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此心在望,且看政策沃土如何孕育产业森林——解码望城农村创新创业的实践路径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16 11:19:18

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让广大市民游客一站式品尝全世界的“甜蜜”。

靖港镇西围子露营基地。

10月1日,融合登山挑战、美食盛宴与音乐狂欢的“嘿!麋峰”喊山嘉年华活动在长沙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热力开启。

国庆期间,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居民正式入住乔口镇蓝塘寺村“湖湘里”康养民宿,成为村里的“新家人”。

望城区“一江两岸”风光如画。(本版图片均由望城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欧阳林程卿肖佳慧

碧波如镜,山峦层叠,深吸一口,连空气里都飘着绿意的清新。

登上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仿佛一脚踏进了被时光精心打磨的秘境。湘江如练,田畴如棋,一时间,杜少陵“荡胸生层云”的辽阔意境升腾而起。一旁,“嘿,麋峰!”喊山嘉年华,将森系的欢乐气氛瞬间拉满,为久居都市的人们搭建一处回归自然、释放身心、连接自我的精神栖息地。

作为全省首批招聘的乡村CEO,邓魁峰带领乡亲们在黑麋峰片区不断玩出新花样,吸引新项目、新投资、新游客涌入。每逢假日,这儿日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

这是一片被青山绿水浸润的创业热土,也是一幅由青春梦想执笔的振兴画卷。

“背着双肩包就可以来湖南创业!”湖南求贤若渴,向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奋斗者发出热情邀约。

望城,正以实干回应期待,用诚意诠释“欢迎来湖南创业”的深刻内涵——

通过精准施策、系统布局,将支持农村创新创业作为驱动乡村产业跃升的核心引擎,构建起从政策扶持到资金助力、从技能培训到资源对接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推动农旅融合、激活乡土文创、壮大特色农业,让一批批大学生、新农人、乡创客在此安心扎根、茁壮成长,绽放梦想。

政策赋能沃土育才

10月15日至16日,一场承载着乡土梦想与产业希望的盛会——2025年农村创业项目大赛,在长沙望城隆重举行。本次大赛赛道聚焦“农产品加工”和“乡村休闲旅游”两大主题。

继苏州、南京之后,这场盛会时隔三年首次挺进中部,选址望城,并非偶然。

农村创新创业者,是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最活跃的介质,激发出内生于土地的文化自信与产业活力。

当乡村全面振兴的国家战略遇上“背着双肩包来湖南创业”的社会热潮,创业者奔赴乡村创新创业,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事实表明,大赛不只局限于比拼,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撬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尤其是激发青年一代投身乡土的热情与智慧。

然而,这不仅仅是将他们“引回”乡村,更是要为他们构建一个能够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生态体系。

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秦国良表示,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对标找差、锻长补短,奋力打造全省标杆、全国一流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创业高地,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进望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能活力。

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锋表示,要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在望城”三年行动计划,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更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省、全市发展大局。

望城成熟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正为这种“创造性回归”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湖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油主产区,产业基础得天独厚。仅长沙市,就已打造稻米、茶油、主食、检验检测、机械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粮油工业总产值稳居全省前列。

而望城,汇聚了益海嘉里、金浩粮油、利利平香干、澳优乳业、旺旺集团等一批行业标杆,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硕果累累。今年,金浩粮油成功研发茶油甘油二酯食用油(DAG)生产工艺并发布上市新品,引领食用油产业升级;益海嘉里粮油公司投入近亿元建成的米糠油生产线投产,经过萃取和精炼,米糠在这里变身为营养丰富的“稻米油”,畅销日本和东南亚市场。

在乡村休闲旅游方面,望城不断创新迭代,形成了“小而精、业态多、体验丰富”的都市郊游型格局——茶亭花海、靖港西围子、桥驿思益、乔口马转坳四大郊游型美丽宜居村庄连片发展;茶亭、靖港、桥驿、乔口等街镇成功跻身长沙市集“好看、好吃、好玩、好摘、好带、好住”于一体的“六好”乡村网红打卡地。

