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韶山视察时强调,“充分发挥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以利民、惠民、富民为目标,以着力发展红色旅游业为龙头,以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努力把毛主席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让韶山人民过得更加幸福、安康、富庶”。为韶山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进一步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明晰了路径。韶山市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省、市安排部署,紧扣文旅融合主导型定位,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以红带绿、融合创新,奋力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勇闯新路、走在前列,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的县域样本。
坚持红色传承,擦亮红色名片
建设红色培训高地。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发挥韶山干部学院、市委党校等主阵地作用,高标准建设韶山红色教育综合服务基地,统筹抓好红色教育精品课程研发、金牌师资建设、现场教学点提质和经典线路推广,守正创新讲好红色故事,全域打造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隆重简朴务实办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打造红色研学品牌。高质量承办好“我的韶山行”全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持续提升“电影党史课”“音乐思政课”“韶山下的思政课”品质,广泛开展“小小红色讲解员”等文明实践活动,打造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深入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育人新模式。舞活红色旅游龙头。大力实施“文旅兴城”三年行动和“凝聚合力·靶向治旅”全员行动,推动红色线路、红色演艺、红色味道、红色民宿、红色文创等提质升级,丰富乡村旅游、休闲康养、赛事节会等精游细游产品,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质量,放大红色文化溢出效应。
坚持绿色发展,筑牢共富基础
以绿色生态利民。笃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标打样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山水林田系统治理和核心景区综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旅游设施与纪念设施相得益彰。以绿色产业富民。全力以赴打好“发展六仗”,大力实施产业强市“百十亿”工程,因地制宜引导农文旅融合业态繁荣发展,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南地区肉制品深加工产业集聚区,构建与红色文化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的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村民股份合作新模式,大力推进返乡创业和就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村集体和居民稳定增收。以绿色服务惠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城乡统筹供水等公共服务设施。深入开展“走找想促”和“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融合互通,构建联动格局
深化城乡融合。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行动,系统抓好宜居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开发建设,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韶山品牌,加快建设主客共享、近悦远来、宜居宜业的文明城市与和美乡村。深化业态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为抓手,一体化做好全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总体规划修编,优化功能分区,用好地热、月壤等优势资源,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非遗游、体育游、文创游、工业游“打卡点”,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与各行各业实现融合共促。深化区域融合。加强同“湘赣红”联盟、伟人故里“红三角”的合作,用好雨韶“飞地园区”模式,主动融入长株潭产业配套,突出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务实开展“湘商回归”及“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活动,构建协调联动、产业互补、共建共享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坚持创新赋能,激发内生动力
抓好科技创新。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和“五好园区”为抓手,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用好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不断提高韶山高新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抓好改革创新。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在景区和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三项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考核评价改革等方面敢闯敢试,着力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用人、用地、用钱问题。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打响“红色韶山、绿色政务”品牌。抓好治理创新。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五治融合”模式和湘妹子能量家园和“荣誉值+”积分制等平台,用好驻村辅警、法律顾问等力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重大风险,妥善处理信访矛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韶山、法治韶山。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奋斗合力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理论武装,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系统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百人千场”宣讲工程、“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激发“两个作用”。深入实施基层党建“提质聚力”工程和“党组织书记领航”“红色铸魂·‘敢为’先锋”等强基固本行动,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激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助产业发展上求实效、作示范。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巩固拓展“镜鉴”以案促改促建促治成果,扎实开展“两带头五整治”专项行动,打造“清廉韶山、红廉地标”,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生动实践。
(作者为韶山市委书记)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