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高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摄于张吉怀高铁、渝怀铁路与包茂高速交汇的怀化鹤城区境内。(本版图片均由田文国摄影)
《繁忙的空港》摄于怀化芷江机场。
《动脉相连》摄于芷江侗族自治县境内,沪昆高速、320国道与湘黔铁路在此同框。
怀化国际陆港。
《昔日天险今坦途》摄于沪昆高速雪峰山路段。
《火车拖来了新怀化》摄于怀化市鹤城区城南。
粟长江李芳芳李俊
山那边还是山?
随着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的大幕开启,作为主办地的怀化,向世界展开了文旅胜地的崭新形象。去怀化,成了一趟说走就能走的旅行。
从昔日的“黔滇门户”,到如今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立体交通网使得这座群山深处的城市,打开世界,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并拥抱世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62公里,位居全省第二;31条国省干线里程位居全省之首;全市水运通航里程1404公里,居全省前列。
“通的不只是路,更是咱老百姓的好日子。”沅陵县二酉乡中药材大户李功国的欣喜,道出了怀化交通建设助力文旅发展的深层逻辑,以路为媒,编织的是风光带,盘活的是产业链。
编织风光带,写就“诗与远方”
被沈从文誉为“美得令人心痛”的城市,怀化拥有如画的自然风光、悠长的文脉底蕴和热烈的红色印记。然而,再美的风景也需要抵达的路途。
初秋的五溪大地,山峦叠翠,路网如织。在京昆古驿道沅陵段,工人们正为路面施划最后一层标线;在包茂高速洪江服务区,融入当地古城文化的改造工程接近尾声;在怀化高铁南站,新启用的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内,游客通过AR技术体验着侗族风情。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擦亮怀化文旅品牌,怀化市交通运输局全面推进交旅深度融合发展,纵横交错的路网也成为了“风光带”和“流动文化展厅”。
赏文化、逛展台、买特产,怀化的高速服务区正在不断地拓宽想象。2024年启动的“15+1”交通旅游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完成了全市15对高速服务区及芷江机场的全面升级,立足“一区一文化、一区一特色”,将怀化红色基因、古城底蕴、生态资源深度融入服务场景,让高速服务区成为“流动的文化展厅。”由此,一个个的“途经点”升级成了“打卡点”。
作为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通道侗族自治县打造的“最美农村路”示范项目——临口至太平岩(X176)公路,贯穿了丹霞地貌群、临口十里平原和国家4A级景区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要自然与文化节点,有效串联起景区大门、研学基地、房车营地、采摘园区及多个特色村寨,形成一条“路景相融、产路协同”的生态旅游环线。沿线乡村旅游、民宿经营和特色农业“因路而兴、因路而美”,成为助推全域旅游提质的重要纽带。
不只临口至太平岩(X176)独美,在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中,溆浦县九溪江至北斗溪、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横江桥至坝阳坪等4条公路,也成功入选年度十大“湖南省最美农村路”。
山美水更美。在怀化“一江六岸”核心区,㵲水河风光带携10座侗族风雨桥、苗族吊脚楼风情馆惊艳面世。以榆树湾码头为起点,以㵲水河为轴线,流经榆树湾、天问岛、东盟集三大景区,《福地长歌》㵲水夜游项目展开了5.2公里的美轮美奂的长卷。从屈子行吟叩问天地的“福源”,到通道转兵绝境逢生的“福运”;从芷江受降挺立民族脊梁的“福佑”,到杂交水稻哺育人类的“福梦”;从“义利相济”的“洪福洪商”,到国际陆港的“福满五溪、商通天下”……目不暇接的民族文化解读着何谓“福地怀化”。
景美路更美。在规划、兴建、养护的同时,怀化市交通运输局还推出了“智能安全屏障”系统。该系统涵盖智能自发光交通标识与车路协同预警两大核心,规模化部署了一系列安全设施,其中包括自发光太阳能地标、护栏警示标识、太阳能圆形柱帽标识、太阳能标志标牌、同步警示灯,配套建设了相应的车路协同预警装置和集镇预警信息指示系统,力求一路顺风。
为开好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怀化正以其“路况优、桥隧安、设施全、路域美”的公路通行环境,静待八方来客,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福地怀化懂你如家”的城市温度。
从高速服务区到千年古驿道,从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到便民服务点,交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在让怀化的每一条路都是风景,每一次出行都是旅游。
盘活产业链,激活“山水经济”
