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方圆 吴家庆:中国共产党高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方圆 吴家庆  时间:2025-09-11 10:25:04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伟大实践证明,只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就能战胜一切敌人,实现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一夜之间日本关东军占领了沈阳。面对关东军的武装进攻,国民党政府命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偌大的东北仅仅4个月18天便沦入敌手,数千万同胞陷入日寇的铁蹄之下。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际,究竟是谁凝聚了四万万人心,振臂一呼,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3年1月,在《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即《一・二六指示信》)中,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在东北建立“反日的统一战线”,点燃了联合一切抗日力量抵御外侮的星星之火。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向广大的中国人民发出血泪交织的呼喊,正告全国各党、各派和全体同胞立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为掌握即将到来的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主动权做了充分准备。这个统一战线团结组织了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千千万万的民众”。只有依靠如此强大的力量,才足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国共合作,国共两党由尖锐对立走向重新合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就根本无法实现。193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刊发《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志诚特向全中国各党、各派提议:创立抗日的人民阵线”,这是首次公开把国民党列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对象。5月5日,中国共产党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由“抗日反蒋”转变为“逼蒋抗日”。同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内和平初步实现。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得到国民党内抗日派的大力赞同。国民党此次会议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策,从而进入了“联蒋抗日”的新阶段。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亲英美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随之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开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纪元。“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维护者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维护与发展作为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障。相持阶段到来后,国际国内的局势日趋复杂。面对英美的绥靖政策,日本更加有恃无恐,对于国民党则从军事斗争为主转而采取政治诱降为主,身居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甚至公然叛变投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实力则日渐强大,两方实力此消彼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变得岌岌可危。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巨大考验时没有动摇,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主张,打退和制止了国民党顽固派发起的三次反共高潮。特别是面对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仍然选择了以大局为重。为了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0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中实行“三三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全面论述了共产党必须坚持对国民党实行又联合又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的政策,阐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以及与顽固派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和发展国共合作、抗战到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光辉旗帜。

铁肩担道义,历史鉴未来。中国共产党高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深刻觉醒,将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暗弱中国,凝聚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血肉长城,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民族蒙耻、文明蒙尘的悲催命运,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与正义的执着坚守。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已超越革命语境,转化为治国理政和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眼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霸权霸道霸凌行径频现,我们要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巩固中汲取智慧,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世界性难题奠定合作共识,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2024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魂’的论述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24D24)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