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刘芳:开拓创新,助推浏阳花炮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芳  时间:2025-08-19 10:29:18

浏阳素有“中国花炮之乡”“世界花炮之都”美誉。千百年来,浏阳花炮以独特的民俗魅力为社会注入文化活力、为美好生活增添精神滋养。数据显示,浏阳目前集聚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431家,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0%,从业人员超30万人。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如何让浏阳花炮既守住唐宋烟霞的古韵,又谱写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璀璨华章,成为花炮产业追随时代脚步的重要课题。

烟花,是起源于中国的浪漫。1400多年前,花炮始祖李畋在浏阳发明了爆竹。薪火相传千年,如今的浏阳花炮仍是中国节庆文化中无可取代的重要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码浏阳花炮的价值意蕴。一是节日符号。大至国家庆典、小到婚丧嫁娶,浏阳花炮记载了人间的喜乐悲欢。其制作技艺作为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二是文化价值。一代代花炮人冶火熬硝、传承发展,积淀了敢为天下先的湘人气魄、勤劳智慧的工匠精神和包容多元的开放情怀。三是产业价值。2024年,浏阳花炮产业实现总产值超500亿元,为浏阳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浏阳通过“烟花+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周末焰火秀”“国风烟花大会”等特色IP,全年吸引游客超300万人次。

与此同时,浏阳花炮发展也面临不小挑战。首先是安全与环保的严峻挑战。尽管浏阳花炮产业近年来大力推进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并积极研发安全环保型产品,但安全与环保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全国多地城市对烟花实施禁限放政策,也与产业发展形成了结构性矛盾。其次是核心技艺传承断层问题。浏阳花炮的制作精髓,在于匠心独运的72道手工技艺。然而,传承人老龄化、传统师徒制难以融入现代职教体系、年轻人因“高危低薪”不愿进入烟花行业、精通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困扰着行业发展。同时,浏阳花炮产业在创意化、智能化发展方面,仍有较大空间。

如何继续将传统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浏阳花炮的答案应该是“开拓创新”。

以传承为笔,守护浏阳花炮的文化“DNA”。安全是浏阳花炮发展的红线、底线,传承之要,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促推高质量发展。同时,应协同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传承、发扬浏阳花炮的文化价值,夯实产业、科技、人才发展根基。如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开设烟花爆竹技术与管理专业,一方面,联合烟花龙头企业培养人才,使青年学子成为花炮非遗活化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浏阳花炮的发展案例,助力提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知湘、爱湘、兴湘。

以传播为媒,扩大浏阳花炮的“影响力”。讲好烟花故事。抓住国内外焰火燃放盛典时机,让浏阳花炮在全世界绽放、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传播载体。依托中国烟花爆竹博览会、国际烟花论坛,集中呈现烟花产业科技创新成果,扩大“世界烟花看浏阳”的传播辐射力。做好烟花文化传播。运用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矩阵,进行全球化、年轻化传播。如依托浏阳天空剧院烟花秀,定期举办短视频挑战赛,设置微博话题,进行现场直播,让浏阳花炮“中式浪漫”的文化认同深入人心。完善互动体验设计。构建烟花资源数据库和创意素材数据库,制作微纪录片,打造线上博物馆,开发AR导览烟花发展历史遗迹、传统制作工艺平台,实现全球游客的“云互动”。

以创意为魂,打造浏阳花炮发展的“新动能”。第一,制造升级,创新产品形态与产业生态。秉持“安全、环保”理念,开展科技攻关,研发有机烟火药、遥控点火等新技术,以及冷光烟花、无烟喷花机等新产品,扩大其市场规模。第二,数字赋能,创新文旅融合的新型业态。持续开发天空剧院实景烟花秀,运用“烟花+无人机”“烟花+多媒体艺术”等现代表现形式,深入联动哪吒、花木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用创意烟花与数字科技编织出更美妙的“宇宙奇旅”;整合李畋故居、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浏阳花炮非遗劳动与实践基地等资源,构建系列活态博物馆,加入全息投影技术、3D互动体验区,打造“文化溯源+互动体验”的文旅融合模式。第三,智艺融合,创新文化叙事表达维度。设计婚恋烟花、节日烟花等创新品牌,配上独特文案,讲述专属定制故事,将浏阳花炮融入用户生日、纪念日等日常,激发青年、中年、老年群体的情感共鸣,培育新兴市场,点亮更璀璨的“夜空经济”。

【作者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本文为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路径研究”(ZJGB2023751)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