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金融活水,促进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评析
《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摄
黄速建
国内外关于金融支持农村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是从金融制度改革和金融体系完善的视角来探讨,鲜有学者从兼顾金融供需双侧及其生态环境的系统视角,对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展开深入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杨亦民教授所著《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一书,日前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乡村全面振兴新任务,从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与乡村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知识生态系统模型、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系统动力学模型等,生动揭示了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机制与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维度的对策建议。全书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论证科学,具有很强的对策指导意义。
该书研究内容丰富、调查研究扎实,向读者展现了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全新系统框架,对推动农村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启示作用。不仅如此,该书在理论上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显著特色有三。
一是研究视域的新视角。从系统视角探讨农村金融与乡村产业之间的主、客体特征及相互影响机制,甚为独特,有助于推动学者们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研究范式。该书基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乡村金融需求上仍然存在的需求数量规模化与分散化互斥、需求方式多元化与差异化并存等诸多问题,以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其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与乡村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等问题,创新提出了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
二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该书运用多学科、采取多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如运用计量分析、耦合协调检验、系统动力学仿真等进行定量研究;运用数学模型、采用实证分析,对农村金融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重要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国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科学设计、构建长效机制与实施路径收集了丰富的数据资料,并进行透彻分析论证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有益于探索和掌握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及全面振兴规律,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三是研究成果的新突破。该书创造性地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知识生态系统模型和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系统动力学模型,丰富了相关学科及系统金融的理论内容;揭示了金融科技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影响,以及金融科技覆盖广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高效配置的强正向作用与赋能效果;提出了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阐释了该系统的多重反馈结构与各要素交互作用机理,找出了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该书还系统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农村金融市场激励约束机制与路径、农村金融供需耦合协调机制与路径、农村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机制路径、农村金融机构股权结构优化机制与路径、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动力机制等,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实现了研究上的新突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