望城的这片沃土,已成为梦想落地生根、希望抽枝发芽的原野。

青春返乡沃野生根

清晨的黑麋峰,鎏金晨光穿透薄雾,一名游客在专业教练陪同下御风飞翔——这惬意场景的背后,藏着“90后”大学生朱小勇的创业梦。

近年来,湖南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朱小勇敏锐捕捉机遇,决心在望城区桥驿镇杨桥村打造滑翔伞基地。

“创业初期最怕‘卡脖子’,但镇村两级的支持让我没了后顾之忧。”回顾起步历程,朱小勇满是感恩。当初,村里将土地流转费用压至最低,还减免了水电费、卫生费等初期开支;为解决“起飞难”,镇里筹资修建1.2公里专用通道,甚至创新采用“村级集体土地入股”模式,让村集体与基地绑定发展。

如今,杨桥村滑翔伞基地已成为全国7个滑翔伞C级认证考核点之一,朱小勇组建了拥有着抖音粉丝400多万的“账号矩阵”,每年为黑麋峰带来10亿左右的抖音流量,给桥驿镇带来近百万元旅游收入,还解决了超50人的就业,为村里集体经济增收近50万元,实现“青年创业、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多赢局面。

朱小勇带来的,不仅是滑翔伞项目,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他将现代体育精神注入绿水青山,用新媒体传播重构乡村吸引力,让昔日静默的山峰成为流量汇聚的“天空舞台”。

这是一种双向重塑的过程。创业者以新理念、新技术激活乡村资源,乡村则以完整的生态、深厚的底蕴为创业提供滋养。

乡村所期盼的,不是短暂的驻足或情怀的投射,而是能与土地共生、与产业共融的创业者。

而镇村两级“扶上马、送一程”的智慧,正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关键——他们不仅降低创业门槛,更通过制度创新让村集体成为创业的“合伙人”,使外来项目真正扎根乡土,转化为内生动力。

在望城,越来越多的“朱小勇们”在乡村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乡村,也因这些新鲜血液而焕发新生。

望城人“00后”邓子怡高校毕业后,曾穿梭于繁华的都市,朝九晚五。一次机缘,老家两位姐姐找到她,请她借助新媒体为家乡农产品打开销路。

“家乡有好山好水好特产,我学的新媒体知识或许能派上用场。”带着这份心,邓子怡多次回望城调研准备创业,而家乡的回应远比她预期更温暖。

望城区农业农村局帮助邓子怡将当地零散的农产品整合进“望三湘”区域公共品牌,进行整体包装设计与升级,并帮助其申请创业补贴及各类活动经费。

“作为刚接触农业的创业团队,我们在行业积淀和资源方面确实有所欠缺。区农业农村局不断为我们牵线搭桥,帮助我们结识了很多农业前辈,这对我们起步至关重要。”邓子怡说。

最让她振奋的是,区里推荐她以“望城农产品品牌升级推荐官”的身份,登上了中部农博会的舞台,这让她的视频号账号一夜之间吸引了近20万关注,直接拉动当地农产品销量实现翻番。

这些创业者的背后,是望城精心构建的“资金-场地-技术-市场”全链条创业赋能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全方位扶持”——

聚焦创新创业主体关键需求,推出“望城创享30条”政策大礼包,从创业补贴、创业支持、平台扶持、场地补贴、税收优惠、金融助力六个方面,真心实意做好全链条护航、全要素保障、全领域支持。

聚焦创业“准备、启动、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提供创业培训、担保贷款、赛事奖励等支持。创业者、企业可分别申请最高50万元、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可获最高20万元的贷款利息补贴;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并在大泽湖海归小镇落地的,可享最高100万元扶持资金。

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关切领域,推出一批创新创业孵化空间,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专业+空间适配+场景赋能”的强力支撑,建成大泽湖海归小镇·未来产业孵化基地、长沙铜官窑·文旅科医创新创业中心、望城靖港·乡村建设创客基地、澳优总部·软件信息产业园等十大创新创业“孵化空间”,涵盖科创、文创、乡创、信创四大板块。

