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谭勇:以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谭勇  时间:2024-04-16 11:30:44

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新年伊始,省、市迅速召开招商引资大会,擂响了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战鼓。湘江新区坚决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在正月初五就举办了“湘里乡情话发展——湘商面对面”新春恳谈会,大力推进湘商回归,全力招大引强,截至2月底,已签约项目65个,总投资达249.4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开门红”。下一步,湘江新区将继续落实省、市部署要求,趁热打铁、乘胜追击、乘势而上,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为新区当好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一面旗帜注入更多“源头活水”,积蓄更强动力势能。

坚持“一盘棋”统筹,完善“三全”招商的格局

发挥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统招作用,引导激励各园区、片区、国企、街镇比学赶超、齐头并进,既“抢位招商”,也“错位招商”,汇聚全域、全员、全年大招商的强劲合力。打好“全域招商”大会战。深化园区改革,进一步向园区放权赋能,支持各园区投入50%的力量抓招商,指导园区推进制造业提升行动,抓实“两清单两增量”,提高产业集聚度、经济贡献度。聚焦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依托湘江科学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等重大平台,大力招引“三类500强”企业研发中心(总部)、高企研发中心等研发项目,争取全年新增科技研发机构337家。依托国际科技商务平台、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重点平台,提量提质外商投资,引进对非贸易标志性项目4个、外资标志性项目3个。升级升位楼宇招商,提升企业入驻率等楼宇“四率”,实现楼宇招商去化面积50万平米。增强“全员招商”大合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明确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1次,园区主要负责人、各产业链办主任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2次,并由各产业链链长和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首席招商员”,营造带头招商、靠前招商的浓厚氛围。同时,进一步加强驻外招商,组建驻北京、上海、深圳三个招商专班,发挥“前沿阵地”的攻坚作用,全力承接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产业转移。其中,面向北京主要招引央企功能性总部、区域总部及子公司,面向上海主要招引跨国公司、优质外商,面向广东主要推动湘商回归。确保“全年招商”大丰收。坚持一月一调度、一讲评,坚持月月有活动、有签约、有声势,确保招商只有旺季、没有淡季。全年计划新引进10亿元以上的项目20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引进“三类500强”关联企业20家,完成合同引资1600亿元。进一步鼓足“开局就是决战”的拼劲、“虎口夺食”的狠劲,掀起招商引资“春季攻势”。

整合“一张网”资源,拓展“三友”招商的空间

新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在湘商回归、校友回流等方面大有空间、大有可为。联络借助驻外机构、异地商协会、校友会支持,发挥新区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作用,深入挖掘湘商、校友资源,多方收集招商信息,拓展招商资源网、朋友圈。加强“乡友”招商。持续发力“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积极参与全球湘商大会等省、市招商活动,精心举办“岳麓峰会”“北上广深专场招商”等活动,全力吸引湘商回归、返乡创业,全年目标完成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30家以上。加强“校友”招商。积极争取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驻区高校和李泽湘教授等知名校友支持,发挥“湘江新区人才政策十条”等政策优势,纵深推进“百万校友回岳麓”等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招引广大校友回到岳麓山下创新创业。加强“商友”招商。省委书记沈晓明多次强调,招商引资要坚持“招女婿”和“养儿子”并重,不能“招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新区将进一步加强龙头招商、链主招商、存量招商,努力把“儿子”养大做强。构建政府、国企、龙头企业三方联动机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上下游招商,服务推动存量企业挖潜增效、扩能升级。特别是新出台供应链招商专项政策,以“真金白银”鼓励支持主机企业引进年供货2000万以上的外省供应商,提高本地配套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聘请企业家、业界精英为“招商大使”,助力“以商招商”。

优化“一条龙”服务,提升“三精”招商的质效

把招商与营商、招前与招后、管理与服务更好地融合起来,把政企各方利益更好地捆绑起来,为企业发展营造温暖如春的“小气候”、绿水青山的“好生态”,让企业项目在新区落得地、长得大、做得强、留得住。“精准舍得”提升招投质量。围绕新区“2+4+N”现代化产业体系和10条优势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需求,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靶向招商、“地图式招商”,以“提着篮子选菜”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密集对接“三类500强”、央企、行业领军企业、知名研发机构,拿出招大引强“制胜一招”,精准引进竞争力大、带动性强、引领性好的重大项目。用好用活200亿元产业基金和8支招商基金,完善“以投带引”模式,提升“投早投小”效益,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精耕细作”提升培育效果。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奖励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做优”“优上市”,让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顶”得更高,铺天盖地的小企业“铺”得更广。推进“产业质效倍增年”建设,着力实现6个“增量倍增”目标,包括新增百亿企业2家、上市企业4家、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16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50家、高新技术企业660家。纵深推进“智赋万企”,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7000家。办好企业家协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精益求精”提升服务水平。发扬“雷锋式专班”好做法,为招商项目提供全周期保障,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实现招商、落地、服务一条龙,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打造“多快好省”的成本“洼地”。深化“千人帮千企”,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实行政企直联、政策直通、服务直达,帮助企业推介产品、开拓市场、打响品牌,让企业既感受到锦上添花的温馨,更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

(作者为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