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程博:奋力推动湖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走出去”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程博  时间:2024-04-16 11:34:2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求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美好蓝图,对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医药产业“走出去”寄予厚望。全省中医药工作者应充分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和“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两个平台,以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走出去”,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

一、湖南中医药产业迎来了高质量“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家战略部署看,2021年国家编制实施了《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完善了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设计,擘画了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蓝图。目前,我国与14个共建国家签订了传统医药合作文件,8个共建国家在本国法律法规体系内对中医药发展予以支持,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投入建设,百余种中成药在共建国家以药品身份注册上市,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30多万名中医药从业者在中国以外地区开设了8万多家中医诊所,中医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焕发新彩。从湖南基础优势看,湖湘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人才队伍雄厚,中医临床医疗体系健全,道地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工业产业基础坚实,是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之一。同时,全省正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拥有“中非经贸博览会”和“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两大战略性平台,在津巴布韦、阿联酋、巴基斯坦成立了3个海外中医药中心,16个中药拳头产品在海外注册上市,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走出去”具备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全省中医药工作者须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抓住和用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抓重点、补短板、扬优势,推动湖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二、湖南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

尽管近年湖南在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但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要求相比,在推动高质量“走出去”上还有不少短板亟待补齐。湖湘中医文化创新转化力度不够。湖湘中医源远流长,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文献是我国中医史上最早的、最重要的医学经典古籍之一,是湖湘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具备打造成世界级医学名片的条件。但全省目前对马王堆汉墓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文物保护、收集、整理的初级阶段,对马王堆医学宝库的品牌塑造和宣传力度明显不够,对马王堆医学宝库进行充分挖掘阐释、开发利用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中医药产业规模与中医药强省差距较大。据有关数据表明,2022年,广东的白云山、云南的云南白药营业收入分别高达707.88亿元、364亿元,而湖南目前中药产业规模仅100亿元左右,尚没有一家中医药企业产值超过50亿元,这与湖南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富的中医药资源、蓬勃发展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中医药产业“走出去”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发展规划。在中医药产业“走出去”的大趋势下,由于湖南没有专门制定科学可行的系统性、整体性发展规划,导致无法高效整合全省中医药产业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产业合力,这些不利因素将严重制约湖南中医药产业全方位、多领域“走出去”。

三、多措并举推动湖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走出去”

中医药产业“走出去”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科技等方方面面。须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走出去”。推动湖湘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深入开展湖湘中医药文化探源工程,加强以马王堆医学文化为代表的湖湘医派研究,打造以“马王堆”为公共品牌的湖南中医药千亿产业集群,推动马王堆医学文化和湖湘中医药文化国际化,把湖湘中医打造成驰名中国、享誉世界的中医药文化名片。推动中医药人才队伍“走出去”。湖南中医药人才队伍雄厚,拥有国医大师4名、全国名中医3名、岐黄学者1名、长江学者1名、省名中医174名,省内中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强,中医药人才后备力量足,这些都是中医药产业“走出去”的坚实基础。应整合全省中药人才资源,强化湖南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高等院校等培养阵地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及中药种植基地“走出去”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去”。湖南中医药现代科技创新能力强,已有17个国家级和省级中医重点研究室、13个国家级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26个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中药超临界萃取等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中医药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科学进步奖。应充分发挥全省中医药平台作用,持续加强中医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在湘转化并更好造福世界人民。推动中医药道地药材“走出去”。湖南道地中药材资源丰富,地产中药材5670种,其中以“湘九味”为代表的全省道地与大宗中药材在全国形成很大的影响力。应全面摸清湖南道地中药材资源家底,组织专门力量编写湖湘本草典籍,完善全省特色中药材种植系列,培育出更多更优质的湖湘道地药材。推动中医药工业产业“走出去”。湖南中医药工业产业具有生产加工销售链成熟的显著优势,又叠加“中非经贸博览会”“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发展协同平台”等平台优势,这些都有利于在国外抢滩登陆。应在高桥、邵东等中药材市场基础上,打造中南片区一流的中药材线上线下交易中心,实现“科工贸”一体化;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以产品带动产业发展,扩大生产规模;针对全省中药生产企业零散、规模小、产业聚集力弱、品牌价值不高等问题,大力培育中医药龙头企业,形成全省中医药产业集群。推动中医医疗机构“走出去”研究。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增加学术交流与人才交流,发挥全省中医医院辐射和带动作用,规范临床中医药诊疗操作,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发挥“湘中医”医疗联盟单位的帮扶交流作用,提高中医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以及中医服务水平。

(作者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