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城市风貌图。
长沙·开福科创谷科技创新交流中心效果图。(资料图片)
开福区“东风大舞台”,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本版图片均由开福区委宣传部提供
陈新姚雨含赵旭东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时间的指针划过半程,星城长沙处处激荡着奔腾活力与发展热潮。长沙之北,湘江之东,热潮涌动: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进度条”持续刷新;开福科创谷聚势成峰,气象日新月异;马栏山文创园动能澎湃,“文化+科技”强势崛起;长沙新港巨轮穿梭不息,中欧班列满载“湘品”驰骋全球……
半年来,开福区加压奋进,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
7月30日,开福区召开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推进会,吹响奋斗号角:全区上下必须牢牢把握“稳”的定力,激发“进”的动能,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干”字当头,“拼”字为要,将上半年争分夺秒积蓄的磅礴势能,转化为下半年全力冲刺的强劲动能,拼出开福高质量发展的“全年精彩”!
双轮齐驱内外循环的协同共振
经济的韧性,既体现在扬帆出海的闯劲,也蕴藏于烟火升腾的活力。开福区,正以“双循环”的协奏曲,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口岸向来是观察外贸的重要窗口。今年上半年,长沙新港滚装业务累计运输汽车超2.52万台,同比增长69%——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上汽大众的燃油车通过“水水中转”模式沿长江黄金水道驶向全球。
作为省内唯一集铁路港、水运港、公路港于一体的区县,开福区在国际物流通道上持续破题:推动中吉乌通道建设,创新“国内铁路班列+跨境公路运输”联运模式,让湖南货物出海成本降低约30%”;“推动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保障水铁联运专用铁路高效运行,上半年专用铁路货物到发量同比增长22%,实现铁水公无缝对接”。
通关效能的“减法”,换来了外贸活力的“加法”。今年2月,中欧班列(长沙)“先查验后装运”模式全面推广,单票货物通关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整体通关时间缩短75%以上;4月,出口检验检疫业务新增“修撤申请及查询”功能,企业申报效率提升50%;6月,依托长沙单一窗口搭建的“区港联动平台”,串联海关、港口等300余个功能模块,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带动全区新增外贸实绩企业37家,外向型经济底盘不断夯实。
如果说外贸是经济的“外延张力”,消费则是内生增长的“核心引擎”。
暮色中的四方坪夜市,小龙虾的辛香与奶茶的甜腻交织,升腾着开福消费的烟火气与增长力。今年以来,“乐购开福”新春促消、马栏山嗦粉节、“银龄乐购”等活动精准发力,叠加多轮消费券投放,直接撬动消费超4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需求42.5亿元,家电、3C数码消费占全市两成以上,1-6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6.8%。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供给创新”与“需求引导”的双向奔赴。
从“湘江一号”人形机器人全球首发到“使命召唤手游嘉年华”全球首展,高端消费场景持续落地;从“开福十大文旅消费新场景”评选到中国击剑C级认证赛引入,文化体育消费边界不断拓展;笑嘛剧场、“东风大舞台”等演艺新空间年演出近千场,吸引观众10余万人次——消费不再是简单的“买买买”,更成为引领产业升级、彰显城市气质的新载体。
内外循环的协同共振,让开福经济在“稳”的基础上,积蓄了“进”的澎湃动能。
逐新向高科创雨林的繁茂生长
科技创新的生命力,不在于单点突破,而在于“平台——人才——产业”共生共荣的雨林式生态。
作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承载区,开福区以科创谷为核心载体,正着力构建一片让创新基因自由生长的沃土。
走进长沙·开福科创谷科技创新交流中心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施工。目前,由开福城投集团建设的项目已完成主体十层施工,预计11月底封顶,一座科创新地标正拔地而起。
这是长沙·开福科创谷建设进程的生动写照。从建设起,一年来,科创谷聚焦创新平台培育、科创资源聚集、成果转化及生态载体提质,全力打造生态优、活力强、服务好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孵化器和科创服务生态圈。
校地协同正改写创新版图。一年来,开福区携手国防科技大学,纵深推进校地合作,实现双向奔赴:合力建设“1+2”国家实验室体系等高能级科创平台;联合共建科技创新交流中心、军工央企长沙联络站、德雅校友科创发展服务中心及地方学员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等高品质科创载体;与中国融通集团携手打造军队科技成果在湘转化专业服务平台,全面畅通国防科大校内成果转化渠道。
生态培育需要“阳光雨露”。开福区与省兴湘集团联合设立总额5亿元的科创谷青年创业投资基金,建立科创楼宇联盟机制,储备科创楼宇承载空间10万平方米。湖南鲲鹏、亚信科技等17家科创企业纷纷入驻,成功引进湘江实验室开福技术转移中心、中勘北斗创新应用研发中心等一批优质科创平台,落地兴湘·国科科创园、湖南省低空经济集团、致空无人机等160个科创项目。
科技创新,平台为王。高能平台竞相涌现,硬核支撑日益坚实。开福区全面推进“1+2”国家实验室体系和“省4+4科创工程”等高能级平台建设;马栏山基地加快推进华为长沙研究所、网易(长沙)数字产业中心等项目建设;天地往返高效运输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芙蓉实验室、大飞机地面动力学平台等重大科研设施蹄疾步稳……密集布局的高能级平台,赋予开福科创谷强劲的“硬核”竞争力,崛起为科技创新新高地。截至目前,兴湘·国科科创园已成功签约40家科创型企业。
辛勤耕耘结硕果,创新之花次第开。开福科创谷被纳入湖南省支持湘江科学城建设和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点区域。截至今年6月,全区新增研发机构17家,60家重点平台进入高速培育轨道;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67个,总投资超83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2个,彰显着强大的磁场引力。
在上海芯钛长沙分公司技术部,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童慧正专注于汽车芯片稳压器虚拟项目的研发。作为今年的“开福未来合伙人”,短短一个月,在带教工程师指导下,她已快速融入团队并获企业认可。
吸引童慧的,不仅是前沿的产业平台和导师资源,还有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实习期间,她最高可获3000元生活补贴和1000元交通补贴,还能享受最长14天的免费人才驿站入住。
人才是雨林的“种子”。开福区每年在全区产业链中评定青年人才1000名,并给予最高3.8万元奖补。目前,全区人才总量达21万,其中青年人才13万,占比65%。
