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慈利 藏在北纬30度的诗与远方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12 10:54:51

雾涌金顶。杨年春摄

慈利县旅游手绘地图。

8月26日,2025PSA亚洲单板职业联赛暨PSA・KIDS青少年单板联赛(张家界站)在慈利县张家界冰雪世界开幕。向韬摄

《茶马雄风》演出现场。

大峡谷蹦极。鄢渊摄

三合口茶叶采摘。

慈利“二端午”赛龙舟。向韬摄

直播带农货。

万福温泉。

禾田居度假酒店。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慈利县委宣传部提供

宁奎

来慈利,不是旅行,而是赴一场与自己的约会。让温泉洗去疲惫,让杜仲治愈心灵,让非遗唤醒记忆,让富硒滋养生命。

晨雾如纱,轻轻覆在溇水河面,将远山近水染成一幅水墨丹青。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仿佛天地间最温柔的一笔,勾勒出这个被自然偏爱的湘西小城。

慈利静静地依偎在张家界的怀抱里,用54%的富硒土壤孕育出一片令人向往的康养胜地。当9月的风带着杜仲清香轻拂而过,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整座小城仿佛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以最美的姿态等待着与你的相遇。

这片土地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文化与巴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

千百年来,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和谐共生,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走在慈利的古街老巷中,每一块青石板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

康养——北纬30°的温柔,用山水灵气写就的情诗

北纬30度线犹如一条神秘的丝带,悄然穿过这片神奇的土地,赋予了慈利独一无二的气质与魅力。这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蕴含着深厚的养生文化底蕴。据《慈利县志》记载,早在明代,当地就有“温泉疗疾”的记载,养生文化自此代代相传。

年均16.8℃的气温恰到好处,不燥不寒,宛如天然的恒温空调;每立方厘米10万个负氧离子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享受,仿佛整个肺部都被清新的空气洗涤过一般。在这里,时光的脚步自然而然地慢了下来,心灵也在青山绿水间寻得了难得的宁静与平和。

说到康养,慈利的温泉疗养首屈一指。万福温泉如同藏在森林里的仙境,53℃的泉水从地底汩汩涌出,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这里不仅是温泉胜地,更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据考证,这里的温泉开发利用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间,当时就被当地人誉为“神泉”。

除了温泉,慈利的自然药园同样令人神往。三王村的药王谷堪称大自然的药房,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健康的气息。此地得名于明代三位著名草药医师,他们曾在此采药治病,造福乡里。漫步其间,清风拂面,草木清香扑鼻而来,脚下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引领着人们探索更多的自然奥秘。

温泉与药谷是自然的恩赐,禾田居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诠释。这处仿若藏在森林里的梦境,98%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为天然氧吧。这里的建筑融合了土家族吊脚楼与现代设计的精髓,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美学价值,又满足了现代人对舒适度的要求。

而将慈利康养文化推向极致的,当属化脓灸这项传承百年的技艺。这项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智慧瑰宝,在慈利县中医院的化脓灸治疗室里绽放着独特魅力。这项技艺起源于明清时期,经过十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

文化——古街老巷的脉搏,聆听千年时光的心跳

在慈利,文化不是尘封的史书,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记忆。

它穿梭在青山绿水间,回荡在古街老巷里,绽放在每一个慈利人的笑靥中。这里,红色记忆与民俗风情交织,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共鸣,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文化交响。

红色文化在这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慈利是一片充满革命传统的热土,红军长征曾在此留下足迹。走进苏维埃溪口区政府、中共老棚谢家嘴支部旧址和陈能宽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感人故事,将人们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如今通过沉浸式体验、红色研学等方式焕发新的生机,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民俗文化是慈利最鲜活的表情——

板板龙灯舞动时,168块灯板、840盏灯笼组成“国泰民安”四个大字,那气势恢弘的场面令人震撼。这门起源于明代祈雨舞蹈的古老技艺,经过数百年发展,已成为当地的文化象征。

