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机关党建>机关文化

蔡测海:青铜的宁乡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蔡测海  时间:2025-09-26 16:28:04

宁乡沩水。通讯员摄

蔡测海

即使在战乱年代,这里也叫宁乡,安宁之乡,农耕之乡,有山有水有良田沃土。一位农家汉子,在宁乡古炭河边种植,一锄头下去,挖出战国时代无字的青铜器,这就是后来享有盛名的四羊方尊。这一锄头,也挖出了一座古城,叮当一声请出了历史老人,在几千里内,这历史老人坐上了首席。因为四羊方尊的传世,宁乡炭河边的古城,与洛阳、与长安这些历史名城门当户对。

宁乡不是乡,湖湘大地,统称鱼米之乡,湖广熟,天下足。湖湘人家,恋乡爱乡。湖南一地,以乡命名的县市,还有湘乡、安乡等。在这几乡为官的,不是乡长,是县长、市长。这乡名之下,是许多耕读人家。得乡民,有乡气。乡人乡气,他们勤劳务实,或耕或读,或农或商,持家旺家,兴乡报国。

宁乡,说是人杰地灵,再合适不过。这里有与湘江最近的水,沩水;有与岳麓山对望的山,沩山。山不在高,有寺则灵,沩山深处有密印寺。千年古刹,香火旺,远近香客,四季谒拜。毛主席少年时期游学,曾投宿密印寺。破四旧那会,密印寺仍保存完好。大殿内,四壁镶嵌12,000多尊贴金佛像,天下寺庙中,有如此大殿的恐怕少有。

长沙近处古镇不算多,宁乡就拥有关山、道林、花明楼等好几处古镇。此地有灵,人间烟火旺。古往今来,宁乡出人物,文治武功留名者不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革命家何叔衡,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著名美学家李泽厚等。他们不只是宁乡人杰,更是国家栋梁。我在中国文学讲习所就读时,有幸听过李泽厚先生讲课,他一口乡音未改,国语中夹带宁乡话。

我知道的宁乡人不少,熟识的人不多。今年春天,我回老家湘西龙山县小住,去咱果乡看桐子花开。在看桐花的路上,我碰见了两位宁乡人,他们是从宁乡来到龙山咱果乡帮扶乡村振兴的工作队员,他们从长沙的大宁乡来到湘西小乡村,把他乡当故乡。他们修好去桐花寨的路,正同县里、乡里一起,修户际公路,把先前的村村通变成户户通。中央电视台来了个拍摄组,拍出美丽乡村的桐子花开。

这个季节,山乡绽放桃花,绽放诗意。我们的向导是龙山县一中的邬老师,他向宁乡的帮扶队员介绍,说我是省里回来的龙山人,写过一篇文章,叫《花开千里之外》,写宁乡到咱果乡的帮扶,发表在报刊上,影响大。这一下拉近我同两位宁乡小伙子的距离,大家畅谈起建设乡村的事。我想起几年前,在宁乡的一个乡村艺术工坊,我惊叹于年轻人的创意,他们把乡村事物变成艺术品,把乡村生活化为艺术生活。在年轻人那里,几千年的农耕生活,会有大变化,乡村,将绽放理想之花,如四月的花,开满田野。

宁乡,这青铜之乡、水稻之乡、以宁乡花猪闻名的美食之乡,因为新一代的宁乡人,正在谱写新时代的乡村巨变。宁乡正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科技文明。宁乡不仅新的人文景观大放异彩,还有了两家百亿级的世界一流智能化制造企业,他们把工业制造进化为工业智造。

好久没去宁乡了,好想再去那里,看那里的沩山沩水、古镇温泉,看那块乡土之上建设起来的时代前沿的高科技产业,看那一片美丽的田园农舍,如何和谐共生。

宁乡,有理想的人们,生长奇迹的土地,古老而年轻的土地。

宁乡,安宁之乡。

(蔡测海,文学创作一级,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