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王静思:凝聚三个认识 理顺三组关系 解决三个问题——株洲市渌口区推动园区向泛投资机构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王静思  时间:2024-03-12 11:04:30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株洲市渌口区坚持市场化导向,以提高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大力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了园区向泛投资机构转型的有效路径。

一、凝聚“三个认识”,充分认识泛投资机构转型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之下,以补贴、低成本吸引企业项目投资的传统思路已触及“天花板”。地方园区要在各地招商日益内卷的形势下突出重围,必须转变观念,强化市场化发展理念,淡化行政化色彩,推动园区由行政机构向“泛投资”机构转型,实现由“管理者、服务者”向“投资者+投资管理+投资服务”转变。

认识到项目招引就是开展天使投资。招商引资的逻辑实质是用行政资源吸引企业投资,换取可持续的税收贡献,再反哺社会保障和供给。这要求园区以天使投资人的眼光遴选项目,变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招商为“精准滴灌式”招商。聚焦“高大强新”,将品牌好、投资大、后劲足、技术新的项目作为首选,同时重视企业“裂变”,将入园企业的新投资视同新的招引项目,鼓励企业“生二胎”“生三胎”“生多胞胎”。认识到项目管理就是探索投资合作。项目落地的过程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要素供给保障的过程。洽谈项目是以投资者的姿态寻找合作的过程,无论是产业政策支持、股权投资、战略合作伙伴、特殊金融服务,还是其它要素的配置,园区须逐步改变单靠一套招商政策包打天下的简单方法,持续提升投资合作的能力,“一企一计”“一企一策”寻合作。认识到项目服务就是增加投资收益。服务项目的目的是为了项目能产生更大收益,坚持以投资收益者的心态服务项目,树立“企业是二产业,政府是三产业,干的就是服务业”的意识,将服务项目的能力作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将企业外部政务环境、生活配套等交由园区落实,通过赋“码”保护机制、一企一联络员服务机制等,让投资者心无旁骛、聚焦主业、干事创业。

二、理顺“三组关系”,夯实泛投资机构转型的现实基础

突出解决好机制不够顺畅、资金调配困难和理念难以统一等问题,理顺乡镇、财政和平台公司与园区的关系,构建有战斗力、有生产力的经济组织。

理顺园区与乡镇的关系,夯实组织领导基础。当前,大部分园区在城郊乡镇(街道),两者从法理意义上属于平行且独立承担权利义务的主体,但现实中诸多事务需要园区和乡镇(街道)配合,甚至在组织机构上需要园区高位统筹调配。在渌口区,园区党工委第一书记由区委书记兼任,并确立了园区党工委高于乡镇党委的地位,将所在镇党委书记吸纳成为园区党工委班子成员。这不但提升了园区对所在乡镇的调度协调能力,同时可以让社会事务从园区剥离,全面交由所在乡镇(街道),让园区回归到主责主业,专心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服务等工作。理顺园区与财政的关系,夯实财权互补基础。由于大多数园区去行政化不彻底,市场作用发挥不明显,导致园区一直依靠财政“输血”才能维持基本运转。渌口区委区政府优化相关财税政策,明确财政年初预算安排要与园区完成税收贡献值相匹配,按照多予少取原则,结合考核目标,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多返的财政政策,用新增地方税收五五分成的方式,从财力上最大限度向园区倾斜。这样既分解了财税收入任务,又压实了园区协税护税的主体责任,还调动了园区亩均税收导向的主动性。理顺园区与平台公司的关系,夯实事权共治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化债的任务艰巨,平台公司还款付息压力巨大,大部分融资资金只能应付还本付息,发展与化债两者之间很难均衡,矛盾突出。为此,渌口区创新性地进行人事调整,由园区党工委书记兼任平台公司第一书记,协助常务副区长管理平台公司。“明牌”之下,风险共担,通过第一书记深度介入平台公司日常运行,完全掌握财政、平台公司的基本盘,主动参与融资化债工作,更合理地铺排园区开发计划,更好实现园区与平台公司事权共治、同频共振、价值趋同、风险共担,统筹化债与发展。

三、解决“三个问题”,探索泛投资机构转型的有效路径

基于理顺园区与乡镇、财政和平台公司之间的关系后,突出解决好谁来投资、钱从哪里来、投后利益如何分配等问题,扫清实现路径上的障碍,才能真正搭建泛投资机构的雏形。

明确主体,解决好谁来投的问题。囿于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园区属于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可能向营利性转变。同时鉴于目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趋于饱和,为防范隐性债务的需要,平台公司作为投资建设主体的适用范围大幅缩小,为同步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园区泛投资机构转变,利用现有平台公司转型为园区产投公司,是解决投资载体的最佳选择方案。园区聚焦产业链,通过将当地产业资源注入平台公司,并配备相应政策,推动平台公司承担产业引导、孵化、服务等功能,进而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持,既能给平台公司带来现金流,为后续的融资提供资产,又能打通与产业资源的连接通路,进一步改善经营效益。找准抓手,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目前各地主要采取财政资金无偿奖补的方式,留住投资主体在本地投资。可探索从各类财政奖补资金中“无中生有”,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部分奖补政策作为园区招商谈判的筹码,以换作股权投资,在企业主体自愿的基础上,变作少量股权,甚至可以视情况同股不同权,把纯粹的财政补贴投入转化为公司投资行为。同时继续加大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适时成立产业发展基金,解决园区普遍缺少投资资金的问题。利益共享,解决收益如何分的问题。探索建立健全园区税收分成机制,合理确定园区与所在乡镇财权、事权对等的税收和土地收益分成比例,进一步调动乡镇处理园区事宜的积极性,促进平台公司实现投资资金快速回笼或变现,真正让财政增收有分成,平台公司有收益,园区有实打实的收入,产业项目铺排有保障,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良性资金互动循环,最大限度地解决收益分配的问题。

(作者为株洲市渌口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