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中医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蕴含“医德为先、心忧天下”“思变求新、敢为人先”“执中致和、道法自然”及“兼容并举、中西汇通”等精神特质,是湖湘中医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将湖湘中医文化与医学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独特的创新思路和创业资源,还能促进湖湘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培育既有文化自信又具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创新创业兴趣。当前,湖湘中医文化教学还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与创新创业的关联,教学方法传统、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性,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忽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首先应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引入湖湘中医文化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例如,通过讲述长沙医学院学生项目团队研发“四时药囊”产品的经验、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开发“挖掘芷江甜茶药食效用,打造湖湘茶文化品牌”项目的经验,让学生深入了解湖湘中医文化与创新创业结合的实践路径。其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虚拟现实、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湖湘中医文化的魅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观湖湘中医文化博物馆、中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开展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其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开展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对于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案例分析报告、创新方案设计等,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深挖文化资源,开辟优势特色项目。湖南拥有马王堆医学、橘井泉香、《伤寒杂病论》等中医文化名片,以及湘莲、百合等九大道地药材品牌。通过对经典医籍、特色诊疗技术、道地药材等资源的深入挖掘,结合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科技,有望开发出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其一,依托湖湘中医经典方剂和道地药材资源,既可以开展中药新药、保健品、天然化妆品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也可以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下,对传统方剂进行筛选和优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其二,湖湘地区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技术,如湘西苗医的草药疗法,可以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疾病;湖湘中医的针灸推拿技术别具一格,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对这些特色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和标准化研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改良,可开发出便捷、高效的诊疗设备或服务模式,有助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其三,挖掘湖湘中医文化中的历史故事、名医典故、传统技艺等元素,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如书籍、影视、动漫、工艺品等,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播湖湘中医文化。同时,打造中医药文化体验项目,如中医文化博物馆、中医药主题公园、中药种植观光园等,让人们在体验中感受湖湘中医文化的魅力。
擦亮创新名牌,锻造市场竞争力。在创新创业浪潮中,充分发挥湖湘中医文化品牌的优势,有助于为项目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竞争优势。依托湖南传媒产业优势,推出“湖湘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平台,集成道地药材溯源系统、名医名家数据库、特色诊疗服务预约等功能,强化湖湘中医文化在中外人群中的影响力。例如,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设立仲景纪念场所、打造仲景主题活动、创作仲景文化产品等方式,擦亮了“仲景日”义诊品牌。年轻化表达,激活“Z世代”消费市场。通过国潮夜市等创新形式,将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推广至青年群体当中。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以“流动夜市”为纽带,打造出“核桃小铺”“药食尚”等6大创业项目,充分证明中药文化IP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可释放极大市场潜力。借助中非经贸博览会设立中医药合作展区,组织大学生创业团队参与“一带一路”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例如在非洲国家开展“中医抗疫经验分享会”,将橘井泉香典故、精神传播到国际公共卫生合作领域。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