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云母产业园。(本版图片均由平江高新区提供)
金凤凰展厅。
湖南睿达云母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平江高新区电商众创空间。
麻辣王子。
平江高新区2025年第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暨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第三届中国(平江)休闲食品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威派云母鸟瞰图。
周磊李梦萦
日前,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2024年度“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的情况通报》,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湖南省级产业园区中脱颖而出,位列第三名,并跻身湖南省2024年度产业园区十强。
从京珠高速旁的一片荒地,到“五好”园区全省前十的产业新城;从辣条“突围”到云母“出圈”;从审批“破冰”到服务“暖心”……
平江高新区以“拼”的姿态、“实”的作风,聚焦“一园三区”(伍市工业区、余梅工业区、安定工业区)工业发展主战场,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持之以恒兴产业、强特色、塑品牌,全力以赴抓项目、优环境、提效能,绘就成高质量发展的壮丽图景。
产业聚链成势,“千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走进麻辣王子智能化车间,生产线高速运转,空气中弥漫香辣气息。这家“国民辣条”企业,如今已跃升为园区“亿元俱乐部”成员,2024年,该企业产值15亿元,税收突破1.2亿元,带动园区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6.34%。
距离麻辣王子公司1公里开外的劲仔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订单源源不断。这家休闲鱼制品龙头企业,热推的休闲豆制品、禽类制品营收均跻身细分市场前列。
在第三届中国(平江)休闲食品文化节上,50余家媒体聚焦平江高新区,10亿元销售额、10亿全网流量的亮眼成绩,让“休闲食品之都”的金字招牌愈发闪耀。
平江县立足传统产业优势,针对“一主一特多优”产业定位精准谋划,分别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千亿级休闲食品产业和云母制品、石膏建材两个百亿级产业,按照产业链需求,精准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项目。
休闲食品强势出圈,云母制品产业则在新能源浪潮中迎来爆发。
云母是一种非金属晶体新材料,具有耐高温、绝缘等特性,是电热设备、电线电缆、军工、航天等领域产品的必需原材料。
作为全国第一张云母纸的诞生地,平江县大力培育云母产业,生产云母纸、云母板、云母带、云母珠光粉、云母异形件等全品类产品。该县成立云母绝缘材料产业协会,一名县级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推进云母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云母制品之都。
目前,云母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年增速近40%。平江抢抓机遇,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搭建产学研平台,与长沙理工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县职校合作定向培养技术人才,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云母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拓展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应用新赛道。
走进湖南荣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入园短短几年时间,年税收已增长10倍达到2000多万元,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绝缘领域,在母公司浙江荣泰带领下成功上市。公司总经理陈汝奇说,企业扩产赶不上市场需要,不仅三期1.5万吨新能源成型件项目即将投产,四期建设也马不停蹄提上了日程。
平江高新区计划设立5亿元产业投资子基金,引入社会资本,助力企业扩产、技改和研发。针对产业链短板,园区正引进苏州年产1万吨珠光颜料项目,推动尾料资源化利用,形成“云母纸-云母板-云母粉”循环链条,并争取玻纤布等关键配套项目落地,实现全链条、聚集化发展。
政企双向奔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平江县新增云母板生产线15条,产值同比增长8.7%。
如今,“一主一特”产业已全部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闭环”发展,园区主导产业聚集度达94%。食品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其中休闲食品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3;云母纸产量约占全国市场的80%;石膏建材从业人员达15万人,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
休闲食品之都、云母制品之都、石膏建材之都等“金色名片”一次次刷新革命老区样貌。
春日的平江高新区,产业聚链成势,处处生机勃勃。以“一主一特多优”为底色,一幅千亿级产业长卷徐徐展开,每一笔都勾勒出蓬勃发展的脉络。
创新驱动赋能,“新质生产力”澎湃涌动
在湖南恒基粉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6名中高级科研人才全力推进非晶粉末、钛合金粉末、2000MPa级超强钢粉末研发,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取得突破。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金属粉末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也是国内首家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合作的金属粉体生产企业,恒基粉末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工作,引领金属粉末行业产业发展方向,以期实现项目产品进口替代。
在平江高新区,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而是车间里的机器轰鸣、生产线上的技术革命。
