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春华秋实看蒸阳——衡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上篇)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30 10:51:47

前言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今年,船山故里衡阳县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衡阳市委“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根据“三五一”工作思路,聚焦聚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衡阳县篇章。

一幅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新蒸阳锦绣画卷已经磅礴展开。

陈鸿飞蒋永红邹健陈曙霞王勤

秋色把船山故里衡阳县装点得美丽如画。

看吧,沉甸甸的稻穗压低了头,白花花的棉桃笑裂了嘴,阵阵金风一夜吹黄了漫山遍野的豆荚。梨子熟了,柿子红了,野菊花喷金吐艳,辣椒挂满了屋檐……整个蒸阳城乡,到处是红彤彤、金灿灿的丰收图画,真叫人心醉啦!

湘南古邑,蒸阳星城。积五千年之厚重,人文毓秀;铺八百里之云锦,造化钟灵。

船山故里衡阳县自西汉建制古称蒸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人杰地灵,于斯为甚。谓玉麟风骨之地,明翰丹心之源,船山思想之鸿蒙,大禹文化之圣始。

物华天宝,盛名远播。衡阳县的粮油猪九州驰名,瓷铁钒三龙劲舞。井头石材,密硬干强,声闻遐迩。界牌瓷器,晶莹剔透,光耀寰宇。甘甜醇厚,黄龙玉液香飘千里;翠袖丹唇,凌波仙子妙舞三楚。石市竹木雕刻,天工巧夺;中国梳篦龙头,精华萃聚。花鼓戏湘南蜚声,稻草龙京华饮誉。韫玉山辉,含珠川媚,物华赡而天宝焕也。

千年文化孕育,亘古山水润泽。这一切,为衡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

“今年,衡阳县以产业发展大跨越、项目建设大攻坚、招商引资大提质、城乡面貌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五大行动’为主抓手,着力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县委书记孙浩胸有成竹,话语铿锵:以实干实效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边光景一时新。“今年以来,衡阳县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五大行动’,各项工作来势态势较好。”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峰动情地说,1至7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衡阳市第一方阵。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钟表、陶瓷、衣鞋、小家电四大集群巩固提升,船山时间谷获评“中国钟表产业基地”。粮食、生猪、油料、禽蛋四大产业链稳步提升,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夏明翰故居、王船山故居、船山时间谷等文旅IP火爆出圈,累计接待游客37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4亿元。

项目建设持续向好。该县列入省市考核的36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30个,开复工率83.3%。要求年内开复工的69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项目50个,开复工率72.46%,其中,11个项目已竣工。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截至9月上旬,全县共签约项目10个,合同引资额46.5亿元、排名全市第1位。争项争资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争资40.3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6.49%,平台公司融资授信22.6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4.74%。营商环境持续向优,“你好·蒸阳营商”获省政府批示推广,典型经验与警示案例入选省级专刊。

春华秋实。去年以来,衡阳县先后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全省农村创业典型县、全省县域经济突出贡献奖、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表现优秀地区、医保工作表现突出地区等一批省级荣誉。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实施“八大行动”中表现优异,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稻谷飘香粮满仓,丰收景象美如画

稻谷飘香,硕果累累。9月下旬,省农学会组织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长江中游优质常规稻品种改良岗位团队与衡阳综合试验站联合实施的高档优质香稻“松雅77”现场测产验收。

金秋时节,台源镇台九村“松雅77”示范片102亩金色稻田,丰收在望。专家组随机选取3块代表性田块实割实测。通过机械收割、丈量面积、称重去杂、测定水分等,经过测算,示范片平均亩产达480.5公斤,超额完成优质稻高产预期目标。

现代农业稳产增效。去年,衡阳县恢复耕地9746亩、整改14900亩。完成粮食播种128.94万亩,总产60.38万吨。夏收油菜69.59万亩,总产菜籽8.05万吨。出栏生猪135万头,存栏生猪87万头。种植烟叶1.35万亩,收购3.04万担,洪市镇烟区成为我省烟叶高质量发展工商恳谈会现场参观点。

万亩油茶花如雪,来年油茶果满枝。该县新造油茶1.1万亩、低改3.1万亩。明升生物、东方天润油脂、永轩渣江米粉等重大农业产业项目加速推进,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个。新增绿色食品6个。栏垅邻香农业1万吨蛋品加工、岘山安佳农业350万羽蛋鸡、西渡方剑60万羽蛋鸭等返乡创业项目,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秸”尽所能,点“秸”成金。“明升环境科技投资2.2亿元,目前正在建设规模化厌氧发酵罐,秸秆将在罐中‘发酵’出绿色能源。”湖南明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处理秸秆约5万吨,协同处理粪污约13万吨,年产沼气逾1460万立方米。

