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王建球:努力闯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王建球  时间:2023-04-19 10:43:0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怀化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支撑强、城乡融合优、改革动力足、绿色发展好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立足特色资源,着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坚持兴工强县。编制实施《怀化市“5+N”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本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药大健康、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5大产业、建设13条重点产业链,县市区按照“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要求,突出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桥隧装备、精细化工、装配式建筑等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格局。辰溪县大力扶持云箭集团、蓝伯化工等重点企业,发展金属制造、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四大制造产业集群;沅陵县大力建设“百亿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奇力新全球第二总部”,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上延下拓”,加快培育壮大湖南(沅陵)台湾工业园;溆浦县按照“1131”工作思路和“一园一品”机制,加快推进“雨溆工业园”建设,扶持湘维公司“老树发新芽”,顺利复产、重获新生。

推进文旅融合。充分依托绿色生态、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市县联动、统筹推进的“1+12”旅发大会举办模式,发挥杂交水稻发源地这一金字招牌的引领作用,树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中国·怀化”城市形象品牌,推出“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旅游宣传口号,以建设“安江杂交水稻国家文化公园——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旅游“金三角”为重点,加快建设洪江古商城、芷江抗战胜利受降旧址、通道万佛山、沅陵借母溪等精品旅游景区,打造怀化大峡谷——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芷江抗战胜利受降旧址、通道侗乡——会同粟裕故里等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通道侗锦、靖州雕花蜜饯、新晃牛肉、沅陵碣滩茶等土特产、工艺品,奋力把怀化打造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2022年,全市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怀化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共签约21个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160.3亿元,推动53个重点旅游项目开工建设。

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建设现代中药种植加工、种业及粮食加工、水果、现代畜牧业、油茶及其他油料加工5大农业产业链,建立链长负责制和工作专班推进制,重点做强做优中药材、种业、柑橘产业,2022年全市中药材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75亿元、同比增长32.5%,怀化成功获批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新晃、沅陵分别被授予“全国特色农产品黄精之乡”“中国黄柏之乡”;怀化种业创新中心纳入岳麓山实验室建设体系,种业综合产值达30亿元;开展柑橘品改12.8万亩,柑橘良种覆盖率达60%以上;麻阳县冰糖橙产量达69万吨、产值17.77亿元,同比增长8.5%。

二、立足陆港平台,着力提升开放发展水平

强化集货功能。举全市之力建设怀化国际陆港,与大湾区、长株潭、北部湾等地50余家大型专业市场和物流货代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厚德物流、中烟物流、五江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与市内33家企业达成年货运量约42万吨的业务合作,完成中老铁路怀化至万象“中外运定制”国际货运班列、中越铁路怀化至河内国际货运班列等多个首发,率先在中部地区双向开行中老、中越班列,全年累计开行班列151列、超年度目标任务51%,东盟班列开行数量居全国第六、中部地区第一;完成港区货运吞吐量445万吨,增长204%,超年度目标任务11%;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4亿,同比增长312.6%,带动怀化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5.6%。溆浦县顺利开发“化工班列”“雨溆班列”,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6亿元,同比增长300%以上;麻阳县率先与东盟湖南产业联盟签署了农产品出口合同、开通货运班列,外贸进出口总额超全年目标任务61个百分点。

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举办第一届RCEP开放合作(怀化)论坛,成为RCEP(湖南)经贸博览会、东盟(湖南)国际商品和服务交易会永久举办地。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湖南)有限公司,实现与通道沿线区域运营平台联营联运。积极参加对接“强省会”商贸物流企业洽谈会,与红星农产品贸易公司签订贸易合作协议;携手湖南中烟物流共同开拓东南亚烟草市场;联合湘通公司、湖南现代冷链物流集团、湖南省冷链协会组建冷链班列运营公司,专门开行东盟热带水果班列;与长沙高桥大市场共同打造东盟香辛料交易中心,区域商贸合作水平大幅提升。

发展临港经济。突出发展加工制造业,加快建设以木薯、香辛料、碎米等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开工建设天天米粉、德为中央厨房等一批加工制造项目,着力发展以鞋服箱包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以亚信科技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和正好医药为龙头的现代中药种植加工产业链;突出发展商贸服务业,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引进商贸企业,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企业82家,新注册外贸公司35家,新增货代、跨境电商进出口服务类企业32家,新建海外仓1个;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完善怀化铁路西货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9大枢纽功能布局,组建以陆港公司为牵头单位的物流枢纽企业联盟,启动公铁联运中心建设,开工建设飓速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顺丰快递二级分拨中心等物流产业项目,新增物流仓储面积5.23万平方米,形成“干支仓配”一体化协作格局,成功入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加快培育“一体两翼”产业体系。

三、立足生态优势,着力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全国地级市首发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编制发布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报告,全国首创森林生态资产评估模式、绿色金融不动产登记产权证制度,建立生态产品核算与信息平台,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2022年,怀化获批全国首笔生态资产融资贷款,市绿色信贷余额178.3亿元,较年初增长35.6%,“溆浦雪峰山文旅融合”“会同林权贷”“靖州茯苓产业发展”入选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建设全省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为目标,突出抓好风光水储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资源换产业”的方式引进三一集团、惠科、大唐华银联合体、中国电力等企业投资近200亿元,积极推进“风光水火储”“源网荷储智”一体化。统筹好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发展,开工建设沅陵、辰溪两个大型抽水蓄能和怀化高新区用户侧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谋划布局通道、靖州等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利用典范,让怀化“风光无限”。

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采取“央地合作”市场化运作模式,与中林(湖南)林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加快推进300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油茶、中药材和林下经济等配套产业。目前,洪江市、芷江县已获批项目资金6亿元,为林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立足城乡融合,着力推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以鹤中一体化带动县域发展。对标省委“强省会”战略,编制实施《鹤中一体化发展规划(2023-2027年)》,大力实施鹤中一体化十大建设项目,加快打造鹤中区域半小时通勤圈,全面启动仙人桥、杨村、阳塘片区整体开发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一体化,做大做强怀化中心城区。

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镇化。坚持“一县一策”分类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中心镇、特色产业镇等基础设施,推动城乡公共资源普惠共享,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市城镇化率达48.77%。近年来,全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812个、各类棚改5507套/户,完成84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41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新建市政道路30条,“气化湖南工程”花垣——怀化段大湘西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竣工。全省面积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与县城产业园区实现互联共建,1359户5206人搬迁融入幸福城镇生活。

创新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创新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先后制定实施防返贫“十条措施”“十二条措施”,全面深入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帮扶,先后4次组织开展农户收入核查,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4.9%、增幅居全省第一。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擂台”机制,坚持“一治”带“四治”,实施“十大行动”,开展微改造精提升、屋里屋外“八整洁”创建,实行一季度打一次擂台,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省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在怀化召开,市本级、洪江市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因地制宜推广村庄整体开发、土地流转服务、仓储冷库经营等8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657个薄弱村提前一年消薄“清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一窗口”受理、“一揽子”解决、“一张网”共治、“一站式”服务基层治理新模式,一体推进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全市命案发案数及伤亡人数、来市赴省进京上访数等逐年下降,基层治理创新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作者为怀化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