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湖南省教育系统举办思政课教师“三高四新”省情集体备课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授课,强调将省情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堂,筑牢思想根基,培养时代新人。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红色资源、创新实践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思政教育资源。湖南高校思政教育应以“湘味”为核心标识之一,将本土资源转化为育人动能,构建具有高辨识度的思政教育体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湖湘力量”。
“湘味”思政蕴含丰富内涵
“湘味”思政不是地域符号的简单叠加,而是以湖湘文化为底蕴、红色基因为内核、实践需求为导向的有机整体。
文化之味是“湘味”思政的深厚根基,承载着湖湘文化千年积淀的精神密码。其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等湖湘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构成了湖湘儿女共同的文化基因。文化之味既是“历史课堂”,让学生读懂湖南的精神传承;更是“价值罗盘”,可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与民族发展大局,筑牢思想根基、坚定文化自信。
红色之味是“湘味”思政的鲜明底色,根植于湖南红色热土的革命实践。湖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毛泽东、刘少奇等湘籍革命家从这里出发,用一生践行初心使命。这种“忠诚担当、牺牲奉献、实事求是”的红色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红色之味既是“信仰课堂”,让学生感悟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更是“精神熔炉”,引导学生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在红色传承中砥砺复兴之志。
实践之味是“湘味”思政的坚实落点,紧扣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时代需求。它以“知行合一”为核心,强调“扎根湖南、服务湖南”的行动自觉——既让学生通过省情教育了解湖南发展现状与战略蓝图,又引导学生深入一线参与实践。实践之味既是“现实课堂”,让学生看清湖南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更是“发力方向”,培养学生服务湖南的本领与担当,在实践历练中践行育人目标。
突出“湘味”源于现实需要
突出“湘味”并非“地方主义”,而是破解思政教育同质化困境、强化育人实效、服务地方发展的必然之举,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
破解同质化建设困境,彰显思政教育的“湖南标识”。以“湘味”破局,依托独有的湖湘文化与红色资源构建差异化优势。比如怀化学院立足大湘西红色腹地,深挖“通道转兵”这一历史素材,编排大型原创舞蹈思政作品,将革命历史叙事转化为沉浸式艺术体验,推动思政教育从“全国通用版”向“湖南定制版”转变,较好地破解了同质化问题。
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搭建文化认同的“本土桥梁”。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的关键,在于触及学生情感、引发共鸣,而本土化资源正是搭建这一联结的“天然桥梁”。应将湖南红色故事、“学生身边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实践研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使思政教育得以从“理论灌输”转向“情感体验”,实现以情化人、以理服人。
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培育“建湘兴湘”本土人才。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急需懂省情、有情怀、肯实干的高素质本土人才。“湘味”思政依托“省情教育+实践锻炼+情感联结”的系统化设计,不仅让学生锤炼了适配湖南发展的专业能力,更增强了“扎根三湘、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突岀“湘味”在于融合“四味”
要让“湘味”思政真正落地见效,需强化系统化、多维度路径设计,推动“文化之味”“红色之味”“实践之味”“创新之味”实现深度融合与有效转化。
厚植湖湘文脉,铸牢“湘味”思政之魂。从资源整合、课程融入、场景浸润三个维度发力:整合湖湘文化核心资源,编印《湘籍文化名人与家国情怀》等教材,将屈原的爱国情怀、周敦颐的哲学思想、王船山的唯物主义观点与湘籍革命家的文化传承等纳入其中;在主干思政课中设置“湖湘专题”,开设《湖湘文化与当代价值》等选修课。定期举办“湖湘文化论坛”,组织学生到三湘四水研学,让文化之味浸润其心灵。
用好红色资源,砥砺“湘味”思政之志。加强红色资源的学理性研究与教学转化:高校可联合党史研究部门、革命纪念馆,深挖湘籍革命家的事迹与精神,阐释好“断肠明志”“半条被子”“支部建在连上”等革命故事所体现的忠诚信仰、鱼水情深、制度创新等革命精神的内涵,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发一批兼具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的红色思政金课;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建立“红色宣讲+志愿帮扶+文创传播”传承体系,让红色之味融入大学生血脉。
扎根实践沃土,彰显“湘味”思政之实。紧扣“三高四新”建设,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将“打造三个高地”实践纳入思政案例库,让理论接上“湖南地气”;邀请重大工程领军人物、企业骨干、驻村书记分享一线经历,用鲜活叙事替代抽象说教;组织学生深入自贸试验区、乡村振兴一线调研,开展“科技助农”“企业见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爱湘爱国情”转化为“兴湘兴国行”。
创新表达范式,传递“湘味”思政之情。适配青年学生认知习惯,积极探索“湘味”思政的创新表达:将湖湘文化中蕴含的典故、俗语、榜样故事与学生个体关切密切对接,实现“大道理”与“小生活”同频;加强数智技术赋能,打造“云游红色纪念馆”;围绕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组织项目式学习,变“单向灌输”为“多元互动”;线上整合高校官微、抖音等平台,开设“湘味思政”特色栏目、建设“湘味思政资源库”,线下举办“湘味思政文化节”,让“湘味”思政随时随地可触、可感、可学。
【作者分别系怀化学院团委书记、讲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怀化学院基地研究员,怀化学院副校长、教授。本文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美育人’探索与创新路径研究”(24C0428)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