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长沙市委政研室:市场化方式打造企业主导型产业链 ——关于楚天科技产业链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长沙市委政研室  时间:2023-12-26 16:06:24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天科技)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宁乡经开区,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化学药、原料药、中成药、基因药等五大领域技术装备研发及制备,是国内医药装备行业领军企业、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楚天科技充分发挥自身在医药装备行业内的领先优势和龙头作用,采取市场化方式,首创由“链主”企业主导的全新产业链模式,有力推动了长沙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2年,楚天科技总资产110亿元,带动全产业链实现产值70亿元、实缴税金3.1亿元。

坚持聚焦主业,走扩能升级之路。自成立以来,楚天科技始终聚焦制药装备行业,23年期间7次扩增,成功进入“中国智能制造50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规模不断壮大。凭借在行业多年的深耕细作,楚天科技靠20万元起家,当前已完成四期工程建设,占地300余亩,累计投入超100亿元。旗下拥有13家子公司,全球员工总数9000余人。预计2030年将实现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链产值超1000亿元。能级不断进阶。深耕行业23年,从传统水剂制药制备起家,到收购楚天华通补齐水剂制药装备上游产业链,再到并购世界一流固体制剂企业德国ROMACO集团,进军生物制药上游设备及耗材,楚天科技建圈强链,产品线不断丰富,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特别是通过收购ROMACO集团,将业务拓展至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为公司走向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楚天科技国外收入13.3亿元,占公司当年总营收的43.5%(2021年度占比38%)。质效不断跃升。近三年,楚天科技以超常规“大手笔”,实施楚天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工程,斥资数亿元采购先进高端机床、打造自制柔性联接系统,推动工业产值快速提升,产值能耗与料耗大幅下降;中后段产品技术和工艺持续精进,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截至2023年底,楚天科技共提出5212项中国专利申请,授权专利4203项,牵头制订了本系统国家行业产品技术标准20多项,同国内超九成的医药百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坚持创新引领,走自立自强之路。医药装备行业技术壁垒高,学科交叉型人才需求大,是典型的科技密集型行业。楚天科技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技术与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5.4亿元,同比增长15.78%,新增发明专利180项,总营收近65亿元,同比增长23%。加强人才引育。重视人才是楚天科技骨子里的基因。在成立之初,楚天科技就有着贷款120万元只为说服一位技术人才加入团队的“惊人之举”。近年来,公司通过人才引进“五湖四海”计划、“百万高薪引进专家”等系列举措,着力集聚海外人才、凝聚关键人才、汇聚技能人才。通过校企联培、股权激励、薪酬福利等方式营造良好生态,让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2022年,公司总部拥有研发人员2000余人,占全体员工人数的25%。加强平台建设。公司旗下拥有长沙技术研究院、欧洲技术研究院、四川医药设计研究院和苏州技术研究院等四大研发平台,其中长沙技术研究院已成为全球医药装备行业三大研发机构之一。通过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结缘攀亲”,深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创新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建设,驱动业务拓展与技术研发同步升级,不断为公司各板块和产业链各环节注入创新“活水”。加强技术攻关。公司每年保持销售收入10%左右的研发投入,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比如,疫情期间领衔攻关并突破了生物填料CM技术、一次性生物反应器SUT技术两项高分子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楚天思优特研发的一次性系统及耗材,打破国外进口垄断。楚天思为康开发了中国首台套智能化细胞制备装备,突破了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坚持内生外延,走延链强链之路。楚天科技在全市首创由“链主”企业主导、市场化推动的楚天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产业链。通过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并举,一大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因“链”集聚、以“链”布局、靠“链”发力,“以存量扩增量”取得明显成效。围绕产业链建项目。聚焦生物医药领域高精尖技术,列出产业链项目建设清单,围绕制药装备领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和生物医药耗材、CDMO平台、抗体、mRNA疫苗等生命科学领域,引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功引进楚天微球、楚天思优特、楚天源创、楚天思为康等项目并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24.1亿元,并计划在未来10年内分三期实施66个项目,总投资164.8亿元。聚焦产品链拓项目。实施“一纵一横一平台”战略(纵向打通制药装备全产品链,横向覆盖四大药物板块,为全球医药客户提供4.0智慧医药工厂),按照产品链关键环节缺什么就补什么,哪个点位价值高就招什么的原则,靶向招商、精准扩能。今年以来,先后引进楚天生物膜包过滤技术项目、楚天CAR-T医疗技术项目等10余个高技术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税收6亿元,解决就业3000余人。紧盯供应链引项目。为建立高效、稳定的配套供应链,楚天科技将单纯的采购模式调整为资本合作模式,依托订单牵引,采取市场运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共赢等方式,吸引相关配套企业来宁乡经开区投资发展,成功孵化一批优质企业项目。比如,楚天科技与东莞彼联机械公司有长期订单合作,双方合资成立彼联楚天公司,其超精密零部件等产品不仅应用在医药装备行业,还拓展到航空航天等领域。