平江高新区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引领,大力实施产业培塑行动,着力强化技术创新,推动品牌创新,探索产业创新,助力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园区推动企业与1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湖南山润油茶与湖南林科院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茶油精深加工技术,出油率提升8%;湖南恒基粉末与中南大学合作攻关非晶粉末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年产能突破5000吨,利税超150万元。
劲仔食品工厂里,AGV小车穿梭运送原料,MES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以前一条生产线需要20人,现在只需5人巡检。”厂长介绍,数字化转型让企业效率提升30%。
在平江高新区的推动下,劲仔、润哥坊、旺辉等20多家休闲食品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建成“数字工厂”3家,集制造执行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智能集成物流系统、防窜货系统于一体的数字化系统极大提升企业管理质效。
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该园区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档案”,坚持因企施策、一企一策,从政策、服务、载体等多维度着手,为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改升级、降本增效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
目前,园区支持金凤凰、威派云母等19家企业建成研发技术平台43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
2024年,平江高新区新增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9家,全园累计已有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山润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批复,劲仔食品、汨江源分别获省科技厅和科协博士创新站、专家工作站认定。
在这片创新热土上,传统产业“焕新蝶变”、新兴产业“拔节生长”,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2024年,平江高新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914.31亿元,同比增长38.2%;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478.6亿元,同比增长19%;实缴税收9.95亿元,同比增长18.5%;培育税收过亿元企业3家、过千万元企业16家。
服务暖心护企,“最优生态”厚植发展沃土
湖南新金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热潮涌动。
烧红的金属坯料在锻压机械上锻造,冲击器配件在自动化控制车床里“穿梭”。从生产线进入包装车间后,它们将被装载入车,远销国内外。
新金刚董事长杨日权介绍,该公司聚焦科技创新,产品技术质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占据国内市场份额40%,远销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3年在平江高新区建成一期项目后,新金刚这个外地企业持续扎根平江“再创业”,分别于2018年、2021年建成二期、三期项目,成长为年产值突破6亿元、员工近1000人、税收近5000万元的钻具行业领军企业。
“平江高新区服务好,速度快,有担当!”杨日权说,今年在平江加速建设四期项目,建成后年纳税有望突破1亿元。
企业的获得感,是检验园区服务的唯一标准。
“项目再投资,就是成功再招商。”平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长江说,要让投资者愿意来,来了能落得下、留得住、再投资,唯有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平江高新区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许可权改革试点,新增下放重点审批权限21项。政务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窗”内,全科审批团队为企业提供从立项到投产的全流程代办,全年办理审批203项,真正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同类项目审批周期从90天压缩至30天,企业材料递交量减少60%。
该园区创新服务机制,推行一名招商联络员、一名项目协调员、一名手续代办员的全周期服务,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促产促建工作专班,全面打通项目立项、报批报建、开工建设各环节,极大地为企业降低行政成本、管理成本、要素成本,让投资企业吃下“定心丸”。
按照“小管委会+大公司”的模式,园区制定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形成政企分离、岗位聘任、市场化运营的改革思路,并启动市场化改革,成立平江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物业、能源等运营子公司。
为帮助企业茁壮成长,平江县财政安排工业发展基金1.4亿元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扩产扩能,并保持力度只增不减。平江高新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引进安全、环保管家,对园区企业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
针对企业融资难,银企对接会促成1.36亿元贷款落地,14家中小企业借此渡过难关。湘乐送二期项目因资金链紧张一度停滞,园区联合银行推出“扩产贷”,仅用一周完成放款,让企业感叹:“服务比订单来得还快!”
线上服务“零时差”,线下对接“零距离”!
优质服务赋能,“投资潮”“扩产潮”成为年度关键词——
劲仔食品、麻辣王子等知名品牌加码鱼仔、魔芋爽等网红产品生产线,进一步巩固“中国辣条之乡”的产业优势;上海均和集团计划投资20亿元打造食品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年缴税收5000万元;北控水务、中铁五局等“500强”项目落地;电商云仓、阳诚物流等配套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
2024年,平江高新区引进项目42个,投资额超166亿元,签约项目履约率超90%;新开工项目3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68亿元,同比增长83.8%;新增扩产项目25个,其中11个已投产,14个预计明年释放产能,带动新增税收1.2亿元。
刘长江表示,将继续聚焦“一园三区”工业发展主战场,持续扶大引大强招商,秉持“有求必应,无需不扰”服务至上原则,推动科技创新、补链强链,以产业项目之兴带动园区发展之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七个岳阳”征程中彰显园区新作为。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