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的培养教育关系到党和国家建设、关系到妇女解放事业发展、关系到男女平等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思想与部署,须进一步精准把握新时代妇女干部教育培训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回应新难题、新挑战,为党的妇女群众工作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全省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现状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妇联、省委党校等职能部门的有效推动下,全省妇女干部教育培训不断进行实践与创新探索,推动新时代妇女工作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依托党校办妇校,妇女干部培训有声有色有效,培训资源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得到整体改善,妇女干部参加培训的内在积极性显著增强。一是依托党校办校使培训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省级层面成立湖南省妇女干部学校,其行政上隶属于省委党校,在业务上接受省妇联的工作指导,是全省培训轮训妇女干部的基地、全国妇联挂牌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培养后备女性人才和研究人才的摇篮。2010年全省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到省委组织部的调训计划,2012年省妇联拨出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培训工作,使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实现常态化发展。二是用足政策支持使培训范围与人数持续扩大。培训对象涵盖女处级干部、省直机关妇委会主任、县妇联正副主席、乡镇妇联主席、女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民族党派女骨干、全省妇联系统干部及基层妇女干部等。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共培训处级干部600多人,省直机关妇委会主任、县妇联正副主席、县直机关妇委会主任4316人,乡镇妇联主席5075人,女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300多人,少数民族骨干400多人,基层妇联培训乡村两级妇女主任约7万多人。三是强调自主管理使培训的实效性极大提升。形成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健全制度作保证、以优质服务为纽带的学员综合管理机制,把培训效能落到实处。一方面,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贯穿于学员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认真抓好班风、学风、考风建设,振奋精神面貌,增强工作胜任能力与自信心。
难点问题。对照“内容精准化、方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手段现代化的干部素质培养体系”的建设目标,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培训的广度力度需进一步增强。近年来,从省级层面统计的培训对象来看,主要以县市区妇联主席(专兼挂)为主,辅之以优秀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妇委会主任等。调研发现,各市州妇联的妇女干部、其他系统的优秀妇女干部培训意愿强烈,但因不符合调训要求,很少有机会接受培训。值得重点提及的是,县市区女处级领导干部班,每两年才开班一次,每次50人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女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亟待加大调训力度。二是培训的对象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从近五年参训学员的总体数据分析来看,基层一线的妇女干部较省直、县市区干部的比重低,且年龄以中年为主,从事妇女工作时间较短的青年干部比重较小,说明“结构性”矛盾严重,培训资源需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有真正需求的人群倾斜。三是相关部门的协同保障需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干部培训进行前瞻性系统规划,加强资源倾斜支持,既十分必要又十分重要。以湖南省妇干校为例,妇干校既是省委党校的教研部门,也是妇女干部教育的培训基地,比党校的一般教研部门和其他省份妇干校承担了更多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这既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需要上级相关部门的协同保障和政策支持。
推动全省妇女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学习与研究,把培训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为新时代党的妇女培训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依托党校办好妇校,凸显妇女干部培训特色。首先,依托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妇校培训的特色与优势,把性别意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方面专题课程纳入到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培训班。其次,依托党校党性教育课程优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实践,把党的领导具体地、直接地落实到妇女干部培训工作中。再次,坚持党对妇女干部特别培训教育的同时,重视提高妇女干部接受正规干部教育的培训比例。建议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女干部的调训力度、增加女性干部的调训人数,把妇女干部的理论武装摆到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整合多方培训资源,强化妇女干部培训保障。首先,整合党委政府及妇联系统资源,为妇女干部培训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结合全国妇联推出的《“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时期深化妇联系统改革方案》及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及关于省妇联出台的妇女干部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及时更新、调整、完善妇女干部培训的规划安排。其次,搭建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女性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社会网络,让培训资源、培训机会更多向基层女干部倾斜。
创新培训方式与机制,提升妇女干部培训实效。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针对女性干部本身的特色与实际,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着力于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其次,在培训方式方面,更多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结合妇联工作实际、紧跟新时代妇女干部能力素养的新要求,更多地开发案例教学课程,增加互动教学课程,充分调动妇女干部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生动活泼的培训氛围。再次,在培训班次设置方面,适当增加调训班次的数量,女处干班的调训频次由两年一次增加到一年一次,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可以适当增加一到两个专题调训班次。进一步完善女性领导干部的培训制度,促进妇女干部培训事业稳定有序进行。
(执笔:田利、李礼、王郁芳、姜耀辉、潘萍 )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