当平台、资本、人才形成化学反应,科创雨林自然枝繁叶茂。
进之有方招商引力与项目势能“双向奔赴”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招商是激活发展动能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开福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以项目建设的“快节奏”跑出发展“加速度”。
“走出去”拓空间,“请进来”聚资源。开福区、园区主要负责人带队赴欧洲、香港、北上广深及宁波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精准对接产业前沿,高效促成美团小象、智谷天厨、尚实航空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持续深化区园融合,做强“金马组合”招商品牌,联合招引睿显科技、护星人科技(腾讯旗下企业)等重点项目,形成“区园联动、协同发力”的招商格局。
打好“乡情牌”,激活“湘商力”。聚焦湘商回归,开福区精心举办春暖湘商“校友回乡”新春恳谈会暨一季度“开门红”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清华校友开福行产业报告会、澳大利亚企业开福行等活动,以乡情为纽带搭建合作平台。主动赴境外对接英国湖南同乡会、英国中华总商会、全德华人社团联合会、香港长沙商会等协会机构,大力招引湘商企业来区投资。1-6月,全区经省级核定新注册湘商回归企业11家,乡贤力量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
创新“基金+招商”模式,撬动资本活水。开福区深度开展政府基金改革工作研究,初步拟定区级基金管理办法,召集基金管理人定期会商研判投引项目质量,实施基金招商库动态管理。目前,全区(未含马栏山)已形成总规模达79.96亿元的“母基金+子基金+区属国企其他基金”的开福特色基金架构格局。今年以来,共投引落地项目6个,其中基金投资项目1个、投资金额2500万元,资源招引项目5个,基金招商的引导效应和杠杆作用初步显现。
招商成果持续显现。截至6月底,全区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18个,计划总投资额121.54亿元,其中经省市认定的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5个,“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个,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是“进”的推动器,更是“稳”的压舱石。在开福区,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正全速推进: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项目完成建设;鼎通科技新能源连接器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4栋全部完成主体及二次结构施工,计划年底正式投产。
用好政策性资金,筑牢城市发展根基,持续强化产业承载力。开福区深入研究中央政策性资金支持领域和方向,做细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今年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专项债额度共27.18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长沙市开福北城区排水设施、浏阳河捞刀河流域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质等项目加快推进;山鹰潭等4个农安房项目预计年内均可达到分房条件。
在金霞经开区产业集聚区,长沙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中南陆港集装箱拼箱基地等一批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条件,为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持续赋能。
民生为大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开福区秉持“人民至上”理念,着力破解民生难题,让群众生活品质“高”起来。
“过去开药报销,得跑医院、找药店,没大半天搞不定。现在步行5分钟到社区中心,10分钟全办妥,太省心了!”在开福区沙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办完手续的75岁冠心病患者吴先生满脸轻松。
今年以来,开福区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一笔笔真金白银、一项项改革举措,化作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兜准兜牢就业底线。围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等主题,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打造“全周期、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截至6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066人。当前开福正在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教育惠民提质增速。开福区以集团化办学推动区域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为深化成果,拟于今年秋季再推3-4个新基础教育集团,引领片区教育同频共振,持续提升优质均衡水平与群众教育获得感。
——健康屏障持续筑牢。在长沙城区率先实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特病服务全覆盖,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家门口“诊疗+购药+报销”一站式服务。
——养老服务升级扩面。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个、老年助餐点2个、智慧餐厅2个、嵌入式养老机构1家、机构养老床位60张,建成适老化体验展馆,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完成立项。
——住房保障不断完善。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7套(已开工99套)、公租房10套(完成购买程序,正办理装修手续)。
——基层治理焕发活力。推行“开门议事·共创幸福”共商共治议事协商机制。开福区综治中心揭牌运行,整合政府部门、政法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实现“小空间大服务”。目前,已接待群众200余人次,化解纠纷152起,通过“一站式”服务实现矛盾调处“最多跑一地”。从“心悦开福”服务体系的完善到“东风大舞台”启动,“人文心法”浸润城市肌理,让信访矛盾化解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战鼓征催马蹄疾,砥砺奋进正当时。时至下半年,全区上下要以攻坚克难的锐气、开放聚能的底气、实干笃行的朝气,在“建设大城北实现新跨越”的征程上,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