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赵超军:守正创新,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赵超军  时间:2025-08-15 10:27: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主流媒体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的重要阵地,必须勇担使命,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主题主线,打造精品力作,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近年来,湖南教育电视台作为湖南省电视理论宣传基地和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示范点,以提升主流媒体的主流价值为抓手,以“更专注、更专业”的办台理念,致力打造青春永驻的“教育领地、思想高地和红色阵地”。在宣传格局上,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有点潮”》等为代表的理论思政、以《奋斗青春号》《为时代育新人》为代表的高校思政和以《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为代表的中小学思政的思政宣传“三驾马车”。从这些实践经验来看,用电视艺术形式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阐释,须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在主题、内容、形式、传播上下功夫。

一是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作为新闻工作者,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自己要学深悟透,还要身体力行、落到实处。要保持鲜明的政治底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到情感上认同、理论上透彻。

二是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其中强调“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思想文化宣传,重在润心。好的宣传内容就要体现思想性,唱响主旋律,培养大人格。在内容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既讲宏观理论,又有微观实践,让理论有形、有感、有力。创新叙事风格,以小人物、小故事、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折射大时代,讲好新时代故事。要以鲜明的效果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选取感人的、紧贴时代脉搏的故事素材,讲事实、讲思想、讲情感,在故事中嵌入思想、承载价值、回应关切,让观众看有所获、听有所得,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

三是在做新做活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当理论宣传遇上“视听革命”,电视理论宣传如何能做到不落俗套、引人入胜?创新表达、改进文风至为关键。这就要善用新技术,比如,虚拟场景、时空对话、AI数字技术等。设计多维度的沉浸式场景,让人物故事“活”在眼前;创新内容形态变革,进行交互式参与设计,把“旁观”变“共创”;重构话语体系,创新叙事风格,把“大道理”变成“热梗”,打破“说教感”,实现宣传话语与大众话语无缝对接,使话语表达更加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只有当科技让文化“可触摸”,当语言让理论“可共鸣”,当形式让思想“可践行”,宣传工作才能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

四是在传播方式上下功夫。“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网上传播提供了深刻而科学的方法论指引。进入新时代,随着媒体环境的深刻变化、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必须坚持移动优先、融合传播。在目标受众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在传播形态上,做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样化、轻量化传播;在传播平台上,实现台、网、微、端等各类平台多元、交叉传播。要深入研究和把握传播新趋势,充分统筹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形式的立体传播方式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作为新闻工作者,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责主业,唱响主旋律;必须始终以奋发有为、积极作为的精气神,用心用情用力履职尽责;必须以创新理念和创新举措,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情怀的精品力作。

(作者系湖南教育电视台党委委员)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