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丁玉兰:讲好英模故事 践行英模精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丁玉兰  时间:2025-09-04 10:32:1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象化,讲好英模故事、弘扬英模精神,对于新时代全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关键在于讲好故事、用好阵地、强化实践,形成协同联动、互嵌互补、交融共促的运行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增强精神力量。

讲好故事,让英模人物生动具象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不同时代的英模身份、事迹和性格等各不相同,但都各自闪烁着时代光芒,只有通过深挖细掘,将英模人物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深挖时代背景、人物特点,才能够准确把握其精神脉络、时代价值和文化底蕴。坚持深挖细掘英模背后的历史资料,包括佐证的影像、文艺作品和社会评价等,善于从其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挖掘其不平凡的故事。首先是要从历史故事中深挖英雄故事、先烈故事,其次要从基层大众中挖掘立足人民、扎根群众、奉献基层的英雄人物,再次是深挖不同行业中职业道德高尚、心系人民的先进典型,不断丰富英模人物资源,让英模人物生动具象。

通过深挖细掘,聚焦区域性、地方性、特色性强的英模人物故事,精心组织和打造英模故事群集,不断优化“讲故事”机制,打开传播局面。一是依托教育讲好英模故事,依据教学对象,精心教学设计,依托党校课堂、思政课堂等,将英模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之中。二是依托文艺作品讲故事,通过优秀文艺作品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故事得到广泛传扬,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三是拥抱新技术和新媒体,结合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还原人物形象、搭建仿真情景剧场,创新叙事方式、增强故事吸引力,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将“我说你听”的讲故事模式转变成“我说你说”的互动反馈模式,拉近英模与群众距离,将故事讲得接地气。

用好阵地,让英模教育“润物细无声”

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巩固教学主阵地。英模学习渠道是多元化的,但学校始终是主阵地,必须牢牢抓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推动“英模教育”进学校、进课程、进教材。英模教育要从小抓起、趁早抓起,应组织专家学者将英模事迹写进教材,引导教师在课堂上讲英模故事,课后开展师生同讲英模故事,邀请英模走进学校授课,建立健全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机制,推动大中小学一起讲英模故事,将英模教育贯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不断巩固“大思政课”主渠道。

联动当地多部门,进一步搭建场馆学习阵地。充分盘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资源,依靠讲解队伍、教师队伍、志愿者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并利用文化场馆开发英模文化旅游新线路、新产品,发展文旅产业新业态,实现场馆育人与英模教育有机融合。

整合线上资源,抢占网络宣传阵地。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英模人物宣传学习阵地建设需要积极适应新时代变化和要求,实行线上线下联动,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首先是充分把握线上宣传规律,打造媒体学习矩阵,不断提高宣传水平和质量,把握舆论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的氛围。其次是利用网民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用鲜活的小故事宣传好英模,切实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加大英模精神传播速度和力度。再一方面,依法依规惩处通过网络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和精神以及其他侵害英雄模范人物权益的行为。

强化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

深入学习英模事迹、更好践行英模精神,必须坚持学中做、做中学,不断完善和强化实践机制,推动实践常态化、制度化。

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凝聚英模力量,推进英模事迹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依托课堂、党课、培训、文化活动等载体,让学习常态化。鼓励各类组织开展向先进学习活动、向典型看齐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先锋模范岗、引领示范岗制度。

建立健全英模表彰体制机制,做好对英模人物的表彰奖励工作以及对学习英模事迹的激励工作;将英模人物和英模精神融入文艺创作,将英模精神和英模文化研究纳入社科理论课题,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在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扩大英模精神的宣传面、提升宣传吸引力。

搭建民众践行英模精神的实践平台。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层面搭建实践平台,结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民众将践行英模精神落实在每一件小事上、每一个工作中、每一个组织里,自觉对标对表,成为英模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

【作者系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首大学“中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践成就国际传播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为202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研究”(24C19)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