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骆邦建:练好基本功 用好传家宝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骆邦建  时间:2023-07-05 11:28:01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练好基本功、用好传家宝,将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深学笃行根本遵循。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必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汁原味细品真理的“味道”,跟着总书记学调研。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著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之江新语》《习近平著作选读》等重要著作,是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学习材料,也是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重要呈现。深入学习总书记有关采访实录。2016年11月以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等八部采访实录陆续刊发,再现了总书记在地方执政时的工作经历和领导风范,彰显了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为学习总书记在不同时期深入调研的实践提供了生动教材。深入学习总书记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摘自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3年3月5日期间的报告、讲话、文章、指示、批示等140多篇重要文献,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为开展调研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新要求。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7个方面新要求,为我们做好调研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

深刻认识重要地位。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调查研究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破解各类矛盾问题、找到有效办法途径的重要意义。调查研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调研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调研的过程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通过调研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还要找到问题根源及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并结合政策、地域和实际,依靠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找到破解问题的好招、良招。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领导干部抓工作、做决策,不能凭经验“刻舟求剑”,也不能“依葫芦画瓢”,只能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在调研中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调查研究是提升本领的重要途径。调查研究能力是年轻干部必须提高的“七种能力”之一,年轻干部须在调研中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能力、辨别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聚焦突出矛盾问题。《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第二个专题就是“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回答了调查研究指向何处的问题。做到“四个紧扣”。总书记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调研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五个深入”。总书记在《谈谈调查研究》中指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做到“六个围绕”。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立足职能职责,围绕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突出重点、直击要害,结合实际确定调研内容。

科学掌握“五字诀”方法。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出“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构成了调查研究的五个维度,全面回答了怎样开展调研的问题。“深”,身心至、接地气、通下情。就是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到田间、厂矿、群众和各社会层面中去“蹲点调研”、“解剖麻雀”、解决问题。“实”,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就是作风要实,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细”,多层次、抓细节,窥全局。就是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准”,精准溯源、找到症结、把握本质。就是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效”,出实招、解难题、见实效。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将能否解决问题作为衡量调研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第五专题是“调查研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是不行的,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调研中容易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力戒论证式调研。先有判断和答案,开展调研只是为了论证判断的正确。力戒留痕式调研。调研刻意留痕,这种调研只能记录“身入”,却无法证明“心入”。力戒散漫式调研。调研前不做准备,没有计划统筹,一般性调研多,带着问题专题调研少,想到哪里就去哪里,想不到的就错过了。力戒拼凑式调研。网上搜罗文献,剪切复制、抄抄编编,根据汇总上来的资料东拼西凑调研报告。力戒官僚式调研。下基层调研,不是先摸情况,而是边听汇报、边作指示,不看问题。力戒走秀式调研。把调研变成“舞台剧”,打造“经典线路”,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座谈会上谈一谈。力戒走马观花式调研。调研就像掉到井里的葫芦,在水上浮着,不是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基本不与群众接触。力戒锦上添花式调研。只调研“好”的,不调研“差”的,只看高楼大厦、不看背阴胡同,调研发现了问题不处理、不反馈。力戒虎头蛇尾式调研。有“调研”无“落实”,开展调研只为写材料、作汇报,除了完成调研报告外,对事情的解决起不到任何作用。

(作者为湘西州政府研究室主任)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