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明网记者 李雨晴 综合报道
乡风淳,乡村兴。放眼三湘大地,文明新曲正和鸣。长沙县深耕家风建设,渌口区创新治理机制,保靖县丰富实践载体……湖南各地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巧妙地将文明“软实力”转化为驱动发展的“硬支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充盈的道德滋养与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的扎实路径。
长沙市长沙县:家风润民育新风 移风易俗见实效
走进长沙县果园镇花果村天然组,一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徐徐展开——道路干净整洁,景色怡人,民风淳朴,文化繁荣。在村级指导下,天然组全体村民不等不靠,自发筹资筹劳,将“幸福乡村”从蓝图变为现实,展现出团结互助、共建共享的动人景象。
花果村注重家风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比、赶、超”先进思想教育,让家风家训成为化解邻里矛盾、凝聚共识的“软实力”。
决基岭组的好儿媳杨秋香,便是文明家风的生动诠释。2018年,其婆婆突发脑梗瘫痪在床,已怀有身孕的杨秋香毅然辞去城里的工作,带着即将上小学的大儿子回到了农村,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有个这么好的儿媳妇,真的很幸福。”儿媳妇的贤惠孝顺让婆婆感动不已,她的事迹感动乡邻,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过去,村里宴席攀比之风盛行,既浪费资源又增加负担。如今,花果村以文化惠民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白事简办、红事新办、其他事不办”,并在村级微信群实行报备制度。2024年12月,涂老去世,其家属未放鞭炮、未摆流水席,甚至未设人情簿,节省开支数万元,赢得村民赞誉。“省下四五万,老人走得也清净。”涂老儿子的话,道出了花果村践行《村规民约》带来的真切改变。第二天,花果村便发布红榜对此事进行了公开表扬。
株洲市渌口区: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近日,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全体镇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发放移风易俗告知书,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婚丧嫁娶等方面的情况和建议,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争当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今年,渌口区锚定“破陋习、树新风”目标,聚焦高额礼金、大操大办、祭祀陋习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区统筹、镇落实、村发力”三级联动抓实效。先后制定《在全区开展高额礼金、大操大办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渌口区电子鞭炮推广工作方案》,明确“整治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建立区级领导挂帅、民政、文明办、镇街等多部门联动机制,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今年已联合解决丧事大操大办劝阻难、祭祀陋习整治、中元防火等问题8个,真正拧成“一股绳”。此外,渌口区文明办组建专项指导组,深入8个镇的16个重点治理村,面对面教基层“怎么劝、怎么宣”。
目前,渌口区完成对16个治理重点村的村规民约修订指导,将礼金标准、酒席规模、操办时长等关键要求明确写入其中。全力劝导红白喜事简办,累计达120余场,为群众节约资金超280余万元,有效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下一步,渌口区将以16个治理重点村的好的经验做法为基础,在全区逐步推广,切实提升全区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永州市冷水滩区:村规民约树新风 移风易俗润乡村
近年来,永州市冷水滩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聚焦倡导文明婚俗、文明饮酒等主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与生活理念,也为乡村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蔡市镇邓家铺村,村委会通过召开村民座谈会,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村规民约,倡导文明婚丧嫁娶。村干部详细解读细则,村民结合实际积极建言。村规明确规定:红白喜事不超过20桌,邻里帮忙不收费。邓家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金波介绍,经入户宣传,酒席活动日趋简化,乡风文明有效提升。
太洲村通过入户和网格群宣传,鼓励村民践行新风。一位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去世后,家属积极响应丧事简办,将原定16桌酒席减至4桌,不大操大办、少放鞭炮、不买花圈,既传承文明,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此外,蔡市镇组织党员干部发放倡议书,倡导文明饮酒,摒弃“斗酒酗酒”陋习。村民何清礼表示,了解健康知识后饮酒减少,身体更舒适。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同感显著增强。
接下来,冷水滩区将继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与内容,推动宣传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吸引更多群众自觉参与其中,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湘西州保靖县:劲吹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移”出乡村新气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基石。近年来,湘西州保靖县阳朝乡将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创新活动,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阳朝大地落地生根,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
为扭转婚丧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陋习,阳朝乡党委指导各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围绕婚丧嫁娶、环境管理等热点问题修订村规民约。新规经“院坝会”等形式广泛讨论,凝聚共识,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大章程”。
阳朝乡积极选树典型,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夕铁村杨大姐悉心照顾婆婆、帮助邻里,梭落坪村彭老伯简办母亲丧事,均成为引领文明新风尚的榜样。
同时,乡文化站、各村实践站常态化组织广场舞、村跑、阅读分享等文体活动,并利用节日放映移风易俗宣传片,以健康文化浸润民心。
此外,阳朝乡建立乡、村、组三级联动机制,将移风易俗纳入绩效考核,发挥党员干部与红白理事会作用,推动乡风持续向好,文明节俭渐成风尚。
新风扑面来,润物细无声。阳朝乡将通过更扎实有效的移风易俗活动,“移”走陈规旧习,“易”出文明新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Copyright © 2017 www.hnzy.gov.cn 湖南政研网 湘ICP备18001534号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政策研究事务中心 技术支撑:红网