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长沙市委:以省会精彩为全域添彩 ——长沙市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长沙市委  时间:2023-01-16 11:18:47

2022年以来,长沙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切实扛牢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双五”工程建设,奋力推动强省会战略在长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省会之力为全省助力,以省会精彩为全域添彩。2022年,全市GDP预计同比增长4.8%,位居全国万亿城市前列;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全国城市前列;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1.8亿元;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实际使用外资额、对外实际投资额均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一、坚决落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主体责任

加强统筹抓落实。成立长沙市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下设产业支撑、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11个专项工作小组,举全市之力推动强省会战略落实落地。建立“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小结、半年一讲评、一年一总结”的工作调度机制,逐项推进任务落实。

系统推进抓落实。召开全市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推进大会等会议,印发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行动方案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三力”支撑等17个市级配套政策措施,举行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活动,聚焦7大平台建设、12个专项行动、5项责任清单,全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强化保障抓落实。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大力开展“产业升级、项目攻坚”年和“强省会、勇担当”作风建设年活动,出台《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为实施强省会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若干意见》,开展“创新实干、担当有为”评比表彰,建立完善责任分工、督查落实和绩效考核体系,对实施强省会战略的重要指标、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开展精准督考。

二、加快打造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强劲引擎

坚持以先进制造巩固发展支撑。着力构筑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高峰,22条产业链和“1+2+N”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位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八。新引进德赛电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等百亿级工业项目,新增弗迪电池、惠科光电等7家百亿产值企业,长沙成为全球第2个拥有5家以上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城市。开通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5家企业入选“中国智能制造50强企业”,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达27个、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A股上市公司达84家、总市值超1万亿元,均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坚持以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力。着力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高峰,推动“四大实验室”挂牌建设和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落户,完成湘江科学城规划设计。大力实施“十个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攻克“卡脖子”技术22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0多项,碳化硅功率器件装备等打破国外垄断。落实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系列举措,出台人才新政“升级版”45条、“长沙工匠”16条,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全国第十、中部省会城市第一,获评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600家,创新能力连续三年位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8位。

坚持以改革开放增创发展优势。着力构筑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高峰,完成98项改革任务,落实国家、省级改革试点33项。有序推进望城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完成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活动,位居“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市场主体达156万户。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深入推进,对非贸易总额增长200%以上,外贸增速在“万亿俱乐部”城市位居第一,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开国际货运航线7条,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超1000列、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马拉维共和国在长设立领事馆,成功举办世界计算大会、互联网岳麓峰会等盛会。

三、着力筑牢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坚实基础

聚焦聚力强平台。顺利完成湖南湘江新区“三区合一”管理体制优化,全年GDP突破4千亿元、位居国家级新区第六,R&D经费投入、上市企业数均居国家级新区第二。大力支持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80项,新设立企业7000多家,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元,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加快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建设,引进华为等30家头部企业,获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优秀示范基地。深化“五好”园区建设,盘活低效用地近2000亩,园区亩均税收增长10%,宁乡高新区获批升级国家级高新区。

精细精致提品质。全市人口达1072万,跻身特大城市行列。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标准划定“三区三线”。深化“五区”建设,全面推进金阳新城、金洲新城等十个重大城市片区规划建设,完成项目投资超1000亿元。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常益长铁路开通运营,长赣铁路启动建设,长沙机场改扩建、高铁西站建设加速推进,地铁运营里程超过200公里。严格落实岳麓山风貌管控,提质升级“一江两岸”立面亮化、岸线优化,位列全国热门宜居城市榜首。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获批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排名中国城市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第二、中国消费活力城市第十,成功举办首届长沙旅游发展大会。

用心用情惠民生。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以上,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坚持就业优先,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分别实现“18、19连涨”。扩充基础教育优质学位7.45万个,“双减”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上4万元台阶、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4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3天,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深入开展居民自建房安全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信访积案化解三个“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持续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充分发挥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辐射作用

深化区域协作协同。长株潭都市圈获批中部首个国家级都市圈。设立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承办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暨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发展第四届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共同签署《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3年)》,三市法院、公安、交通、资规、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株洲、湘潭规划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湘江东岸先进制造走廊,实施130项重大合作事项,加快推进“30大”标志性工程,全力申报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主动与全省其他市州在产业协同、平台服务、研发转化等方面深化对接合作,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非省会核心功能,与怀化、岳阳、郴州、湘西州等地开展多次合作座谈。

加快设施互联互通。铺排长株潭交通一体化重点项目89个,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通车试运行,长株潭城际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宁韶高速、江杉高速建成通车,长株潭高速大环线外环高速、长株潭“飞地港口”虞公港项目等启动建设,暮坪湘江大桥等有序推进,长株潭半小时通行圈加速形成。稳步推进湘赣边重点合作事项,加快建设“三片区一乡镇”示范区。

推动服务共建共享。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完成“跨省通办”服务专区设置,内设长株潭都市圈通办专区,市本级193个事项实现跨域通办。依托“我的长沙”APP开设“长株潭服务专区”,可提供超2000项高频服务事项移动端办理。建立长株潭高层次人才互认机制,长株潭衡区域443家医疗机构同步进入DRG模拟运行。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