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靖州县政府:聚力财源建设“三提升” 夯实县域发展“新引擎”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靖州县政府  时间:2023-01-04 14:43:24

今年以来,靖州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经济促发展一揽子政策,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积极统筹经济发展与财源建设两个方面,在稳财源、增财源和活财源上下功夫,取得较好效果。1-11月份,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43.71%。其中地方税收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24.18%。

一、抓转型提速,向产业发展要效益

统筹产业发展,催生新兴市场主体,积极涵养长效财源。突出园区集聚培育特色财源。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政府搭建园区平台、园区培育龙头企业、企业链接基地农户”的思路,确立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和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定位,通过不断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集聚了一批支撑能力强、带动性好、税收贡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财源型产业。截至11月底,靖州县产业开发区入驻企业112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48家,用工人数增长19.1%,税收增长169.5%。突出生态优势振兴主体财源。打破思维定势,优化政策机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等工具,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支持。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大力发展林果、林游、林药、林竹新材料等生态富民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渠水江东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资金5080万元。成功创建全国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首创全省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交易系统,成功发放全国第一本“三权分置”生态产品经营权证,并取得银行授信发放“生态资源贷”等林业普惠性贷款3030万元,全年绿色贷款增长37%。突出融合发展壮大新兴财源。用工业化思维整合农业与工业资源,做到特色农业与精深加工融合、基地建设与旅游开发融合、城市规划与景区发展融合、产业园区与商贸物流融合,真正让一二三产业成为“一条链”“一盘棋”。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补天药业马园中药材万亩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亿元,税收6000万元。挖掘靖州国家森林公园、飞山景区以及杨梅节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等服务产业,旅游业产业链条持续拉长,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比率连年攀升,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同时,创新“五个链接”,探索“十个带动”,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消除薄弱村、壮大一般村、做强富裕村”,预计今年全县124个村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的达31个。

二、抓增量提质,向招商引资要效能

坚持将培育新增长极作为财源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大项目招引,精准高效推动优质项目落地见效。项目谋划乘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升干部预谋预判能力。不断用创新思路来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积极从国家战略布局中捕捉信息,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省政府“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和怀化国际陆港建设重大战略中找机遇、谋发展,成立项目谋划领导小组,围绕财源建设和县域发展,积极谋划储备项目。共谋划储备“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216个,总投资730余亿元。项目争取乘势。抓好项目招引“前半篇文章”,将高位招商和市场招商相结合,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实现产业发展与财税增收的良性循环。2019年以来,我们先后争取国家级发展平台10个,省级发展平台8个,获得项目资金15.7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5.1亿元。今年以来,到位省外境内资金26.87亿元,同比增长22.31%,新引进“链条”企业13家,上市企业2家,建成投产12家。项目推进乘时。抓好项目落地实施“后半篇文章”,通过联点领导一线调度、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责任单位积极作为、项目专员“全流程”跟踪,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对86个县重点项目、22个市重点项目、7个中央省预算内项目和5个专项债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达到序时进度,项目累计投资93.39亿元,实现重点项目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升。

三、抓机制提效,向管理服务要效率

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出政策、强服务,保障财源建设高质高效。环境优化减负。坚持把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当成当前财源建设提升的“突破点”,创新搭建“八大服务平台”,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切实为企业发展纾困增效。通过搭建融资担保平台,设立“产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和“应急转贷资金”,为10家企业提供风险补偿担保2000万元,为3家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1490万元;成功开发“茯苓贷”“杨梅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结合省农信担、怀化市财信担提供担保服务,为39家企业融资4.7亿元。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对财税贡献大的纳税户给予政策倾斜。全面落实国资国企改革任务,探索“1+2+N”模式,完成靖州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综合债务率为全市唯一绿色区域县。多措挖潜增收。坚持“日研判、周调度、月总结”机制,算清“缺口账”“目标账”“任务账”,把问题挖深挖透、把措施定准定细,逐项细化、量化,压实责任、明晰任务、精准发力解决问题。强化综合治税,健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通过开展税收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清查120户,清收入库税款0.31亿元。发挥资源优势,向省自然资源厅申请获批出让2宗采矿权,实现采矿权出让收入1.05亿元。盘活闲置资产,以租、售方式增加国有资产处置收入0.25亿元。抓实基金收入,拟出让土地4宗230亩,预计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5亿元;清理园区批而未供土地、盘活低效用地,实现出让收入0.66亿元;完成耕地开发项目8000余亩,实现指标交易收入0.5亿元。严格管理节支。严格预算执行,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做到非刚性支出零增长。建立预算项目库,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严格取消到期项目和无效项目,2022年较去年删减预算项目达260个。强化资金统筹,所有新增刚性事项,原则上在部门预算、上级专项、经营性收入、超收非税收入中统筹安排,不新增支出。加强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盘活力度,今年收回盘活结转结余资金1.2亿元。提升资金绩效,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全县145个预算单位全覆盖,有效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