数据印证成效:去年望城新增农村返乡创业主体13660个,带动就业32940人,获评湖南省农村创业典型县。

这些由年轻人创办的新业态,正在望城的乡村沃土上茁壮成长。

生态聚林沃产富民

创业的“新苗”要长成“参天森林”,离不开人才的“深耕”与制度的“沃土”。

望城深谙其道。它不只引才,更在织网:引育“乡村CEO”注入管理活水,召回“湘籍人才”激活乡土基因,组建“博士团队”链接科研高度。

各类人才如溪汇河,推动农村创新创业从“孤军突围”走向“系统作战”,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共振”。

作为哲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90后”姚鹏飞从几十亩地起步,如今已建成千亩水稻基地,拥有连栋育秧大棚、烘干中心等全套设施。

“以前人工育秧效率低,现在有了新科技,新建的工厂化育秧流水线,育秧服务能力可达3万亩。”姚鹏飞说,望城区持续深入推进校院地合作,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定期上门指导,帮他引入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还培育出高产优质稻品种。2023年,合作社获评“粮食生产先进经营主体”,带动10余位村民就业,辐射全区提升水稻机械化率。

在乔口,闲置农房的“湖湘样本”逐渐成形,展现出人才集群的乘数效应。

为发展好乡村旅游业,乔口镇全面调查摸底,引入专业运营机构,助力创新创业,规划多栋民宿,打造湖湘里康养民宿集群,一栋栋闲置农房陆续变身雅致民宿。

“其实,很多地方给我抛了橄榄枝,我却选择在望城较偏远的乡镇落地,他们多次请我来看地方,而且全力协调各方,这让我非常感动。”湖湘里民宿负责人杨勇说。

北纬28度,被誉为全球“黄金水果带”。

去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擘画蓝图,明确提出建设“北纬28度水果产业带”,为全省水果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承载着这一战略愿景的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项目,应时而生,落户望城,核心区位于望城区中山村,规划占地约1260亩,总投资约1.3亿元。

走进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暖意流淌。智能温室大棚恒温如春,百余种远渡重洋的亚热带果树在此安家。“在新品种的培育上,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良繁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岳麓山实验室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全程倾力指导,提供了引种、定植、繁育、示范等各个环节强大的技术支撑,让我们信心倍增。”项目负责人舒岳礼说。按照规划,项目将以每年百种的速度引进新品,五年内汇聚全球六大洲逾30个国家与地区的500个特色品种,构筑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水果博览园”。

人才集聚,让望城业态之间不再孤立,而是彼此赋能、交叉滋养,共同织就农村产业的“立体图景”。

在茶亭镇,青年创客助力万亩油菜花海里的“新花样”升级,“花枝招展”农产品展销会,为当地村民拓宽增收渠道,花海文化艺术季创下亮眼成绩,诗意田园唤醒“新远方”,连续多周稳居湖南省地标打卡热度榜前列;在靖港镇,金畴农业将绿色蔬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成集采摘体验、休闲观光、餐饮度假于一体的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亮点。

乔口马转坳“灯塔乡村生活季”刷爆朋友圈,星空下的市集、田野间的演出,让乡村夜经济火起来;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海拔520米独特坐标,为全城浪漫氛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围子露营基地凭借野趣十足的自然体验,入选大众点评“长沙十大网红露营基地”;团山湖充分盘活滨水资源,拾光农场、“追锋农宿”“水下森林”点亮多元业态。

2024年,望城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524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十年全省第一。

驱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正是人才与土地的深度契合。

望城的实践表明,唯有技术扎根产业土壤,让回归人才成为乡建主角,乡村振兴方能从“盆景”变为“风景”,从“试验”升维为“范式”。

当前,一份份崭新的希望,正连缀成乡村振兴的动人风景,在望城的沃土上,蓬勃生长。

乡村与青年,正共同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创业史诗。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