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区。邓霞林摄
浏阳周末焰火秀。
浏阳经开区一角。
九典制药。邓霞林摄
浏阳大围山片区民宿聚集。彭红霞摄
浏阳经开区展新貌。(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浏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王文欧阳林
今年上半年,浏阳捷报频传。
蓝思科技在港交所上市,开中西部“A+H”双平台之先河;惠科、九典、华纳大等众多知名企业纷纷追加在浏投资,“二胎”“三胎”项目接连孕育落地;浏阳经开区总规模3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正式启航,有力推动金融资源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长浏快线完成经开区站、金阳中心站主体桩基施工,预计8月将全面启动蕉溪岭隧道施工;29项民生实事项目整体进度完成73.64%,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花炮出口大幅攀升,以7.7%的增速持续领跑市场;周末焰火秀夜空织就引力场,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拉动消费近40亿元;洲际酒店集团高端品牌、芳草地度假酒店等纷纷入驻,总投资7亿元的通程国际大酒店进入施工收尾阶段。浏阳跃升至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三。
上半年,浏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6.84亿元,同比增长7.0%;全市引进项目89个,总投资278亿元,项目数量同比增长56.1%,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51.2%。
数据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围绕“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目标奋力拼搏的身影。奋进的脚步一往无前,这不是一城的独舞,而是中国县域经济劈波斩浪的生动缩影。这股向上的力量,何以在浏阳扎根生长?答案,就藏在这片土地每一次强劲的跃动里。
全域产业共振
浏阳的产业版图上,奏响着“全域共振”的交响。这种各展所长又协同发力的发展逻辑,让每个区域都成为经济增长的活跃音符。
走进浏阳经开区,现代制造动能澎湃。蓝思科技的机械臂精准作业,特种玻璃与新型复合材料闪耀未来;惠科光电的生产线光影交错,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从这里点亮世界;凌翔磁浮的科研人员潜心攻关,推动磁浮工业传输产品持续突破;孝文科技深耕智能光效文创,七成产品出海,成细分领域领军者。
2025年上半年,浏阳经开区规工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固投同比增长14.5%,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71.1%,多项增速及新增规工企业数均居长沙市国家级园区首位。
浏阳持续优化产业体系布局,以浏阳经开区为龙头,省级农科园、环保科技示范园、湘赣合作产业园(大瑶花炮产业基地)为支撑,做强若干乡镇工业集聚区,优化拓展“1+3+N”发展格局,驱动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紧扣“五好园区”建设,省级农科园的冷链车间里,聪厨食品的预制菜正接受泰国FDA认证后的首次海外订单质检,12款通过认证的产品即将登上东盟餐桌;高朗烈酒产品七成出口,上半年销售额6080万元。上半年,园区规工产值、社零额同比分别增长17.18%、21.56%。
在浏阳市环保科技示范园,摩敦智能家居生产的浴室柜代工产品生产下线后发往全国各地,昔日荒山已成发展热土。园区按“一园三区”布局(金田食品加工基地、甘棠水库片区制造基地、南横线片区制造基地),目前入驻企业185家,其中规工企业3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政企合作的“金西模式”正加速释放招商效能。
推动核心引擎与多点支撑协同发力,方能激活全域发展的“一池春水”。从核心园区的引领到特色板块的绽放,从现代制造的尖峰到乡镇集群的繁盛,可见,浏阳的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
“六好”环境托举
产业跃升的背后,是浏阳精心打造的“企业礼遇好、办事体验好、承诺兑现好、法治保障好、政企交往好、综合效应好”的“六好”营商环境。
今年,惠科Mini-LED项目签约后加速推进,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不到一个月。这背后,是园区“不跟风、不盲投”的科学论证——签约前专家团队全流程研判,更有产业基金的制度创新加持,确保项目“站得住、干得成、能见效”。
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是产业跃升的硬支撑。扎根浏阳20余年的九典制药感触颇深,其研发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年销突破15亿元,成为湖南省年销售额最大的医药单品。自2001年落户浏阳经开区以来,企业先后三次在浏阳拿地建厂,总用地规模214亩。2022年“二胎”创新药项目实现从选址到投产只花了不到一年时间,负责人感慨“园区服务有温度更有力度”。天地恒一、安邦制药、迪诺制药等企业纷纷追加投资,“二胎”“三胎”项目持续落地。
生物医药是浏阳经开区主导产业之一,但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对于生物医药这类高门槛产业,浏阳的支撑更显前瞻。过去,新药研发投入巨大、周期漫长、风险难测,曾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浏阳坚持全链条服务,为众多药企创新“破题”提供关键支撑。2009年浏阳经开区布局普瑞玛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投入超2亿元,建成中部地区动物种属最全、面积最大的动物实验室。如今,实验室还将业务触角延伸至海外,为产业“出海”铺路。
今年上半年,全市9条制造业产业链实现产值827.3亿元,同比增长12.2%,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烟花爆竹、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文旅、智能装备制造、家居建材等产业链产值(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个个项目的成长,正是浏阳以实干壮大县域产业集群的有力印证。
特色产业富民
浏阳的“共富模型”,以富民为核心,在产业协同与城乡联动中铺就兴业强市之路。
清晨5时,大围山的薄雾还未散去,“山山来迟”民宿就已经开始忙碌。大围山周末日均3万人次涌入的热度,让这家民宿暑期一房难求。目前,浏阳拥有各类民宿超1000家,其中精品民宿108家,总投资额近20亿元;拥有1家国家甲级、7家省五星级民宿,总数居全省第一。今年近40个在建项目持续加码,“旅居融合”的活力不断迸发。
夜幕下的浏阳,另有一番璀璨。浏阳河畔的天空剧院自2023年以来绽放焰火秀127场,吸引游客超600万人次,9成为外地游客,带动消费超180亿元,“烟花+文旅”点燃夜间经济。
花炮不仅是“空中艺术”,更成了共富密码——大瑶镇拥有完整的花炮产业链,还有全球最大的花炮原辅材料集散地,2024年产业链产值超220亿元,带动4.5万人就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6万元。
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浏阳镇域崛起的核心支撑。目前,浏阳已有4个街道、11个乡镇财税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各镇依托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构成县域经济的坚实底座。
永安镇依托金阳新区区位优势持续领跑;洞阳镇依托蓝思科技等企业引配套项目;文家市镇借精品烟花产业链首登中部百强。此外,社港正骨、柏加花木、大围山水果、葛家鸡肠子辣椒等“镇品牌”成为共富密码,推动城乡收入比缩至1.3。
“镇兴之道”厚植县域经济支撑点,在浏阳,28个乡镇协同发展,四个片区构建“块状经济走廊”,5个乡镇凭借强劲综合实力登榜“全国百强乡镇”,“亿元俱乐部”不断壮大,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跃迁的强力支点。
招商引资聚财气、项目建设长底气、文旅经济汇人气。如今的浏阳,正全域协同,朝着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昂首前行。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