“二端午”龙舟竞渡更是澧水河畔的年度盛事,鼓声震天,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桡手们奋力划桨,展现着力与美的完美结合。这项源自战国时期的活动,既传承着传统文化,又凝聚着乡土情感。

文化IP为古老传统注入新活力——

大型情景马术剧《茶马雄风》以震撼的骑术表演,再现了“万里茶道”的历史传奇。马蹄声声,仿佛穿越千年,带领观众重温茶马古道的辉煌。

而行进式实景户外剧《九歌·山鬼》则巧妙融合屈原笔下的神话与湘西民俗,在山水实景中演绎出一场视听盛宴。观众跟随演员的脚步,穿梭在山水之间,仿佛成为剧情的一部分,获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这些文化项目不仅展现了慈利的独特魅力,更通过现代创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它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遗产”,而是可触、可感、可体验的生活组成部分,让每个来到慈利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文化温度。

运动——山水之间的律动,在云端与风中自由起舞

慈利堪称户外爱好者的理想乐园,这里的山水为运动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舞台。悠久的民间体育运动历史与现代化的运动设施在这里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动文化。

高空体验是慈利运动的一大特色。站在大峡谷玻璃桥上,300米深的峡谷尽收眼底,令人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这座桥梁的建设融合了现代工程技术与土家族风雨桥的建筑智慧,既保证了安全性,又展现了当地特色建筑美学。

若是向往冰雪运动,慈利的冰雪世界定会让你流连忘返。这里的欢声笑语从不间断,三条不同难度的雪道满足着各类游客的需求。这里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冬季的雾凇景观,将自然美景与运动设施完美结合。

从冰雪世界走出,不妨前往红岩岭体验别样的户外魅力。这里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各类户外项目各具特色。飞拉达让人们在陡峭岩壁上体验攀爬的乐趣,玻璃桥宛如云端漫步,悬崖秋千则让人尽情释放内心的激情。

在五雷山山巅,沉浸式打一次太极拳,堪称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白衣飘飘,与云海共舞,刚柔并济,可完美展现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太极拳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历史上,不少武术名家曾在此修炼,留下了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

而正在建设中的慈姑文体中心,则预示着慈利运动文化的未来蓝图。这个投资达2.5亿元的项目,将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运动天堂。这个项目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建筑外观融入了土家族织锦的图案元素,内部设施则采用最先进的智能科技。

富硒——大地深处的馈赠,自然丰饶的健康密语

慈利的农用土地因54%的富硒含量而显得格外珍贵,这份自然的恩赐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造就了慈利独特的物产。来到这里,你会发现富硒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品尝、感受、带走的珍贵体验。

在众多富硒物产中,杜仲堪称慈利的骄傲。其硒含量是普通杜仲的三倍以上,是大自然的精华馈赠。从元末明初开始,当地人就有饮用野生杜仲茶的习惯,这种古老的养生智慧代代相传。

茶叶是慈利富硒产品的杰出代表。这里出产的富硒茶,叶片肥厚,色泽翠绿,冲泡后汤色清澈,香气清高持久。品一口富硒茶,清香回甘,不仅能品味到茶的醇香,更能享受到硒元素带来的健康益处。

柑橘园里,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慈利的富硒柑橘果肉饱满,汁多味甜,富含维生素和硒元素。每年收获季节,果园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柑橘的清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洞溪辣椒以其独特风味脱颖而出。制作过程坚持传统工艺,必须用山泉水洗净,木容器剁碎,加入本地调料,陶缸密封,山洞发酵三个月。这种做法源自清代的辣椒制作工艺,让辣椒越陈越香,保留最地道的风味。

红薯粉则是慈利人智慧的结晶。传统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18道工序,全部依靠手工完成。虽然产量不如机械化生产,但味道更加纯正。无论是煮汤还是炒菜,都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这些富硒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每年的展销会都吸引着众多采购商。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富硒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富硒+康养”、“富硒+旅游”等新模式,让这份大地的礼物产生更大的价值。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