据了解,这些沼气经过提纯净化,将提供高品质的生物天然气,作为优质的绿色燃料替代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沼气直接用于发电、供热或直供项目周边工业园区内高用能企业。项目负责人说,“清洁能源将为周边区域提供低碳动力,大大降低碳排放。”

衡阳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以水稻、油菜、玉米、棉花、豆类和薯类秸秆为主。今年,该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04.15万亩,各种农作物秸秆产生量77.57万吨,秸秆资源可收集量56.53万吨。

近年来,衡阳县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从政策引导、技术推广、宣传教育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年,县生态环境局在樟木乡、集兵镇开展水稻低茬收割示范,降低了秸秆焚烧隐患,减少大气污染和火灾隐患。”衡阳县政府负责人告诉笔者,县里还引进湖南明升环境科技日产4万方生物天然气项目,预计今年10月投产。目前,衡阳县正在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计划建设安合农业、稻香农业、沛科农业三家超万吨级秸秆收储中心。以稻香农业为主、安合农业和沛科农业为辅,为明升公司提供年均6万吨秸秆生产原料。

“今年,衡阳县将持续发展壮大粮食、生猪、油料、禽蛋四条百亿级产业链。永轩农产品产业园、东方天润油脂精深加工、集兵镇存栏60万羽蛋鸭养殖场、旺宏年出栏10万头生猪养殖场等项目在年内竣工投产。”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县以创响“衡农蒸选”为抓手,重点突出菜油、渣江米粉、井头薯粉三大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农产品品牌;扎实做好秋冬农业生产,全力打好来年农业生产第一仗。

聆听中国钟表嘀嗒声,工业经济春暖花开

“‘南岳牌八方来财’手表,上档次,很漂亮。”日前,2025香港旅游专列首发团抵达衡阳县,400多名香港游客“打卡”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这里生产的各式手表受到游客青睐。

目前,珠三角衡阳县籍钟表企业老板近400名,从事钟表行业的产业工人约3万人。乘着湘商回归、校友回归的东风,企业家们纷纷回乡投资发展。2014年6月,唐灵军回家乡创立湖南盛世威得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打造衡阳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目前,已吸引深圳艾尔时、广州诺时、东莞锦和等142家钟表企业签约。投产110家,日均生产成表30万只,年产值54.3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4月下旬,中国钟表协会授予衡阳县“中国钟表产业基地”称号。

工业经济重焕生机。去年,衡阳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98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排名全市第一。景烨新型环保建材、坚利美金刚石、鼎源汽配等24个项目建成投产,三安矿业、尚卿矿业等企业实现原地倍增。800千伏宁电入湘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衡阳县段全面竣工。

创新驱动不断强化。衡阳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86亿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累计完成42.6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6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2个、省级绿色工厂企业3个。扎实推进“智赋万企”行动,新增智能制造企业19家、智能制造车间17个、智能工位116个。

发展动能愈显强劲,园区建设加速推进。衡阳县充分发挥园区经济建设主战场作用,技工贸总收入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85%。

园区围绕主导产业链群,精准发力、靶向招商,引进了站瑞新材料、海德电机、尚火山智能手表等一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优质企业落地。金耕食品、双雁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年累计签约引进项目45个,合同引资额218.6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15个,“三类500强”项目2个。新增湘商回归企业19家,实际到位资金48.24亿元,全市排名第一。湘商回归典型经验获得国务院督查组高度肯定。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衡阳县大力推行“1330”工作机制,“你好,蒸阳营商”品牌持续升级。深入开展“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推行园区服务企业“110”制度,实现企业诉求快处快办。兑现产业扶持奖补资金2100余万元。设立1亿元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为企业对接融资1870万元。

好一派浓郁的秋色!秋在枝头,果实累累;秋在人们欣慰的笑容里,欢欣鼓舞。

“今年,衡阳县将持续巩固提升钟表、陶瓷、鞋服、小家电四大产业集群。”衡阳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力争船山时间谷厂房租售率逾80%,小家电产业园厂房租售率达90%以上,界牌陶瓷产业园入园企业5家以上。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