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湖南政研网>学习园地>参阅资料>湖南探索

张红琴:做好新时代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红琴  时间:2025-10-13 12:49:31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高职院校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提高政治站位,把握职责使命。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生群体,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生理发育迅速但心理成熟度相对滞后,好奇心强但辨别能力尚在发展、完善中。做好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仅关乎青年学子的价值塑造,也深刻影响着未来产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前景。要瞄准战略定位,高位统筹宣传教育。聚焦职业教育“技能报国”的时代内涵,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凝聚、引领、塑造人的功能,将其置于办学治校的核心地位,引导职教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当中。紧盯现实挑战,积极创新宣传教育。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化,主流媒体以及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深刻影响着学生观念形成。面对新变化,必须突破传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吸引力不足、穿透力不强困境,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阐释党的主张,把线下互动和线上沟通结合起来,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志气底气。

坚持守正创新,探索载体路径。注重突出价值引领。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党委委员上思政课制度,深入开展“国旗下讲话”“开学第一课”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办学特色,建设富有职教特点的实训室文化、宿舍文化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注重实施文化浸润。生动宣传职教成就,深入挖掘职校服务区域经济、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有机融入日常宣传教育,在企业实践中同步开展国情社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实现职教、社会和思政三个课堂同频共振、互融互通;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讲与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深度融合,邀请技术能手、工匠大咖和优秀校友进课堂讲述奋斗故事、分享成长艰辛、诠释技能价值,激发学生“精技强能、匠心报国”的内生动力。注重网络空间建设。面对互联网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诸多挑战,一方面积极推进建设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创作一批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短视频、动漫、图解等网络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推动建设集思政宣传、服务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社区,实现信息推送精准、舆论引导及时、服务保障有力,共同守护高职院校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培养骨干队伍,夯实发展根基。切实加强骨干队伍建设。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干部等主力军,强化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激发创新精神,提升骨干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切实搞好传帮带,发展学生宣传团队,建立健全培训、激励、考核机制,为职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发挥协同育人合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格局。同时,积极推动建立“校—家—社”“教联体”宣传工作机制,构建形成多维覆盖、无缝连接的“大思政”“大宣传”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分析研判、过程管理、条件保障等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对职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保障力度,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牢牢守好职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阵地,助力夯实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技能人才基石。

(作者系常德技师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