坚持科学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员工数量日益增长,楚天科技坚持苦练内功、科学管理,确保企业稳健运行、长久兴旺。突出以文化立根。在成长过程中,楚天科技一直注重企业文化的积累和引导,形成了“三尊”(做受尊敬的人、造受尊敬的产品、办受尊敬的企业)的核心文化、“要么唯一、要么第一”的经营理念,“因为执着,所以卓越”的企业精神,“让世界制药工业插上智慧的翅膀”的使命愿景,并让企业员工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在点滴行为中践行,成为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突出以制度管人。楚天科技从内部管理入手,打破“家族式”管理体制,建立起一套涵盖生产、销售、研发、人事、财务等的内控制度,实施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运营效率。比如,出台停车管理办法,对黑、白、红等各色车辆和大、中、小等各级车型停放实施精细管理。突出以品质取胜。楚天科技一直推崇把一件事做深做透的工匠精神,始终把产品质量视为“生命线”,将质量管理融入原材料检验、工艺优化、流程管控、科技赋能等业务过程,摆脱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传统质量检查思维,坚持质量源于技术、质量源于管理,持续提升医药生产装备品质。

楚天科技作为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靠着多年的坚守和奋斗,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协同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长沙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启示一:打造企业主导型产业链,高境界才有大格局。初心决定落点,格局决定结局。楚天科技自一间废弃牛棚里创业开始,就胸怀产业报国的坚定信念,锚定成为全球医药装备行业著名品牌的战略目标,在实干兴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取得突破。历经23年的行业深耕与沉淀,在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楚天科技始终不忘初心,不断推进自身研发平台和能力建设,改变了制药装备行业在中国落后的局面。实践证明,没有格局的企业是做不大的。只有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保持前瞻性思考、始终有着长远科学规划,企业才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做大、做强、做优。

启示二:打造企业主导型产业链,有定力才会见功力。耐得住寂寞,方能守住繁华。楚天科技产业链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每一项成就,都是心无旁骛、笃定前行的结果。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保持战略定力,时刻做好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不赚快钱、不吃快餐,将全部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制药设备领域中,以多极增长平滑周期波动,持续巩固稳中有进、进中有优的良好态势。实践证明,“因为执着,所以卓越”。企业只有坚持深耕主业,才能做成大事、啃下“硬骨头”,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长跑中体现不凡功力,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体量和质量效益。

启示三:打造企业主导型产业链,抢机遇才是抓发展。错失一个机遇,就可能丢掉一个时代。抢抓时代机遇,对楚天科技来说,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当海外人才归国来华这个历史“窗口”到来时,楚天科技让人才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收购ROMACO集团,楚天科技加速全流程产业链布局,打开高端进口替代市场,不断提升了国际市场份额。实践证明,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当下,从国家政策到企业战略,智能化、数字化是未来趋势,也是企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唯有时刻坚定信心决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才能让赛道变赛场,让企业前景更加可期。

启示四:打造企业主导型产业链,重创新才能赢未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制胜法宝。自成立以来,楚天科技坚持干好两件事:产品技术创新、制造技术创新。正是凭着这个硬实力,楚天科技产业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仿制到自主创新。走出了国产制药装备的发展突破之路,成就了一份“不可替代性”。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楚天科技承担了全国85%以上的疫苗生产核心装备产能。实践证明,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技术为本,矢志创新。尤其是进入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期,只有始终保持创新的韧劲和拼劲,企业才能攻破技术的“壁垒”,占领市场的“制高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