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邵华 徐叮:传湖湘红色薪火 育民族复兴栋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邵华 徐叮  时间:2025-07-15 10:13:13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打造特色鲜明的大思政教育范式,将为培育强国复兴栋梁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文化浸润+实践淬炼”的育人大格局。深耕地域红色沃土,厚植信仰根基。不仅要系统梳理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多样化数据库,编写地域特色思政读本,夯实教学素材基础,也要深入研究和解读湖湘红色文化,通过学术会议等方式丰富理论探讨,为思政教育提供坚实理论支撑。用活校本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不仅要深入挖掘校史中的革命事件、校友事迹,并将这些珍贵的红色元素有机融入学校文化长廊、校史展览以及各类特色活动,来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也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来开发校本红色课程,制作红色文化主题微课和短视频,来提升校本红色元素的育人实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做活实践育人活动,强化价值塑造。不仅要利用红色纪念日开展演讲、创意比赛,鼓励学生多元表达,深刻理解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也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实地参观、调研和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内外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红色文化,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打造“多位协同+共建共治”的育人共同体。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要通过建立校内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部署育人工作,明确职责,通过出台专项政策,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支持。通过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育人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及学校的绩效考核体系,定期评估确保落实,打造“校内”育人共同体。整合社会资源,拓展育人场域。不仅要联合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景区共建红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基地举办的各类展览、讲座、读书活动来整合社会场地资源,也要邀请基地的志愿者、宣讲员来校开展专题活动,集体备课来整合人力资源,打造“社校”育人共同体。用好信息技术,拓展育人空间。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湖湘红色知识、故事、视频,通过生动的形式和便捷的传播,提升湖湘红色文化育人实效;另一方面,也需用好现代科技建设各类线上红色博物馆、虚拟仿真数字展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历史的厚重与魅力,打造“数智”育人共同体,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培育“德才兼备+守正创新”的育人先锋队。建强思政教师“主力军”,引领红色价值航向。通过定期开展思政教师培训,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使其深刻把握红色文化内涵,提升其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优化思政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以生动形式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好专业教师队伍,融入红色课程思政。要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设计红色主题教学模块,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通过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创新精神和责任感。拓展学生队伍“生力军”,践行红色使命担当。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来为同学们树立榜样,通过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带动更多同学投身红色文化传承事业,并以此来凝聚学生群体,形成红色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