道路连接景区,更联通城乡,疏通产业。怀化市交通运输局的一系列举措,不仅打通了空间意义上的道路,更打通了文旅融合发展的“经脉”。
串联了文明起源、自然山水、古道沧桑、历史风云、民族交融、和平丰碑等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京昆古驿道(怀化段),不仅实现了“古驿文脉价值激活”与“民族交融发展实践”,而且便利了村民日常出行与农产品运输,更让沿线散落的古驿道遗迹、乡村民宿等旅游资源走出深闺。
这条东起沅陵县官庄镇太平铺村、西至新晃的公路,全长366公里,将沅陵、辰溪、中方、鹤城、芷江、新晃六个县区缀成了一条珠链。沿着翻新后的道路探访古驿道遗址、体验乡村风情,沿线民宿入住率显著提升,特色农产品也成了游客青睐的伴手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活力。
在中方县铁坡镇杨柳村,一条840米的新建产业路终结了村民8年绕行之苦。“过去运药材要绕泥路,如今货车直达田间,成本降三成!”村支书丁克汤将锦旗送到县交通运输局。宏大的背景是,五年来,怀化累计投资62.49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300余公里,总里程达16485公里。
盛夏的麻阳隆家堡乡,霞飞云果园的黄桃与冰糖橙挂满枝头。从包茂高速下站后,11公里公路还衔接起了步云坪千亩油菜花海、智慧露营基地、天沐温泉度假村沿路分布。“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山货不愁销!”步云坪村支书刘和均算了一笔账:2025年暑期游客量同比增40%,摊位收入翻番。
客运+物流+邮政,这是怀化市交通运输系统整合后的乡村客货模式。靖州、芷江等9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中方县、会同县等县市区成功创建湖南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通过客运资源叠加共享,推进建设客货邮融合共配中心、村级服务站点,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实现快递进村、农产品进城,群众从来回奔波取货的烦恼变成了在“家门口”收寄快递的幸福。如今,一辆辆乡村班车既载客又运货,将溆浦的脐橙、通道的侗锦送往市外,年助农增收超亿元。
老旧的铁路沿线也焕发出了新的光彩。鹤城区城南街道禾塘村的闲置木屋摇身一变,一个集咖啡屋与农家乐于一体的文创咖啡小镇呱呱坠地;盈口街道岩头村腾笼换鸟,在原废品回收站、木材加工厂的地基上、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一体的网红打卡点横空出世。老树发新枝,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更让铁路沿线变成了次第展开的文旅窗口。
崇山峻岭中的芷江,竟然诞生了一家游船公司。以水域面积5.77平方公里的和平湖旅游度假区为平台,22艘观光游船驶入了首批湖南文旅游消费“新生代·新场景”项目,以侗族文化和和平文化为主题,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形成了“十里长湖、百里绿廊、千亩湿地、万亩水面”的生态格局,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随着和平湖旅游度假区提质改造的不断升级,不仅引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也为农家民宿、特色餐饮等带来了大量消费,现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营收超1000万元。
“福地怀化行”定制客运服务品牌的创新,让沉寂已久的怀运集团热闹起来。目前集团配备了40台旅游大巴、21台便民快巴、121台9座定制车,运力网络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构建了“核心景区全覆盖、热门线路高频发、小众景点精准达”的旅游体系。并推出了“学校研学专线”“乡村旅游直通车”等定制化线路。其中,“我的安江行”旅游专线开通半年来,累计运送学生及游客超1万人次。
9月9日,怀化交通运输局一笔点睛: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全面启用。中心整合城市印象展示、农产展销、智慧车旅服务等功能,通过AR技术复原洪江古商城,提供“一站式”文旅解决方案。
从张吉怀高铁串联“雪峰画廊”“古城商道”,到农村公路打通“最后一公里”;从服务区升级为文化窗口,到滨水风光带激活夜经济,怀化以路为笔,以五溪为纸,书写出了“交通先行”的文旅融合答卷。正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廖园熙所言:“我们要让每一条路都成为风景线,每一个枢纽都变成经济节点。”
路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当瑶乡青年返乡开起农家乐,当高速服务区的展柜摆满侗绣香囊……怀化的文旅实践证明:交通不仅是钢筋水泥的工程,更是编织希望与共富的经纬线。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