代办,打造“15分钟服务圈”。

提治理效能,变“层层交办”为“数据跑路”。通过建设数字平台、推进智慧治理,让数据“会说话”“能办事”。升级智慧办公系统。与腾讯公司合作建立“千年雨湖”政务微信协同办公系统,6112名干部及区块治理员运用该系统进行即时通讯、视频会议、事件处置等智慧化办公,打造了智慧办公“升级版”和干群线上“会客厅”。建立闭环处置机制。建立区块事件处置(一呼即应)工作机制,将区热线办、区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中心整合为区块服务中心,抽调专人组建专班实体化运作,实现线上线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整合多方数据资源。巩固拓展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成果,将综治、民政、人社、区“无证明城市”等平台信息资源以及“雪亮工程”、社会监控等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实施“大平台+小区块+大数据”智慧治理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汇治理合力,变“单向管理”为“多元共治”。聚合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锻造全科治理队伍。通过书记带头讲党课、联点领导分片辅导、专题培训、一线历练等多形式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建立提拔晋升、公开考录、培训提升、表彰奖励“四个一批”激励机制和通报问责机制,全力锻造了“窑湾小灵通”等一批素质优良、善于管理、群众认可的“全科式”治理员队伍。激活社区自治功能。梳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0项依法自治事项、30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8项工作负面事项、8条落实“三个清单”管理办法,依法厘清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权责边界,推动社区回归居民自治组织本质。突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服务功能,做强社区经济功能,积极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提升群众主体意识。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人民治”要求,在干群之间建立“民情恳谈会”“民间夜话”“周末议事会”“青年议事厅”等议事协商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源头上避免“干部干、群众看”现象。

二、改革成效

党建引领不断深化。通过打好组建党建联盟、开展“三级干部进区块”活动等系列组合拳,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进校地企共驻共建相关机制已建立健全,三级党员干部进区块“认亲串门”实现全覆盖,一线区块治理员中党员占比达70%以上。

善治合力全面激发。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同时,创新实施“1+N+1”区块治理模式,有效激发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新社会阶层等群体参与区块协理工作的活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更加成熟,并涌现了窑湾街道“四分议事”、昭潭街道白石社区“413”工作法等特色治理模式。

行政效能明显提升。通过成立街社一体便民服务中心、启用“千年雨湖”政务微信、建立区块服务“一呼即应”未诉先办工作机制等系列创新做法,实现协同办公、精文减会、事件高效处置等目标,目前已建立居民沟通服务交流群1500余个,点对点推送疫情防控、防溺水等便民服务信息20余期,一呼即应办结群众各类诉求118件,会议较去年同期减少20%。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通过区委书记等领导带头召开“民情恳谈会”,326名区块治理员和2800名三级干部主动下沉区块为民办实事,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53起,高效办结阳光山庄住宅小区用电安全等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330余个,实现矛盾纠纷排查零遗漏、对接零距离、调处零激化、矛盾零上交,全区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公众安全感测评持续提升。

三、经验启示

突出政治引领是推行扁平化治理改革的坚强保障。“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是上级的明确要求。推行扁平化治理改革,必须自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自觉站在国家战略大局、省市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思考谋划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想方设法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雨湖方案和智慧。

站稳人民立场是推行扁平化治理改革的基本遵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推行扁平化治理改革,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必须持续深入开展好“三级干部进区块”活动,常态化执行好“民情恳谈会”“青年议事厅”“红板凳”议事会等联系群众机制,切实让人民群众成为扁平化治理改革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

敢于创新求变是推行扁平化治理改革的根本动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下的雨湖,正经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考验。推行扁平化治理改革,既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无固定的模式可供借鉴,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用改革思维破解瓶颈、用创新办法解决难题,以创新求变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发扬斗争精神是推行扁平化治理改革的硬核举措。“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当前基层治理改革同样处于“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攻坚阶段,推进扁平化治理改革,必须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斗争艺术,才能进一步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使扁平化治理改革真正释放改革效应。

(作者为湘潭市雨湖区委书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