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茶陵县思聪街道办事处及周边俯瞰图。刘婕摄
刘韵霞雷凌云刘婕
北望罗霄山脉,南揽洣水清波,茶陵县思聪街道下辖12个村(社区),总人口4.2万人。这里是革命烈士谭思聪的故乡,也曾是湘赣边的工矿重镇。
湘东小镇的乡村,如何承接迭代更新的产业?
锈迹斑斑的矿区,怎样蜕变成托起民生的掌心?
思聪街道的基层治理用实践证明——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等议题不只流动在笔墨之间,更穿梭在干部的脚步印痕与乡亲们的殷殷期盼之间。
遍地花开,扮产业发展的“服务员”
5月中旬,茶陵县思聪街道三华村食用菌产业园,走进移动智慧方舱内部,一架架菌包整齐排列,秀珍菇如云朵般簇拥而生,醇松茸玲珑可爱。
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这些方舱搭载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能实时监测并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为菌菇生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束缚。
“这是从荒地建起的产业园,前期已投入500多万元。”省高速集团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肖兴旺说,“刚驻村时,县委办的大门朝哪边开我都不知道,多亏街道工作人员协助跑流程、办手续。”
今年3月,街道工作人员4天时间跑遍3个省、7个市,调研松茸上下游产业链。“有次从泉州回长沙,中转去信阳,因为飞机晚点,差点赶不上高铁。”思聪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宁回忆,那天所有人拎着大包小包在长沙狂奔了20分钟才赶上车。
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拓展至思聪街道左垅村、下清村,800余户农民参与产业链条,户均年增收超6000元。下一步计划将好菌种推广到更多村,真正让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驱车向前,来到深塘村,这里走出了一家省龙头企业。
“3年前,我们还是深塘村里的小作坊,如今在茶陵经开区有了4.3万平方米的现代厂房。”湖南省光宇顺电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谭建光说,公司拥有38条生产线,生产的电子秤远销海内外。
既然在园区有生产基地,为何还保留村里的老厂房?
背后藏着一段湘商乡情。
“10年前,我们从深圳回到故乡,村里人都来厂里工作,其中不乏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光宇顺公司思聪街道分厂负责人谭建祥说,有村民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公司才能越做越大,因此始终为乡亲们保留分厂。
在思聪街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宏丰农业中药材种植基地里,10余位刚给草药浇完水的妇女说笑着走来。“在这干的开心呀!”在家门口做自己的“老本行”,70岁的彭春兰笑得灿烂。
清水茶元生态种养基地内,母鸡集体住“多层宿舍”、喝山泉水,鸡粪和秸秆回收再造成肥料。基地工作人员刘百红说:“老板常年住在省外,建这个工厂,主要是为了回馈家乡。”
面对家乡的倾情服务,企业也更愿意扎根。近年来,思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辖区实际出发,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去年7月到现在,已进行6次招商签约。”思聪街道党工委书记郭益勇介绍,街道一季度开工项目3家,工业规上企业产值明显增长,消费市场热火朝天,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春山可望,做社情民意的“传感器”
地处茶陵县城北郊,思聪街道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曾是湘东地区矿产开发的缩影,如今正经历壮士断腕般的蜕变。4年前,思聪街道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初,就面临老矿区环保治理、旧小区提质改造等棘手问题。
百姓安居乐业的点点星火,在日拱一卒的产业里,也在街头巷尾的千家万户中。4年过去,思聪街道的居民新添了怎样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来到辉山社区,这里是原湘东铁矿职工生活区。工人正将搅拌车卸下的混凝土转运、摊铺、平整,挖掘机挥舞长臂破碎路面,为精准铺设雨污分流管道新挖沟壑。
今年75岁的杨会生是原湘东铁矿的退休职工,1971年从永州来到茶陵,已在辉山社区住了50多个年头。杨会生介绍,社区许多房屋都是上世纪矿区繁盛时建成的,近些年已破败不堪:屋内墙面渗水、窗户破损,屋外电线老化垂挂、墙皮脱落。
“我原以为自己就在老房子、老矿区度过晚年了,没想到政府不仅给我们换了新房子、通无线网,还重修路面、水电管网。”站在社区的老枫树下,杨会生欣慰地说,孙子、孙女们放假都会回来住,这里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辉山村深处,曾经的矿区开采地已然静悄悄,酸性废水处理站正热火朝天地施工。作为关停煤矿污染综合整治项目之一,这里将新建5台一体化处理设备。工地负责人谭红亮介绍,项目预计1个月后竣工,届时每天可处理500吨水,直接惠及当地村民5000余人。
思聪街道辖区内,G322国道穿境而过,不时有大型货车经过,给居民带来安全隐患。“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多方奔走,争取到专项资金。”思聪街道党工委书记郭益勇介绍,去年,思聪街道投资110余万元,在辖区内G322沿线安装高架路灯126杆。
群众幸福指数,常落于细微处。“现在晚上出门跳广场舞,都更有安全感了!”国道周边居民谭女士表示,村里打通了一批断头路、改造了一批危桥、安装了一批路灯、解决了一批饮水,生活更舒心了。
近年来,思聪街道致力于人居环境改善,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等行动,完成3个行政村(社区)污水管网全覆盖。联合驻村工作队在三华村打造“三园一宅”(菜园、果园、花园、美丽庭院)示范片区,建成“宾馆式”三华村养老服务中心。
“很多事情做了不一定有成果,但是不做就一点希望都没有。”郭益勇认为,基层工作要由点及面,不可一蹴而就;基层工作者要有为民情怀,与群众衔接。
当矿井轰鸣的土地归于沉寂,菌菇在智慧方舱里悄然生长,民生工程如春潮涌动,浸润城乡阡陌。思聪街道群众们舒展的笑颜,正化作基层工作最坚韧的根系。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