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机关党建>文明创建>文明风尚

立足群众所需所盼 建设长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时间:2023-10-08 11:13:13

阅读红色书籍、观看红色电影、参与非遗课程……在长沙,文明实践服务圈在各处“争相绽放”,不断刷新着星城长沙的为民底色。

自2019年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以来,长沙市形成了一批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目前全市共建成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7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93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全覆盖。

一个阵地 建设文明幸福“家”

5.jpg

小朋友进行手工创作。张旭摄

走进浏阳市集里街道龚家桥社区,一个名为580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居民之家里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580’的谐音就是‘我帮您’。我们希望搭好‘文化桥’‘融合桥’‘连心桥’‘平安桥’,为居民打造书香之家、文明之家、幸福之家、和谐之家。”集里街道党工委书记章学良介绍。

实践站于2019年建成,面积1500余平方米,拥有“之江新语”党建展厅、悦读坊、非遗手工馆、科普宣讲室、健身中心等场所。

书画创作室里居民正在专心练习书法,转角的“时光影吧”里不时传来红色电影《狙击手》的声音。在相隔不远的非遗手工馆内,还有五六十名孩子正专心致志地参与“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主题手工课。

“只有大家一起保护环境,我们生活的地球才会越来越好。”11岁的汤一诺笑着展示自己的DIY作品,只见手工围裙上摇曳着清新可人的花草,被花草簇拥的小口袋上写着端正的“勤俭节约”四个大字。

与龚家桥社区相隔不远的另一处文明实践阵地,则是关口街道长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6.jpg

长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张旭摄

长兴社区位于浏阳新城区的核心区,是行政中心所在地,也是城市发展的主战场。长期以来,人口流动大、治理难度大等问题突出,桎梏社区的良性发展。

如何针对社区治理实际,让老百姓提升幸福感?

实践站以深化“平安社区”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建立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打造“长治久安、五聚凝兴”城市社区治理的“常”兴模式。

针对小区邻里纠纷、家庭婚恋纠纷、民生治理问题等常见基层治理问题,实践站在小区常态化开展“小区夜话”“市民论坛”“矛盾调解”等活动。

“我们在居民中选出热心公益、具备较强公共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居民作为楼栋长和居民代表,成立‘你好邻居’议事会,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实践站站长刘英介绍道。

近年来,实践站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6件,逐户走访收集民意,梳理出业主关注的“四大点”。将问题吸附在当地,将矛盾化解在微小,实践站逐渐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邻里和谐‘气象站’和居民自治‘加油站’”。

一出好戏 传颂非遗风雅

7.jpg

周淳玥在表演《媒婆调》。受访单位供图

“正月里来是新春,我刘氏媒婆走出了门,左手拿把洋布伞,右手拿根早烟筒,东家走到西家转,我帮人家说婚姻……”

花鼓戏的婉转乐声从长沙县果园镇文化站一楼传出。不同于老练的戏腔,清脆的童声恰似一股舒畅清新的微风,略消了几分炎炎热气。

“在台上表演《媒婆调》的是10岁的周淳玥。在我们这儿,她仅仅学了两年就取得了第2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小梅花’称号。”谈起“田汉小戏骨”项目,长沙县果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副所长史润东语气里满是自豪。

长沙县果园镇素有“田汉故里,国歌摇篮”之称,是远近闻名的“戏曲窝子”,流传的湘剧、皮影戏、木偶戏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戏曲营养。

为了让非遗戏曲文化后继有人,实践所开设“田汉小戏骨”培训班,面向全镇免费招收农家孩子,由湘剧、花鼓戏志愿老师和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的老师和优秀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为小戏骨们开展戏曲唱腔、身段、剧目表演等多元教学服务。

自开班以来,果园镇已累计培养小戏骨600余名,并多次选派优秀湘剧节目参加省、市、县各级重要活动,屡获殊荣。

8.jpg

小戏骨培训课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10岁的“小梅花”周淳玥几乎每周都会抽空到实践所上课、练功:“一开始我是被漂亮的服装吸引了,现在我逐渐在各种各样的故事演绎中获得乐趣,我想继续学习、发扬本土剧种。”

除了培养戏曲新人,实践所充分发挥本土文艺人才的优势,成立40余人规模“文艺轻骑兵”,以节目巡演的形式进村入户做志愿宣传。

近年来,文艺轻骑兵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自编自演节目,利用现有“雷锋精神、厚德建设”的真实例子编写了脍炙人口的三句半、快板、小品。

文艺轻骑兵不断“开疆扩土”,目前已开展活动100余场,累计服务群众30000余人次。

一群“雷锋” 聚焦为民办实事

9.jpg

游丹为居民磨刀。张旭摄

盛夏午后,清水塘路两旁满眼青葱,一面面图文并茂的“学习雷锋”文化墙映入眼帘,文明新风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开福区清水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现了一番热闹气象——几位居民正拎着菜刀排队领号,等待丹哥为自己磨刀。

丹哥何人?丹哥本名游丹,是鼎诚义工团队创始人,也是实践站的资深志愿者。“志愿活动就是为民办实事,我只要有空都会来帮居民们磨刀的。”

游丹笑称自己是个“设备控”,别人一块磨刀石“走天下”,而他自掏腰包2000多元购置了这套包括实木工作台、电动砂轮机、塑胶垫板、定制号码牌、粗磨石、细磨石等工具的“精密武器”。

提起丹哥,实践站站长汤国清眼中满是感动:“丹哥已经免费磨刀八年了,最多的时候一天磨200多把刀。像他这样的雷锋志愿者,我们社区还有很多。”

为了传承湘区精神,延续红色基因,实践站组织志愿者成立了红袖章、红艺术、红课堂、红领巾、红绶带、红十字和红扳手7支红色志愿服务队,家政服务中心、暑假帮学团、消费维权团等15支志愿者“帮帮团”,深入服务群众。

10.jpg

便民服务区。张旭摄

每周四晚上,雷锋小影院准时开播红色电影;寒暑假期间,时常有求知的小脑袋在红色书屋的书架前晃动;每年3月5日,志愿者们开展义卖活动,辖区内医院开展义诊活动……在志愿者的默默奉献下,清水塘社区逐渐成长为一个洋溢着友爱与温暖的市级“学雷锋‘十佳’先进集体”。

同时,为了让更多青年参与到学雷锋活动当中,清水塘社区于2022年11月开放了长沙首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网红打卡点。

“只要参与者学雷锋志愿服务累积满4小时,就能在一顶卡通雷锋志愿者‘小红帽’下标注志愿服务时长,光荣留影打卡,留下签名照片作为纪念。”

在汤国清看来,志愿服务就是一场逐光之旅,“我们希望吸纳更多光源,让居民加入到学雷锋的行列当中,让红色成为清水塘社区的底色。”

如今,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长沙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聚焦群众身边教育、文化、医疗、养老、心理健康等各类日常生活“小需求”,从修电器、看孩子、理发,到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讲一堂心理养生课,文明实践始终立足群众所需所盼,以贴心的服务收获到了群众暖心的“大拇指”,成为群众家门口的“便民站”。 (来源:人民网 记者 吴茜薇、实习生张旭)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