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机关党建>机关文化

李敏:西南联大的“长沙岁月”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敏  时间:2024-11-22 15:20:21

长沙临时大学主校区——湖南圣经学校。(资料图片)

书中内页。

编者按

87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群高校的教师,带着学生,举家迁徙,从北方到西南,建立了一所只存在了不足9年的大学。这里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70多位两院院士,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它就是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

不过,关于“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时大学的历史,却鲜为人知,长期以来,对这段历史的系统研究都是空白。

近日,《弦歌不辍——长沙临时大学纪实》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长沙临时大学这段珍贵的史实,阐释了长沙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历史贡献,彰显了长沙这座抗日文化名城的历史地位。

李敏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雄壮有力、激扬悲壮的校歌,唱出了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也唱出了长沙临大的坚毅顽强。

(一)一张移动的课桌搬到了长沙

早在1935年,随着日本侵略的日益加剧,北京的局势日益危急。清华大学未雨绸缪,筹划将学校转移至湖南长沙,并用原拟修建文法学院大楼的经费购得岳麓山下左家垅临江的一片土地,着手在长沙建立研究所。这年冬,清华大学又秘密南运几列车图书、仪器等到湖北汉口暂时保存,以便随时运往长沙新校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南开大学最先遭到日机轰炸,校园已成焦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被日军占领,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如何保住高校命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联合众多教育界、文化界人士提议将一些高校迁往内地办学。

9月10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为使抗敌期中战区内优良师资不至无处效力,各校学生不至失学,并为非常时期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需要起见”,正式宣布在长沙和西安两地设立临时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所为基干,设立西北临时大学。

随即,平津高校师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大撤退。

(二)三校奏响“八音合奏”弦歌

1937年8月底,梅贻琦最早抵达长沙,着手成立清华办事处。随后,1600多名师生经过长途跋涉陆续到校注册。

根据联合办学的实际,长沙临时大学的校务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常务委员会共同主持。全校设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计17个学系,实行独具特色的“教授治校”教授会主席制度。

长沙临时大学的筹建,兼顾了当年战火下教学设置的临时性与实用性,充分利用了湖南当地的资源。由于之前清华大学所建立的校舍未完工,学校的校址最终租用位于长沙韭菜园的湖南圣经学校。圣经学校是当时全长沙最讲究的建筑,其主体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四层大厦,一楼作学校办公室,二、三、四层作教室,底层作防空避难所,大厦的两侧为三层建筑,供图书馆办公及做教职员宿舍。男女学生则分别住在附近的协操坪49标旧营房和涵德女校。理科、工科学生的实验安排在湘雅医学院和湖南大学进行,文学院则寄住离长沙100多公里的南岳。全体师生在特殊校园里严守纪律,在特别的校舍里教学相长,在艰苦环境中乐观人生。

长沙临时大学的硬件实在软,软件实在硬。当时长沙临时大学在册的学生1500多位,教职工255位,其中任教的专任讲师和教授就达146位。在南岳文学院,学生只有80多位,教授竟有20多位。为了让学生养成多元思想,不同教授可以同时开设同一课程“摆擂台”,同一教授可以同时开设多门课程“亮功夫”。遇上一些热门教授的课,学生们常常上演“抢座位”大战。

三校专业各具特色,北大的文史哲、清华的理科、南开的经济研究各为翘楚。然而,“异不妨同”,三校结通家之好,兼容并蓄,共同奏响“琴瑟和鸣”乐章。

组成长沙临时大学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不仅有优良的学术风尚,更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7年10月,长沙临时大学党支部成立,很快就吸收了一批积极分子入党。当时,长沙市总共只有地下党员50多人,其中长沙临时大学的党员就占了一半多。他们高擎抗日救亡的猎猎旌旗,积极参与组织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积极领导进步学生进行抗日宣传,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动员和组织大批知识青年奔赴延安,成为长沙抗战时期文教系统成立最早、战斗力最强的党支部。

(三)开启教育史上最伟大长征

1937年底,日益加剧的日机轰炸声,打破了长沙临时大学的安宁。长沙临时大学三位校长果断决定:“一定要将学生撤到敌机不能飞达的内地。”经多方遴选,云南昆明成为首选。

1938年2月19日,长沙临大师生举行誓师大会,兵分三路,从长沙辗转西迁昆明。

第一条为香港越南路线,从长沙乘火车,经广州、香港乘海轮到越南海防市,再坐火车到昆明。第二条为广西越南路线,由长沙坐包雇的长途汽车,经广西南宁、镇南关到达越南,改乘火车经河内、老街抵达云南蒙自。第三条为湘黔滇旅行团。这是最艰苦的迁移路线。330多人从长沙韭菜园出发,途经湖南常德、沅陵、新晃,贵州镇远、贵阳、镇宁,云南曲靖。一路上,师生们广泛宣传抗日,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民歌,勘探地理,践行着“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的宗旨。历时68天,跋涉3500余里,4月28日,湘黔滇旅行团最终到达昆明,完成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长征。

(四)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从1937年8月组建至1938年4月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的历史只有短暂的9个月,正式上课时间不足一个完整的学期。然而,特殊时期凸显特殊使命、特殊贡献、特殊地位。

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通家之好”,扬“异不妨同”“兼容并包”的教育之风,为西南联合大学“一联到底”铺就来源路径,为西南联合大学“刚毅坚卓”校训储能蓄势;长沙临时大学广大师生拳拳爱国之心、热切爱国之举,为长沙这座抗日文化名城增添了热度,为伟大的抗战精神注入了活力。

烽火中华弦歌在。长沙临时大学的历史意义非同小可,历史贡献不可小觑,必须把西南联大在长沙这段历史进行深入挖掘。

2022年9月,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始“西南联大与长沙”课题研究工作,目前,作为“西南联大与长沙”课题首项研究成果,《弦歌不辍——长沙临时大学纪实》付梓出版。该书立足于文献史料,辅之以人物轶事,着笔于教育传承,放眼于救亡图存,较集中总结了长沙临时大学这段珍贵史实,阐释了长沙这座抗日文化名城的历史地位,呈现了长沙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历史贡献。

从长沙临时大学到西南联合大学,循着历史的车辙,我们感悟到一批批爱国师生凭借“学者之风骨”,挺起“国家之脊梁”,彰显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的进行曲中,我们依旧能听到长沙临时大学铿锵的回音。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