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机关党建>机关文化

黄建林:涓涓洣泉润书香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黄建林  时间:2024-03-15 10:57:08

洣泉书院外景。(资料图片)

简介

洣泉书院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县张瑶在酃县(今炎陵县)县城西北创建黄龙书院,后改作育婴堂。乾隆十九年(1754)重建,取名“烈山书院”,至嘉庆二年(1797)更名“洣泉书院”。同治二年(1863)再度重修,规制和名称保留至今。1970年县政府拨款重修如旧,并在左侧新建4间展厅作为“毛泽东在酃县革命活动陈列馆”。

黄建林

在炎陵县城西北部,与红军标语博物馆并排矗立着一幢三重山墙高耸的古建筑。它宽阔的门廊廊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莫叹山城书院小;缘仪楚地圣贤多”。这就是洣泉书院。

进书院门廊,迎面是天井,左右两棵桂花树的枝叶已经高高伸出屋檐了。阳光从叶隙间筛落下来,随风闪烁。眼前平台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厅堂,门框上悬挂的对联写道:“宋黄龙,明烈山,清洣泉,芳名雅颂,乾转坤旋,万代宗师绳祖武;圣科第,贤政要,仁勋业,俊彩星驰,龙飞凤舞,千秋悫士裕后昆。”基本上说明了书院的历史和办学宗旨。

酃县的书院发端于宋嘉定年间,距今已有八百余年,是为台山书院。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知县张瑶在县城西北创建黄龙书院,并将县府所收纳的官田上的租金、赋税,用作书院师生的灯油费和报酬。张瑶离任后,黄龙书院被改作育婴堂,还被用作防汛署,书院名存实亡。

乾隆十九年(1754)周仕魁任县令,拜孔庙后讲学,问及书院情况,便捐出俸禄倡导重建书院。鸠工庀材,经十八个月建成,取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并捐田六十五亩四分给书院,还将文昌祠的会田五十亩、孔庙的“圣诞会”田三十亩全部拨给书院,作师生束脩膏火、月课奖赏和修缮之用。根据洣水发源县南根索岭(今耕熟岭),“自东南流入西北,潆洄澄澈,环带一邑”,更书院名为“洣泉书院”。寄寓“学者诚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不可至,吾于诸生有厚望焉。”

道光五年(1825),知县沈道宽因洣泉书院“湫隘卑陋,不足以容学徒”,在北城外校场上改扩建一书院,取名“酃湖书院”。同治二年(1863),因酃湖书院损坏,士子学业荒废,邑绅万典璋捐钱四十余万,拆酃湖书院旧材,在洣泉书院旧地拓展地皮,历时两年多,重建洣泉书院。书院规制迄今保留。

走进书院讲学大堂“魁星阁”,门额上悬挂着“魁星点斗”的匾额,这是清道光年间翰林孔继勋在此讲学时题写的。

没有了先生讲学的讲台,也没有了学子静坐听讲的席位,我们几乎很难想象当年书院教学的情境。但是,只要你凝神静听,门外桂叶触碰声之中,仿佛还可以隐约听见诵读之声。你缓缓迈出步子,跨过大堂的后门门槛,看见廊道两侧的两个小天井当中,兰叶出盆,荷花朝檐,阳光从飞檐斜瓦间倾泻,照耀着一团两团的明媚,你会想到老先生一手端着一把紫砂壶,一手握着一卷经书,凝眸静坐在太师椅上,优哉游哉地一边倾听着弟子们的诵读声,一边等候着弟子们前来问学——那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洣泉书院大堂东西廊道间各有五间小偏房,环廊四周各各相对二十间考房。考房是真正的“斗室”,房门仅可容一个人进入,窗台下摆放一张三四尺长的小条桌。房门一关,考生要端坐在桌前完成一天或者两天、三天的乡试,饭菜和便桶都有专人相送。考桌后的空间,摆不下一张单人床,考生便在这么狭窄的天地之间思接今古、引经据典……清朝,酃县考取了进士3人、举人12人、贡生145人,其中不少便是从这里走出。

现在,书院宽阔的大堂当中摆放着四面长条桌,上面有两盏马灯——这是仿照1928年4月20日夜晚,毛泽东、何挺颖、张子清等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连营以上将官的军事战备会的形势而布置的。

这一天,毛泽东率领这支部队,奉湖南省委的命令到湘南支援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听闻发动湘南暴动之后,朱德已经率部往井冈山方向撤退了,毛泽东于是迅速率部返回井冈山。到达酃县县城的时候,他得到消息:尾追朱德部队的茶陵清乡团和挨户团两个团的兵力在罗定的率领下,正向酃县扑过来。他们要赶在朱德的前面,在酃县境内阻遏朱德部队上井冈山。

形势非常紧迫,毛泽东和张子清、何挺颖连夜召开连营以上军事干部会议研究对策。会议决定,就在酃县县城西门外的接龙桥峡谷设伏进行阻击,掩护朱德部队顺利上井冈山。第二天上午,部队在接龙桥西侧峡谷的两面山坡上设下埋伏,中午之际,罗定的清乡团前锋进入峡谷,战斗打响。工农革命军在张子清的指挥下,连续打退了他们十次进攻。傍晚的时候,张子清派出的特务连翻过峡谷北面的天河仙,绕到清乡团的背后发起攻击,张子清在正面同时发起冲锋,两面夹击,终于把罗定的两个团打出了酃县边界,部队才连夜撤出酃县县城,奔回井冈山茅坪。

后堂的西厢房曾经是毛泽东三次进入酃县县城(1928年3月、4月、6月)的住房,东厢房则是何挺颖(当时任师党代表,毛泽东任师长)的住房。1970年,酃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整修如旧,并在左侧新建陈列室4间,作为“毛泽东在酃县革命活动陈列馆”。

洣泉书院是历经沧桑和周折才保全至今的,公费私费捐献不断,修缮不绝。虽然今天的洣泉书院已经不具备教学功能了,但它的建筑形制、办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等,仍然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加上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给它烙下的红色印记,让它在历史深处熠熠生辉。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