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牌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长江禁渔”部署要求,以“四力四好”工作法,深入推进禁捕退捕,境内流域水生态环境稳步修复向好,形成碧波荡漾、白鹭翩飞、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生动图景。
一、强化统筹聚力,守好禁捕退捕“责任田”
强化高位推动。成立由书记、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及相关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保各项工作高位推动、高效落实。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统筹组织协调全县渔民退捕转产、禁捕执法管理和生态修复等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将禁捕退捕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和河长制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县主导、镇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建立事项清单,逐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到任务上肩、责任到人。加强督查指导,禁捕退捕办公室不定期组织巡回督查指导,及时发现、反馈、督办各责任水域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规范有序推进。强化氛围营造。制定发布《关于湘江潇水河双牌段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的通告》《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的通告》等相关文件,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村村响”广播等平台,多渠道、无死角宣传国家“十年禁渔”重大决策,普及关于禁用渔具、禁渔区域、禁渔时间等相关规定。加强“现身说法”教育,设立以案说法专栏,积极组织到村巡回审理非法捕捞案件,以反面典型为警示,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形成“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氛围。
二、紧盯重点发力,打好监管执法“攻坚战”
紧盯“一张网”,全覆盖网格监管。出台《双牌县重点水域禁捕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农业农村与水利部门共同绘制潇水河双牌段禁捕水域网格图,将人员信息、责任水域绘进图,把任务明确到涉渔的3镇4乡28村84人,实现一图绘到底。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60万元,建设“智慧渔政”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在全县78公里禁捕监管水域设置12个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实现全县禁捕水域视频监控全覆盖。紧盯“一队伍”,全方位常态巡护。推行1名渔政员配备4名护渔员的“专管+群管”模式,从退捕渔民中选聘20人担任护渔员,组建“乡村二级网格长+渔政执法员+护渔员”的巡护队伍,以禁捕水域行政村为单元分配护渔员巡护责任区,制定考核办法,年终依考核结果计发护渔补助,切实保障禁捕退捕水域精准监控、精准定位、精准出动。紧盯“一条链”,全过程闭环执法。建立常态化巡查执法机制,坚持联打联控、下沉执法,整合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海事等部门执法力量,联合开展护渔巡逻行动,形成“水上打、岸上管、市场查”的执法闭环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切断非法捕捞、运输和销售的产业利益链。针对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昼伏夜出”的活动特点,转变现有工作模式,采取“猫鼠同步”作息时间与违法人员斗智斗勇。以“打非断链”为抓手,严格规范和整治涉鱼市场准入、销售交易、广告宣传等经营行为,畅通“12315”投诉渠道,建立了从水面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有力整治了河鱼河鲜非法捕捞和交易行为。自长江禁捕以来,全县立案查处非法捕捞案件84宗,其中移送公安机关29宗,行刑移送犯罪嫌疑人30名,查获非法捕捞作业自用船和简易筏22艘。紧盯“一只杆”,全流域规范限钓。出台《双牌县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依法划定禁钓区。严格落实《湖南省禁捕水域垂钓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垂钓专项行动,全面清理违规垂钓行为,做到禁钓区全面禁止垂钓。全县共设立永久性禁钓宣传标识牌60块,发放禁钓宣传资料10000余份,劝离劝阻违规垂钓行为1280余起,立案查处31起,收缴垂钓钓杆500余根,拆除浮动设备式钓台33个。
三、聚焦帮扶用力,画好转产安置“同心圆”
聚焦退得出,让退捕渔民安心“上岸”。强化退捕渔民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家庭慰问、子女就业等各项政策措施,安排专项经费500万元,其中渔具补偿330万元、渔民生活补助资金158万元全部打卡到户,全县170名渔民实现全部“洗脚”上岸。强化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样本退捕渔民家庭、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和需要帮扶措施,为科学评估禁捕退捕政策措施落实和实施效果评估提供第一手资料。聚焦稳得住,让网箱养殖放心“退养”。针对退养后的养殖户,及时组织开展消费帮扶专项行动,鼓励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将被清退的网箱养殖鱼纳入工会会员福利支出,全县41个单位共计购鱼3万余斤,帮助养殖户减损。目前,全县禁捕水域内网箱养殖全部退出,共清退禁捕水域网箱养殖户69户,拆除网箱892口,总面积6.4万余平方米;拆除水上浮式养殖平台21处,总面积3695平方米,共补偿资金360万元。聚焦能致富,让退捕渔民舒心“转产”。全面落实“311”服务,强化创业扶持,通过创业培训后创业担保贷款成功创业一批,为正常运营一年以上创业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户。针对以河鱼为产业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村镇“剁椒鱼”产业,转变发展思路,通过以个人与村集体合股方式成立双牌县天堂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创立“有庳剁椒鱼”品牌,年产值4500万元左右,将带动池塘养鱼、辣椒、油茶、物流等多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元以上。
四、坚持管护接力,续好生态修复“鱼水情”
坚持人工增殖放流。作为省级人工增殖放流点,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专项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特别是在光倒刺鲃、拟尖头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2021年首次人工放流光倒刺鲃鱼种10万尾,2022年放流“四大家鱼”鱼苗鱼种300万尾,2023年放流“四大家鱼”鱼种300万尾。坚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按照“谁损害谁赔偿,有损害必修复”原则,组织实施了2019、2020、2021、2022和2023年度渔业违法生态补偿人工放流活动,共放流鱼苗120万余尾。坚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系统治理,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强化监管执法和全民行动,常态化组织义工团体与青年团队“河小青”等志愿者队伍到潇水河沿岸开展净滩护水行动。经过持续生态修复,禁捕退捕成效显著,潇水泷泊段(月湖)获评2022年度湖南省美丽河湖称号。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